本书根据梁思成1929年 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 中国雕塑史 期间的讲课提纲整理而成,从上古到元明清,搭配图片,结合名家收藏、历代典籍和当时东西方艺术理论,对包括青铜器、玉器、建筑、佛造像等在内的中国历代雕塑艺术进行简明扼要、精准得当的梳理、介绍和评价,迄今为止仍是中国古代雕塑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 本书1998年在百花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并与2006年再版。本次出版结合之前版本《中国雕塑史》的读者反馈,对原文的文字、章节、插图等进行优化,增加新版本的专业性、严谨性,以适应当前雕塑艺术和古建筑领域专业研究者、爱好者及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
该本套书讲述的是世界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部分。本册为雕塑卷。作者希利尔不是简单介绍那些有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作品诞生的过程,其目标在于将艺术世界以生活化的姿态呈现给孩子们,唤起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热爱。本书让每个孩子能尽可能保留艺术的天赋,并在艺术的探寻中发展自身的灵性。这本书也是针对一般读者的艺术史入门书,能够让读者对艺术获得一种整体认知。
《佛缘心净:玉雕人物花鸟艺术探微》选取海派玉雕大师中具有代表性和特色性的人物的作品,从一件作品的原料、平面绘图片开始,分析其作品创作意图,进而以照片的形式一步步展示一件玉雕作品的创作过程,直至成品完成。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完整地从创意、对材料的取舍、工艺、工具、雕刻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了解和学习。
本书收入傅雷先生翻译的《罗丹艺术论》《英国绘画》及其早期一些关于文学、音乐、美术、政治等方面的译文。《罗丹艺术论》由葛塞尔据罗丹口述记录整理而成,是一本全面概括罗丹一生艺术修养和见地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罗丹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英国绘画》为英国艺术评论家埃里克·牛顿所著,侧重于描述18和19世纪英国绘画的发展演变情况。其他译文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作者也分属不同 (法、英、美、德、俄、日等),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傅雷先生博学之一斑。
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一种工艺形式,是传统雕刻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中国木雕源远流长,其产生、发展与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观念、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书主要向你展示了我国木雕工艺中各式各样的神仙造型作品。
《当代寿山石雕名家精品集粹》作者也是寿山石雕艺术家,鉴赏评论他人作品会很专业。更为重要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即与三位名家相识,并在一起工作,有机会目睹三位名师相当多寿山石雕作品的产生经过,所以对三位名师的艺术风格、刀法特点烂熟于心。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作者收集、整理、编辑、评注周宝庭、王雷霆、林寿煁的作品,就具有了真实性、准确性,《当代寿山石雕名家作品选》一书也就具有其科学性、艺术性和鉴赏性。
《北京刻瓷艺术》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审美到技法,从设计思路到一刀一笔,娓娓道来。《北京刻瓷艺术》主要内容包括:对刻瓷工艺起源的探讨、北京刻瓷的传承与现状、北京刻瓷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关刻瓷技法浅谈等。
《名家悟核雕:核雕精品赏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上百幅精美图片,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了橄榄核雕的历史脉络、核雕的发展现状、核雕工艺的分类、核雕的技法和工具、核雕的清洁与保养注意事项、核雕的投资空间等内容,其中蕴含着核雕名家的创作心得、经验教训以及对于核雕作品的理解。 《名家悟核雕:核雕精品赏析》适合核雕初学者、较为成熟的创作者,以及核雕玩家和收藏者阅读。
《雕塑艺术:大匠之风》以历史的脉络为主线,有重点地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形式类型、主题与风格、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而具体的介绍分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全书包括原始社会雕塑艺术、上古三代雕塑艺术、春秋战国雕塑艺术、秦代社会雕塑艺术、汉代社会雕塑艺术、魏晋南北朝雕塑艺术、隋唐五代雕塑艺术、宋代社会雕塑艺术、元代社会雕塑艺术和明清社会雕塑艺术等部分,图文并茂,文笔流畅,知识性、可读性强。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能深入了解贝雕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掌握贝雕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对贝雕文创的理解和创造力。这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体验。我们期望学生在学习贝雕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贝雕技艺的独特魅力,探索自己的艺术潜能,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希望这本教材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贝雕文创产品设计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