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论是精彩绝伦的技艺,还是精雕细琢的手工,都可以进入非遗的候选名单,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邮票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普及非遗常识、唤起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来关心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方寸天地 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集邮日历用邮票图稿浓缩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精髓,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并提炼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用300多张非遗邮票,一日一图,一图一文,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东方美学,让读者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惊喜的新一天。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钱币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财富,也代表文化。基于此,千百年来,涌现了诸多钱币收藏家,即便是 ,在浩浩荡荡的收藏大军中,钱币收藏者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本书遴选了当代与钱币收藏相关的100人,他们或是钱币收藏者,或是钱币研究者,或是钱币收藏活动的组织者,或是助推钱币市场发展的经营者……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是当今我国钱币收藏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为钱币文化助力,并推动我国钱币收藏事业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该书由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权威出品,书中将已发行邮票上的传统书画作品,按照时间脉络呈现,系统整理、全面收入中国传统书画、节日、节气、生肖相关邮票图稿共计 139 套 488 枚,富有很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脉络清晰,以时间为线,沧海拾遗徐徐拉开一幅华美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长卷。书中收纳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作品相关邮票94套 394枚,传统书画背后是文人的风骨、文化的风致、文明的流传,书画为古今交会搭建桥梁,在历史长河中重新定位精神的归宿、人文的高地。
方寸之间的珍品,全彩高清图解,与您一同品味精品邮票艺术那份隽永悠长。本书选取新中国较具收藏代表性、集邮者广泛关注的精品邮票,或者是存世量极少的珍邮,共200余套,配以近2000幅原票大小的高品质图片翔实展示。本书从邮票鉴赏入门讲起,详细介绍了邮票保存、整理、鉴赏方法。既有邮票的入门知识,又有艺术美学的展现,更不缺精品赏鉴、暗记辨别的点评,图片辨识度高,直观易懂,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难得的指导书,同时书中精美的图解、艺术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是收藏的优选佳品。
这是一部特殊的书。 这是一部用世界各国邮票中的建筑形象汇编而成的世界建筑历史书。与浩如烟海的建筑图书相比,称之为一座微缩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似不为过。 据估计,世界各国迄今发行的建筑艺术邮票为1万多枚。收入本书的5000枚左右邮票,出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展示的建筑艺术,纵贯数千年,绚丽夺目,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我想,除了专攻世界建筑史的少数专家之外,绝大多数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很难有机会或精力通过一般的资料查阅与实地考察去涉猎如此丰富的建筑艺术宝藏。而今,这部图典的出版,以一种高度集成的方式,迅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这5000枚方寸邮票,却像5000个巨大无比的窗口,展示了世界建筑艺术的历史画卷。
现代集邮作为活力的集邮方式已被中国集邮爱好者所接受。自2006年出版的《现代集邮指南》将这一新兴的集邮方式系统传播以来,现代集邮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几年过去了,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广大集邮爱好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现代集邮也越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魅力。 为了帮助有志于现代集邮的爱好者和集邮工作者更好地参与其中,由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的编委会编写了《中国现代集邮》一书。全书共分7章,分别从现代集邮的起源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发展、组集实践、评审要点、展品欣赏等不同方面全面介绍现代集邮的思想体系,指导现代集邮的收集和展示方法,使这本书既是现代集邮的理论典籍,又是现代集邮的实践工具。
本书以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载体,集中反映了中国(含香港地区)数十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大学的发展历史、教育贡献和发展面貌。中国卷包括六个部分:百年华诞(校庆邮票);巍巍学宫(建筑邮票);人才摇篮(邮资明信片);教泽流芳(邮资封);大师风范(人物邮票);情满香江(香港校庆邮票)。
本书正是适应我国集邮与蝴蝶事业大发展的形势而重新编写的,其目的是从集邮与科学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普及蝶类和蝶类邮票知识。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容文字力求流畅、优美;便于群众接受;二是蝴蝶中名凡已见《中国蝶类志》者,一一与之接轨。书中收入中外蝴蝶邮票961枚,共有蝴蝶471种,逐一鉴定了它们的中名、学名、分类地位,记述了它们的特征和分布。
这是一部特殊的书。 这是一部用世界各国邮票中的建筑形象汇编而成的世界建筑历史书。与浩如烟海的建筑图书相比,称之为一座微缩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似不为过。 据估计,世界各国迄今发行的建筑艺术邮票为1万多枚。收入本书的5000枚左右邮票,出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展示的建筑艺术,纵贯数千年,绚丽夺目,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我想,除了专攻世界建筑史的少数专家之外,绝大多数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很难有机会或精力通过一般的资料查阅与实地考察去涉猎如此丰富的建筑艺术宝藏。而今,这部图典的出版,以一种高度集成的方式,迅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这5000枚方寸邮票,却像5000个巨大无比的窗口,展示了世界建筑艺术的历史画卷。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一种工艺形式,传统木雕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木雕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与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让广大喜爱木雕、收藏木雕的朋友们对木雕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木雕》。书中详细介绍了木雕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与流派、雕刻工艺与技巧、传世木雕的鉴赏、木雕的收藏与保养等,通过阅读本书,您可以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同时也可以汲取其中的民族艺术精华,提升自我的视野和品性。
《错体变体邮票鉴定(附光盘)》由耿守忠、杨治梅所著,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天下收藏”书系在中国收藏市场火爆的大环境下出版,由专家主编和撰写,涉及各收藏门类,内容翔实,体例严谨,图文并茂。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
本书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邮票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种类和艺术价值与鉴别要点等知识,内容丰富,图片清晰,文字通俗易懂,通过以彩色图文本的形式把它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邮票的发展历程、时代特征及收藏价值。
这是一套专门为初涉收藏领域,或对把玩文玩有兴趣的朋友们编写的既简明、又实用的小丛书。把一两本揣在兜里,读者朋友,您便可以在古玩市场上按图索骥地淘换古玩。当然,您也可以在饭后、茶余、灯下、枕上,随翻、随读、随置。开本小、分量轻、选器适当,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元素,不会给您增加任何来自阅读、使用方面的负担。本书虽小,但当您感到好书不厌十回读的时候,在您大脑的沟回中,便开始有器物、有特征、有价位了,您的收藏就开始丰富了。您,也就该读厚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