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鼓励生育和支援育儿的层层政策,一边是迟迟得不到改善的低生育率;一边是日益短缺的劳动力资源,一边是不断呈现全新成果的AI技术;一边是岌岌可危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边是仍有望继续延长的人均寿命。 当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每个人的心中都难免充满困惑: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真的只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吗?AI技术到底是会夺走我们的饭碗还是会为我们带来新的转机?等待少子老龄化社会的是不是只有经济衰退这一条路?日本的成年人纸尿裤销量超过婴儿纸尿裤,面对这一事实,是束手无策地陷入悲观 望,还是从中寻找新的生机?本书提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观点和启发。 深入讨论这些事关重大的问题,往往容易使人心情沉重,但本书作者却凭借多年以来的深入思考和博闻强识,通过轻快、洒脱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指出经济衰退并不是必然,人们
揭秘以色列创新奇迹背后的5步创新法则。 作者英巴尔·阿里埃利是以色列知名连续创业家,她集 20余年在以色列创业一线的经历和对以色列社会的深刻洞察,积累了大量行业洞察、创业数据和背景故事。 本书从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模式、学校系统、军队系统、社会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揭秘以色列究竟为何能孕育出创新的基因,成为全球创业生态系统中zui有活力的一环。
世界所有玩家花在《魔兽世界》上的总时间超过593万年,相当于从人类祖先次站起身来演进至今的时长;美国青年在21岁以前,玩游戏的平均时长超过10000小时,10000小时足以让他们成为专家;通过游戏,我们帮助他人改善生活,甚至解决能源危机。 游戏,的占据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是如何击中了人类幸福的核心,提供现实世界中匮乏的奖励、挑战和宏大胜利的?《游戏改变世界》作者TED大会新锐演讲者简?麦戈尼格尔为我们揭开真相,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游戏化可以让现实变得更美好,并用大量实践告诉我们该如何驾驭游戏的力量,解决现实问题,并提升幸福感。 《游戏改变世界》指出:游戏化是互联时代的重要趋势。游戏化将要实现目标:更满意的工作、更有把握的成功、更强的社会联系及更宏大的意义。如果人们继续忽视游戏,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就是国际产业转移。根据刘易斯的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真正启动于19世纪后期工业先行国与第三世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化。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风险规避是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本原因,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动因,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企业战略性扩张的内在需要。尽管一些发达国家突破国别限制,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来调整产业结构,但国际产业转移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到底如何,理论界意见不一。该书以国际产业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从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的角度出发,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新型
本书简略介绍了古巴革命胜利60 年来改革的历程,特别是 近十多年来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模式的 新。 古巴是亚洲以外地区、地处西半球的 的社会主义 ,古巴党和政府坚持社会主义不仅对古巴本国未来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巴革命胜利后60 年来,古巴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数次不同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踏上了一条在变革开放中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本书借希腊神话中“米诺陶”这个半人半牛怪兽的形象来比喻美国自20世纪二战结束以来所推行的全球化政策。本书讨论的关键点是:在1971年以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否起决定性作用。 本书推翻了金融化与监管不力是欧元区危机始作俑者这样的说法,以历史的视角道出了欧洲和世界各国将难以置信的大量资本送往美国和华尔街,使后者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谓的拉动世界经济的“引擎”的事实。 本书透过表象分析指出,美国通过任意扩大赤字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并如愿以偿之后便进行了*的金融化,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而,当前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银行的问题,更是体制的问题——欧洲不断加深的危机,只是如今由美国打造的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全球“体系”的必然
作为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伊始的一本相关专业书籍,本书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探讨了国际石油市场和油价的影响因素,厘清了全球石油市场和油价的分析逻辑,参照上海原油期货业务规则,立足于中国市场的特点,帮助读者搭建和量化油价分析体系,从而做出一套很接地气的原油期货分析逻辑和操作模式。通过石油市场重要的三百张图,读者得以把握基础知识、搞懂石油市场,学习如何实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从东方专制主义到亚洲价值观 ; 西方与“东方专制主义” ; 亚洲的崛起和“亚洲价值观”的争论 ; 亚洲要对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做重新反思 ; 西方式民主的扩散及其危机 ; 中国的崛起与“亚洲价值观” 闹毓赖绕哒隆?
在未来世界航行处处是陷阱…… 我们身边各种变化的规模令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惶恐不安。这本书为我们理清了现实并提供了希望。我们完全可以相信2050年的世界将会更富裕、更健康,联系更紧密,发展更加可持续,生产力更发达,创造力更旺盛,教育水平更高,贫富之间、两性之间的差距更小。 未来等待着我们的是巨大的挑战,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在2050年养活90亿人口,再到各种形形色色的新安全威胁。本书的20篇文章探讨了从医疗卫生到财富和地区,再到外太空的各种话题。《大转变》一书致力于通过发现塑造世界的大趋势来探讨这些领域的未来发展。 《大转变》中充斥着各种常常与我们的直觉相悖的观点和事实,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未来几十年里世界可能发生的变化。 让《经济学人》将你的眼光变得更犀利些吧!
本书为哈佛经济学家推理系列第三本。 斯皮尔曼接受美国某企业家成立的基金会委托,来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协助洽谈购买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故居。马歇尔是凯恩斯的老师、现代经济学理论之父,其故居贝里奥庄(Balliol Croft)在经济学圈内享有盛名,他的传世巨著《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便是在此写成。 没想到购房计划尚未谈妥,同行的美国企业家即遭受神秘袭击,差点丧命;之后主教学院院长奈吉尔?哈特 是被骇人听闻的手法谋杀,使得购屋之行 加显得危机重重。 等到第二具尸体出现,若有所悟的斯皮尔曼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生平罕见的残酷冷血杀手面对面展开搏斗!在书中,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边沁、亚当?斯密、凯恩斯的观念将粉墨登场……且看斯皮尔曼如何运用“信息不对称”侦破命案。
在可预见的未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经济繁荣很有可能成为衡量经济好坏的标准。在那一时期,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生产率增长方面,1973年至1990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而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失业率到90年代末已从1992年的7.8%降到了4.1%;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的在繁荣期通胀率通常较高相反,平均通胀率仅为2.9%。当然,瞩目的但也许也是最没有用的统计数据是道琼斯指数,从1990年的不足3000点飙升到了2000年的超过11700点。 未来很多年,经济专家很有可能为了这些统计数据的意义展开激烈的争辩,也证实了持怀疑态度的少数派的观点,即高就业、高增长和低通胀是可以并存的。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的状况,耶伦和布林德带领读者回顾那个令人惊艳的年代,以及解释“令人惊艳”之所以令人惊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