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基础入门、鉴定技巧、*实战、专家答疑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您介绍和田玉的概念、产地、种类、雕刻、鉴定方法、优化处理、价值评估,以及市场行情、*地、收藏与投资等各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实例分享、专家答疑,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让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这样,一步步带领您轻松进入和田玉收藏大门,并进一步由新手炼成行家! 本书注重实用性,语言简洁、图片丰富、配图准确,不仅有精品高清图、真伪对照图,还有局部显微图,让您看着不枯燥,一看就懂!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玉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玉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玉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本画册选取目前中国*有代表性的古代玉器,用精美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从商周到明清以时代划分,系统介绍玉器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及分布,且每件器物说明文字简洁生动,知识点丰富,可读性强,展示了中国玉器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The Chinese National Treasure series introduce precious Chinese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Qu Shi, born in 1954, director ofIdentification Center of Collections of Beijing Wenbo Garden, wasalso titled as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China Association ofCollectors and director of Committee of Jade Collections.He hasworked on the research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jadesfor thirty years. His academic works include Jade Age of China,Selected Works of Qu Shi on Research of Ancient Jades, and morethan a hundred professional articles as well.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齐家文化是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的,据碳14测定,它的*年代在公元前2050-l915年前后,但东边的要比西边早。齐家文化可分为甘肃东部、中部、青海东部及甘肃西部几个亚区,其属性已步入铜石并用及早期青铜时代,聚落遗址一般都选在便于人们生活的绿洲中部的一些河流的河旁台地上,其主要河流为在河陇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河西走廊的疏勒河流域,面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现今为止齐家文化对已有较多的正式调查和田野考古发掘,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甘肃永靖县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甘肃永靖县大何庄齐家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甘肃永靖县张家嘴与姬家川遗址、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青海乐都县柳湾墓地、青海大通县上孙家齐家遗址、宁夏固原海家湾齐家文化墓
本书是一部知识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工具书,共收史前至近现代中国名画五百余幅,画家四百廿余家,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美术史的流变及纷呈的流派、多样的风格。全书的基本构成为一文一图(偶有一文多图),画家皆附小传。鉴赏文章由伍蠡甫、王伯敏、王朝闻、唐云、谢稚柳、邵洛羊、丁羲元、卢辅圣、林树中、周积寅、单国霖、单国强、王克文、徐建融等中国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撰写,鉴定与欣赏相结合,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和历代相关评论,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书后附图文笔画索引和画家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考。
如果要评价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目前造假第一大案,非项元汴案莫属。项元汴的造假,优选的破坏是集中在大量第一流真迹、名迹上伪造流传鉴藏印,而这些真迹、名迹大多数都是构建今天中国艺术史、鉴藏史的基石。正是通过对艺术史、鉴藏史的篡改,项元汴将作伪的触角伸向传世普品和买入伪作的改造、无中生有的伪造,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了晚明至今古书画鉴藏鉴定研究的标准。本书由“神龙本”《兰亭序》的移配和伪印切入,全面披露了项元汴的作伪思想、技术手段和成功案例;又以赵孟頫为例披露了前赴后继的大量伪鉴藏体系,分析古人作伪动机、作伪技术,纠正业已形成、固化的鉴藏鉴定真伪观。书中用到的图像处理、图像统计、图像逻辑、图像鉴定、概率分析、汇聚离散分析等手段,将古书画鉴定的科学性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玉道》是*部完整讲述中国玉文化的大众文化读物,分为 玉之成、玉之史、玉之美、玉之德、玉之和 五部,从五个角度讲述中国玉文化的形成、历史、审美、道德化,以及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融合。 在本书的写作编纂过程中,国学泰斗楼宇烈、北大教授王守常,以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组成的顾问团队,从国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分别对本书的完成提出了专业而诚恳的意见。强大的顾问团队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本书尚未面市,便已受到玉器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玉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们的大力追捧。
《景德镇陶录》,清景德镇人氏蓝浦原著,六卷,后经弟子郑廷桂增补为八卷,另加入卷首《图说》和卷尾《陶录余论》共十卷。中国清代有关景德镇窑的著作,此书为补《陶说》之不足,对景德镇窑瓷器的烧造及历代沿革,均有深入而全面的叙述,是研究中国瓷器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书。
《2021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0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0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1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本书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不但讲述了和田玉的历史文化、产地分布,还对和田玉的品种分类、真伪辨识、收藏保养等均做了详细介绍。并配有众多精美实物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玉石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展现一个瑰丽斑斓的玉石世界。
内容介绍: 《2020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三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5000余幅2019年度各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9年数万余条各门类艺术品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其三、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封二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在手机上浏览同步电子书,以及历年出版的丰富的拍卖年鉴图片和数据资料,增加了图书的信息承载价值,丰富了读者阅读体验。本从书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连续出版20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2022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1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2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2018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7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7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本书介绍玉石分为,知识篇;文化篇;工艺篇;鉴定篇;鉴赏篇;收藏篇。并将名店,名企,大师作品收录其中。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17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玉器卷。 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16年度中国历代玉器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6年万余条玉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被提名为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中国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近年来,随着收藏活动的高涨,和田玉的收藏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值此和田玉收藏欣欣向荣之际,新疆质检院高级工程师李新岭先生编写了本书。《古玩收藏鉴赏全集·和田玉》内容涵盖了和田玉的产地、成因、分类、加工、纹饰、真伪鉴别等多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和田玉及和田玉文化进行解读,通过科学严谨的结构、通俗流畅的文字以及精美的实物图片向读者展现和田玉的方方面面,为投资者和收藏者打造一个深入了解和田玉的视觉平台。
本书是“中国书画鉴定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开山之作,是一部完整地、系统地、全面地展现中国书画鉴定全部内涵的专著,也是杨仁恺先生成为中国古书画鉴定泰斗的重大学术成果。全书字数约50万,配图约550幅。
《2019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图录部分精选了2018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其二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8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收藏与鉴赏 国人爱玉,是天性。“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本书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致力于玉器和瓷器等古玩的收藏和研究,是资历的古玩鉴赏家。作者希望能将自己十几年来收藏、把玩和研究得来的一些个人购玉经验介绍给广大初学者,以供参考。
《山东省博物馆藏鲁绣精粹》与广大读者见面,让我倍感高兴和欣慰。说到高兴,是因为全国集中收藏数量最多、质量优选的近2000件鲁绣工艺品中的佳作,在庆贺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落成之际,以崭新的面貌陈列展出,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献给广大读者,让更多的人会了解鲁绣文化,欣赏鲁绣艺术品,对传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大有益处,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本书集中国古玉器之珍品,收录了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古玉精华,用八百余幅摄影图片,系统诠释了五千年玉文化,如礼玉器、服饰玉器、陈设玉器、文房玉器等历史发展演变进程。从专业的角度,向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值得鉴藏的古玉石种类,如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等多种玉质,并详细解读了古玉的基本制造工艺、造型、图案纹饰和识别要点。这是一部收藏鉴别古玉的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