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15638427 儿童绘画心理学:从绘画和涂鸦中读懂孩子的内心 59.80 9787115558947 儿童恐惧心理学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 59.80 《儿童绘画心理学:从绘画和涂鸦中读懂孩子的内心》 童年和青春期的时光并非总是充满欢乐,因为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而在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出现的所有符号,都表达了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和冲动。因此,对孩子的绘画作品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孩子的内心,甚至确定问题所在。 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儿童和青少年绘画作品中的一些常见符号,如太阳、月亮、彩虹、山、花朵、动物等,如何清晰、明确地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如果这些符号得到正确解读,孩子的绘画作品可以成为非凡的工具,有助于我们密切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
本书的主角是比较早期的离婚之子,后继者不计其数。自1970年以来,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孩童见证父母离异,这一时代的美国人现在逐渐成年。我必须再强调一次,这群离婚之子占了全美44岁以上成年人的四分之一。根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的所有已婚夫妻有40%已离婚。本书谈的就是这群离婚之子的生活及我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发。全世界大概只有这项研究追踪童年父母离异的人一直到成人。从一开始我的兴趣就在探索这些孩子成长过程的内心世界,我试着从他们的眼睛去看,探讨他们周边的人际关系质量,包括与父母、继父母、情人、配偶、孩子的互动。随着研究的进行,我特别想要探讨他们在生命旅程中的转折点,以及后如何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的。本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131位孩童及其家人,初是1971年我和同事柏林.凯利(BerlinKelly)访问离婚家庭开始接触的。
本书分为理论基础篇、康复治疗篇和自闭症康复治疗的相关问题等三个部分。基础篇对自闭症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以及康复治疗原则进行了介绍;康复治疗篇对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等靠前主流干预技术做了较系统的解读。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均是在靠前外儿童自闭症的临床康复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本书对靠前儿童自闭症的临床康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从事自闭症治疗工作的人员及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阅读。
贝叶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巴利语系南传佛教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变化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思路的不断开阔,研究者更加解放思想,逐渐敢于接触佛教的核心部分。贝叶文化就是通过记载在贝叶上的巴利语系南传佛教经典,了它的主张、哲理和内涵这些南传佛教最核心的部分,这比僧团制度、寺院管理这些问题重要得多。贝叶文化这一国际性的文化形态和现象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一个新领域。它内涵丰富,具有国际性的研究价值。
现代家庭中,儿童是被关注、需要照顾的人,家长在儿童身上倾注的金钱和心血越来越多,然而,在关注物质条件的时候,很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儿童心理的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焦虑心理的的关注,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正因如此,儿童焦虑的一些症状会被家长误解甚至错解,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有害而无益的。本书介绍了弗洛伊德、阿德勒、等心理学专家对焦虑心理的认知和观点,从本质上分析儿童出现焦虑心理的原因,具有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并且分别从特殊恐惧、社交恐惧、强迫症、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失眠等方面解读儿童的焦虑心理,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另外,在理论之外,本书特意精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很好地解决了理论过于枯燥、晦涩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的儿童焦虑心理的表现。理论和实
孩子的说话大人不太懂?孩子内心的需求无法及时察觉?也许,你需要的是学会解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绘画爱好者,而绘画是一种非文字语言,是孩子表达自我的有效途径,但如何让绘画进一步成为家长走进孩子内心的桥梁呢?《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便为你提供了具体而实际的指导方法。作者严虎医生不仅是绘画心理领域的专家,也是一位心系孩子的父亲,他将自己研究绘画心理的十年心血结晶与你分享,帮你了解孩子的绘画,从而解读孩子的内心,让你知道如何来引导、帮助孩子成长,发掘出孩子多的潜能。
本书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课题实践经验的提炼,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目标和内容做出了明晰的表述,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方案的设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对辅导方案实施过程的规律进行了有效的把握,对实施策略、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
迅速提高学习成绩的家长、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手册。本书描述了如何处理学习不好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步骤。老师和家长将学会支持取得进步和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的具体方法;学生将学会确定目标、设法做好功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增强自尊的具体方法。他们一起设计一个明确每个人的责任的行动计划。
Tavistock诊所是一家从事临床心理健康工作,并享有世界声誉的培训、研究及学术中心。诊所自1920年创立以来,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诊所的最初目标是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基础,以及向专业人员传授这些新兴技术。之后的工作转向创伤治疗、在团体中对意识和无意识过程的理解,以及发展心理学领域影响深远的重要工作。诊所在有关围生期死婴方面的工作,引领了医学专业人士对死产经历的新认识,带来了对悲痛父母及家庭进行支持的新方法。20世纪50~60年代心理治疗的系统模式发展起来,该模式关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以及家庭成员内的交流,并发展为理论知识和治疗技术的庞大体系,后者被应用于Tavistock诊所家庭治疗方面的培训与研究中。
本书主要内容☆高三家长的5个误区及专家的26条建议☆高三家长与孩子沟通的5大原则和9大技巧☆高考成功的规律☆高三家长怎样调整心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的6项原则和ll个方法☆每月提高15分的l0大复习策略及心理战略☆高三各阶段家长帮助孩子的26个关键点☆家长考前考中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帮助孩子填报志愿的诀窍很多高三家长为孩子高考“干羞急、瞎帮忙、帮倒亡”,究其原因,是家长没有掌握高考成功的规律,不知道劲儿往哪儿使,不知道怎么关心孩子。什么事情都有规律,高考也有规律,家长帮助孩子高考也有规律。只要家长掌握这些规律,就能起到积极、有效帮助孩子离考成功的作用。专为高三家长量身制订的全程指导方案为您帮助孩子考上理想助一臂之力☆高三家长想给孩子高考加分,怎么加?☆高三家长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高三家长
在《促进沟通技能的视觉策略》中,沟通专家琳达·A.霍奇登基于多年辅导孤独症儿童的经验及对其学习类型的研究,提出许多沟通干预策略在实践中的运用建议。《促进沟通技能的视觉策略》是一本“方法”书,旨在帮助家长、教师、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和其他人找到应对孤独症和其他严重沟通障碍者常见的沟通和自我管理问题的办法。《促进沟通技能的视觉策略》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实例和翔实的图解说明,为想要使用有效策略改善沟通的人们指明方向。所有策略和实例皆曾在霍奇登的临床和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证实有效。
孩子犯了错误能不能打?怎样打才科学奏效?孩子不肯结束游戏,影响了吃饭、睡觉怎么办?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性格?怎样帮助孩子学写作文和学好英语?等等,都是经常困扰着家长们的老问题。本书由二十五个家教小故事组成,作者以生动翔实的生活资料和活泼幽默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具有操作意义的许多经验和办法。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小学阶段,本书正是一部极好的家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