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河道图考》是清代官员、学者蔡绍江在户部任主事时编袋的一部总述京杭大运河历史、地理、经济等各方面信息的古籍文献,对于研究明清两代运河河道分段、沿途要地、渠堰工程、漕运政策等方面状况有重要价值。蔡绍江到户部任职之后认为《漕运全书·河道考》所载运河河道情况不够翔实,故自行撰作此部图考,分段叙述运河各段兴工始末、水运状况、经济价值等信息,每考配以一图。全书以《运河总考》《运河总图》冠首,下分《大通河》《白河》《卫河》《会通河》等十七图考。北京为运河北端、漕运终点,故本书所载之河道图,亦为北京舆图之重要一端。
江安,川南的质心撰文楼学 在四川盆地的南缘,江安是一座安详巴适的小城。自然地理的独特区位造就了这里独特的“边界”属性,盆地与高原,少数民族与汉民,中原与边疆,江河与陆路,宜宾与泸州……无数历史的、地理的边界均在此分野,这些界线成为划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城市的连线,小小的江安成为这些连线所交汇的质心。盆地与高原的分野车行在江安的大地上,旅行者常有一种深刻的体验:两地之间看起来似乎近在眼前,却总要在曲折蜿蜒的盘山道路上行进良久。从卫星图上俯瞰,江安境内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型山丘,当地学者称其为“浅丘”,以概括这些由体量小巧、数量众多的丘陵所组成的地貌。也正源于此,作为四川盆地的南缘,江安所呈现的自然面貌与成都平原所代言的“天府之国”迥然相异。与沃野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