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保险诉讼案例研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行业编写了《2021年度保险诉讼典型案例报告》。本书特色在于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融合,不但能给有志于从事保险法务工作和学习研究的读者提供生动典型的行业案例,还通过法理评析,深化读者对作为裁判依据的法律条文中蕴含的法律原理和法治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本书作为一部保险法实务指导与专业研究用书,既能为司法实务提供裁判参考,也能为保险行业的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对于司法审判人员、保险从业人士、保险法学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等具有较高的参考实用价值。
2020年,中国精算研究院启动了“可持续保险”研究及《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已出版)《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已出版)《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撰写工作,其核心在于全面研究保险资源及其配置效率,重新赋予保险效率观,从而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报告旨在为中国保险业提供一个应对环境、社会和管制(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风险与机遇的实践框架。可持续保险,就是将ESG 理念嵌入到保险业务中,以负责任和前瞻性的方式完成保险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在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承保过程中充分考虑ESG有关因素,降低承保风险;同时,通过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将多元保险业务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SDGs)进行对标与融合,为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从恐慌到坚定抗击,再到凯歌高奏,最后到常态应对, 治理能力迅速得以提升,对比国内外,我国人民幸甚。但疫情冲击烈度大、时间长,政策叠加下,带来的经济冲击绵长深远。 对金融保险业来说,2020年是更加明确指定方向的一年,强监管、防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主基调。许多养成已久的观念、根深蒂固的思维、习以为常的做法,都在强监管的压力下扭转归位。 本书收录了在《慧保天下》媒体公众号上2020年发表的70多篇文章,全书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财产险·蜕变,第二部分人身险·革新,第三部分大健康·大风口,第四部分保险中介·探路,第五部分保险资管·卡位,第六部分大事件·小趋势,第七部分大话题· 大是非,第八部分大变局·公司志,第九部分大家谈·真洞察。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健康扶贫效应研究》依据“新农合”制度的政策目标(分担农户疾病经济风险、提高健康水平、调节收入分配),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两期追踪调查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两部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从直接减贫效应、健康扶贫效应、代际减贫效应和农村整体减贫效应差距效应四个方面,研究“新农合”制度在2010年之后对农村居民个体医疗支出、健康、收入、家庭代际经济转移和农户贫富差距的影响,系统评估“新农合”制度对农村居民(个体和家庭)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在新时代新征程肩负重要使命。本书从“改革探索篇、服务实体篇、风险防控篇、国际借鉴篇”四个维度,着重体现上海银保监局在全面推进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序化解金融风险、助力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和成效。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总报告,回顾了2020年中国健康保险总体发展情况,探讨了业务转型压力问题;第二部分为市场篇,对健康管理服务在保险业的应用、健康保险产品创新、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五周年经验以及世界500强健康保险集团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制度创新篇,剖析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兴起原因及其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