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激荡三十年(上下册》)《跌荡一百年(上下册)》《浩荡两千年》,共6册。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工商经济*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世界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它竟远远落后,受各国欺凌,成为 东亚病夫 。在经历百年跌荡之后,中国经济再度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在21世纪,重回强国之列,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雄厚的笔力,由春秋时期的 管仲变法 开始,及至当代改革开放,叙述了两千七百多年的历代经济变革和工商变迁。辩驳得失,以史为鉴。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
彭信威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金融学家和货币史学家。《中国货币史》是其数十年专研的心血之作,也是中国货币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该著考订精详,分疏清晰,论断准确,体系完整,是了解中国货币史的之书,自问世以来即广受学界好评。
\"【内容简介】: 作为享誉 的剑桥史系列著述的一部分,《剑桥拉美经济史》沿袭了经典的编写惯例,汇集了近二十年来 各国拉丁美洲经济研究领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原创、突破性的专题研究论文,旨在用当下前沿水准的知识,对西班牙殖民时期至21世纪初期的拉美的历史经济进行解析。大体以1850年(即现代经济的指数增长开始在拉丁美洲出现的时期,而 规的以19世纪20年代,即拉美各殖民地相继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期作为经济阶段的划分)为界,分成上下两卷。本册为上卷。 上卷包括1850年之前的殖民地时期和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涵盖不同视角、学科和方法论,有对政策与制度进行的定性历史分析,还有计量经济史、新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等。通过“经济背景”“自然资源与要素禀赋”“经济组织与部门绩效”“独立的经济影响”四个板块,将拉丁美洲的
本书拟通过历时性的考察,将协饷制度置于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分析其在面对制度内外压力时所作出的各种因应,从而动态把握事物发展的过程,藉以倾听时代声音。与此同时,协饷制度在历史进程中的共时性特征与宏观及微观方面的变化也不可忽视。只有恰当把握已有研究成果的进展与不足,竭力搜求和拓展研究资料,才能明确本书研究的空间与方向。简而言之,本研究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以推进协饷制度的研究。(1)厘清协饷制度的渊源流变。先行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似未见关照,一些讨论涉及协饷制度时不免隔靴搔痒,难中肯綮。殊不知不追本溯源根本无法认识该项制度的立意,更无法准确把握其演进过程。(2)力图把握协饷制度历时性变迁。突破军事或财政研究的藩篱,将协饷制度置于清代社会变动的整体之下,探索协饷制度在不同时期,尤其
本书是彭信威教授研究中国货币史的经典之作,分八章讲述了从殷商时代到清末中国货币的沿革发展,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货币理论、信用等都做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多
本书为“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历程篇和史料篇两部分,聚焦1978年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制度发展历程及影响等内容,通过政策文件、法律规章、期刊摘要、著作介绍、大事记等门类进行归集提炼
本书为“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历程篇和史料篇两部分,聚焦1978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其作用和影响,通过政策文件、法律规章、期刊摘要、著作介绍、大事记等门类进行归集提炼。
暂时没有内容
1995年,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这之后的15年间,中国互联网业产生了近40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超过15家公司达到过10亿美元市值的高位。一浪又一浪的产业变革冲击着从业者的内心,也催生出一幕幕的创业悲喜剧。本书记录的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起家的15年里,一群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和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是中国互联网自1995年兴起的波澜壮阔中的弄潮儿和财富新贵的代表:马化腾、丁磊、张朝阳、马云、陈天桥、李彦宏、史玉柱、田溯宁、张树新、王志东、王峻涛、雷军、周鸿祎、陈一舟……他们不仅参与创造和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新科技互联行业,改写了自己的财富积累路径,还用互联网和移动科技创造和推动着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业已成为驱动新一代中国企业腾飞的中坚力量。
一部追溯中国商帮从明朝到现在600年脉络的大著作,是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国商帮变迁史,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商人命运史, 是一部鲜活的政商博弈史。 在中国商帮、商人崛起与衰落的过程中,权力与资本之间的纠缠博弈从未曾停止。盐商、海上私商、外贸商人、买办、票号商人和近代金融实业家;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和甬商……无论是以行业区分,还是以地域代表,中国商人群体每一次的崛起、没落与再出发都离不开政商博弈, 受制于社会的开放或封闭。 什么是600年政商关系中的变与不变?中国未来的政商关系能走向何方?政商的边界在哪里?中国商帮史能给当代商人怎样的启示?本书整合中国货币史、朝贡史、贸易史、官宦史及明清不同身份商人的演变史等多种角度,为你一一解开这些问题,还原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国商帮史,带你从时空看中国
本书向我们阐述了情况怎样越变越好,并说明了原因。繁荣来自人人为人人效力。始于十多万年前的交换和专业分工习惯,创造出了以加速趋势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集体大脑。这本大胆的书涵盖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从石器时代说到互联网,从明王朝的积重难返讲到蒸汽机的发明,从新近的人口爆炸讲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天灾人祸固然必不可免,但多亏了人类发明创造的无穷能力,21世纪必将实现巨大的经济繁荣,同时在大自然生物多样性方面创下新高。本书观点独到、新颖,具有启发意义,能帮助你思考怎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欧美诸国的工业革命影响深远。工业革命不仅大大提高了欧美国家的生产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1700~1914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四个国家工业化的条件,梳理了其工业化的过程,阐释了其工业化的特征、成就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工业化基础、工业化进程、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欧美国家工业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企业史评论》是一本连续出版的集刊,已经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5期,目前的《企业史评论》第6期是计划中继续的集刊。该书以卷首语、企业史学 理论与方法、企业发展 制度变革、经营方略 管理理念、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学术研究述评七个栏目进行组稿,一部分是作者的约稿,另一部分是翻译国外代表性的企业史研究成果(外文原文的文章发表时间较早),内容较为充实,文章质量高,为国内经济史、企业史和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提供研究咨询和发表平台,得到国内学界的认可和肯定。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就业体制变革和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逻辑是伴随着改革和发展逐步深化的。就业体制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化转变,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从 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就业体制变革和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特征,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
......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全面、客观地学习改革开放史,充分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作用,才能牢牢树立改革开放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从20 世纪70 年代末至今,在中国兴起了一场规模 、组织缜密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改革。这场改革不仅使14 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且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大胆探索的结果,是总结几十年计划体制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并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相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波澜壮阔、艰辛曲折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的劳动保险制度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平稳转型,这是世界社会保障 的独特创举。 4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稳步扩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经办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相关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在体制大幅转轨、经济高速增长、结构急剧调整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为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得到了 社会的高度认同。同时也应清醒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 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共享社会,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