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没有针对孩子的系统实用的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市面上现在围棋教学书籍不少,但都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知识点分类混乱、难易程度不一致、教学安排跳跃性大等问题。 第二,教师教学随意性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安排,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这样,教学安排就千差万别,学生学棋效果差别很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结合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一套符合围棋教学特点的教学辅导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套《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与市面上现有教材相比,本套图书有如下特点: 第一,系列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全套共有十一册,分为《手筋专项训练》、《死活专项训练》、《官子专项训练》三个专题。其中,《手筋专项训练》共有五册,本册是第二
《死活专项训练·从入门到10级》内容简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结合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一套符合围棋教学特点的教学辅导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套《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与市面上现有教材相比,本套图书有如下特点: 第一,系列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全套共有十一册,分为《手筋专项训练》、《死活专项训练》、《官子专项训练》三个专题。其中,《手筋专项训练》共有五册,本册是第一本“从入门到10级”,专门针对入门至10级阶段的学生设计,内容涵盖了入门连接和分断手筋、入门吃子手筋、入门对杀手筋等。教师在一个阶段可以在一个专题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专项知识。 第二,习题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采用习题的形式进行内容讲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也便于学生
解决死活问题是一局棋成败的关键。丁开明编著的《围棋死活大全》收集了上千例包括我国和日、韩近年出现的死活常型,按围棋死活基本形、角上死活、边上死活、古典名著等四编予以介绍。着力于指出解决死活问题的思路
《手筋专项训练:从5级到1级》是《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的第三本“从5级到1级”,专门针对5级至1级阶段的学生设计,内容涵盖了中级吃子手筋、中级对杀手筋、中级连接和分断手筋、中级攻防手筋等。教师在一个阶段可以在一个专题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专项知识。
做死活题是提高棋艺的优选办法之一。著名围棋大师赵治勋曾经说过,“死活计算是提高棋艺的很好途径,死活训练不但可以培养棋手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养成从对手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加计算的深度和广度。”《围棋经典死活3600题》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分册。初级适合业余1段以下的读者,中级适合业余1段至3段的读者,高级适合业余4段以上的读者。本书在经典死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实战常型和一些少见的珍奇型,由于分类比较明确,便于读者记忆与掌握。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归纳总结了一套符合围棋教学特点的教学辅导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套《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与市面上现有的教材相比,本套图书有如下特点:第一,系列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共有21册,分别是《手筋专项训练》5册、《死活专项训练》5册、《布局专项训练》5册、《定式专项训练》5册和《官子专项训练》1册。本套丛书将围棋水平分为5个阶段,即从入门到10级、从10级到5级、从5级到1级、从1级到业余初段、从业余初段到3段,每一种专项训练的5个分册就是根据这个阶段划分的。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就某一个专题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某种专项知识。第二,习题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采用习题的形式进行内容讲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也便于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另外,每册有4
学生们学习的场所一般称为“道场”,主要是专业棋手指导对局、复盘、自修等的地方。编者黄焰、金成来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感到,孩子们解死活的能力都不错,但对全局综合判断及实战应用方面等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就编写了这部《速成围棋:有段者篇(中)》。 这本书中的问题全是专业棋手的实战对局,主要是为研修生写的教材,难度较高。大概有业余5段水平的学生们(专业棋手让3子),希望本教材能对提高你的棋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