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昇先生曾于1967年至1968年间在香港新亚书院先后开设 中国社会经济史 与 中国近代经济史 课程。作为经济史研究的权威名家,全先生在对中国自远古直至近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中,以宏大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征引了丰富的史料和详尽的数据,并引入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以西方社会及其经济状况为参照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对历代人口变化、农业生产、财政税制、工商贸易、货币金融、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情形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数千年间经济发展与社会演进的大势,而且对明清直至近代的重大历史转型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剖析。本书由新亚书院毕业生叶龙先生据课程笔记整理而成,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解释与补充。
淘金热是美国西进运动史上的重要一环,当年的加州尚无政府管辖,似应是一片在利益竞逐下暴力频发之地,但真正发生在金矿区的暴力很少。这是什么缘故呢?其中的产权又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建立的? 本书是 华盛顿经济学派 代表作之一,构建了 暴力分配产权 理论,以之推测和解释各种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作者基于实地考察和多份真实合约资料,探究了1848 1866年加州授予个人矿地产权的演变过程,由此对理论进行验证,并颠覆人们对淘金热充满暴力的传统认知。
依据中国正史文献的详细记载,《一头牛就是一座神殿--印度财经故事》由江晓美所著,细阐释了古代美洲大秦帝国的形成、衰落。中国曾经有过一段人们已经彻底忘记,甚至本能否定的辉煌历史。了解这段历史,可以拓宽胸怀,以史为鉴。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此书是早对于买办制度做较详实介绍的中文专著,分为买办的沿革、意义、种类、利害得失及其将来4章,论及了买办制的发达与广东人的关系、南方买办与北方买办的关系、买办在法律上的地位、买办制之于我国和外国人的利害关系等问题,并详细介绍了银行、输船公司、保险公司、普通商店各类买办。
这是一部古典经济学家的逸闻 故事集 : 讲述从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科尔贝到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等经济学家的故事 采集传统书写之外的历史遗珍,丰满人物性格与形象: 约翰 穆勒的父亲也是望子成龙心切的 直升机家长 ? 以哲学家身份闻名的大卫 休谟是重商主义的批判者? 理查德 坎蒂隆伪造了自己的死亡? 大卫 李嘉图本可继承大笔遗产,却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 这是 古典 经济学300年的思想发展史: 展示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如何萌发 更迭、交锋 对立、延续 发展,以至其作为学科的正式确立。 大卫 休谟缘何举旗反抗科尔贝实践的重商主义? 西斯蒙第是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人? 谷物法 的废除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马尔萨斯预言的粮食危机只是危言耸听吗? 采集古典经济学史的吉光片羽,回溯300年经济思想的赓续演进: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已经不复存在的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勾勒了拉美独立的上层建筑与华尔街千丝万缕的联系,浅析了拉美独立先驱与共济会银团的脆弱握手和这种 联盟 必然崩溃的生产力根源。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7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有六章,包括农业与土地制度、租税制度、商业交通与工业、货币与对策、政府寺院大族在经济上的冲突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均田制度的实施、租税与*的关系、官僚营商与高利贷事业的关系、货币使用的萎缩和货币问题的症结等命题,讨论了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上的协和与冲突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是一部视角全面地经济史学专著。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分上、下两编,上篇讲海关沿革;下篇分十节叙述了海关的统属,海关职员的阶级,总税务司署的组织,各地海关华洋关员人数,关员俸新之等级、任免与调迁及其他待遇,海关经费,关税的存放及用途。全文论述我国海关沿革及海关制度,附编述及海关与外债关系。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共有 3 编,分别论述了金银币、铜币、纸币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详细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先后经历的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历程。卷首有李权时序,卷末附重要参考书目。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 9 章,论述了宋元的年代和地域、宋元以前经济状况的追溯、手工业、矿业、交通运输、商业、都市、货币及钞法、农业及土地、租税等问题,涉及全面,论述详尽,是重要的经济史学专著。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47 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九章,分别论述了三代、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个时代的劝农考证,是难得的参考文献,对于研究各历史时期政治制度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相关政治制度的变迁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纳税与应役》运用丰富的史料,在简明地梳理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来龙去脉之后,着重从社会生活史的层面,论述了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纳税应役的丁口依据、身份依据、职业依据、资产依据等,揭示了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税种的田赋的征纳诸场景,以及平民应承兵役、徭役、匠役的历史变化,分析了古代吏治状况对百姓纳税应役的影响,古代王朝的轻徭薄赋与苛税重役对社会治乱的影响等。
《宋代地域经济》的编写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对宋代社会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结构、社会风俗、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着重总结其社会变革的动因、特点和后果,力图做到选题新颖、内容充实、立论稳妥、以期对宋代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有所推动。
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是什么力量推动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曾经喧嚣一时的“泡沫经济”到底是如何产生,又终究归于破灭?将近30年的沉寂之后,日本的未来,路在何方?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辉煌盛世的狂热气氛中时,野口悠纪雄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了公开警告。如今,当日本逐渐被世界经济的大潮抛在身后,而“安倍经济学”却收效甚微之际,野口悠纪雄又通过本书,将多年思索和追问的答案公之于众。 野口悠纪雄在书中追忆,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于1945年东京大空袭中的恐怖经历,他这一代人亲历和参与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他们曾为高速发展的无限风光而豪情满怀,也曾因经济失速后的衰落萧条而五味杂陈。他们中有很多人因时代的变幻而饱受命运的捉弄,或者被无情地湮没在时代的
书稿重点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成长的历史脉络,通过深入挖掘一系列历史事件,生动还原诸多历史细节,真实再现了一系列代表性事件中的代表性人物。比如:改革开放后中国靠前张个体工商执照的领取;靠前张私营企业执照的艰难诞生;靠前位承包者关于雇工的坎坷遭遇;靠前个民间钱庄的沉浮……诸多的中国靠前和人物遭遇,向读者讲述了历史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有许多人物、事件及细节是以往所有形式的媒介传播中从未披露过的。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靠前部全景式展现中国民营经济成长的作品,书稿不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也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金融学 (第3版)学习指导》是我社出版的 21世纪高校金融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金融学》(第3版)的配套用书,由《金融学》教材作者之一担任主编。本书针对《金融学》教材各章内容对于关键知识点进行深度讲解或进行相关背景介绍,同时针对每章内容编写了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字解释、论述题等各种类型的大量练习题,并且对所有练习题给出了答案,针对重点题目还有详细的讲解。而且,在本学习指导的最后总结列出了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金融学》专业课考试中与各章节内容相关的考题,并给出了答案和讲解。本书既可以作为《金融学》教材本科生平时教学的辅导书,也是很好的考研辅导书。
《萧条异代》是黄恽先生的又一部掌故小品集,书名得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一诗,作者借写掌故抒发对异代的人与物、萧条的古与今的感慨。书分“缥缃摩挲”与“闲览偶得”两辑,共五十余篇。上辑“缥缃摩挲”中写到了章太炎、张爱玲、苏青、胡适、巴金、吴宓、穆时英、刘海粟、胡兰成等人的隐秘故事,以民国文人为主。下辑“闲览偶得”则以明清人事为主,涉及洪承畴、黄宗羲、吴大澂、顾文彬、翁同龢、曾国荃、胡林翼、郑孝胥、林琴南等人隐秘旧事。作者熟稔清代、民国人物的遗闻轶事,视角独特,善于从无故事的地方或材料中看出线索来,通过对旧资料进行新发掘,发人所未发,所涉人事能给人“旧人新事”的感觉。本书既有趣味性,也有史料性。
本书是弗雷德里克?艾伦在西方社会广受欢迎的历史杰作,全书按时间顺序,以细腻的笔触追溯了从1929年的大崩溃到1939年这段令人百感交集的历史。以史为鉴,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下全球金融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29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六章,分别论述了中外通商之起源、历朝之对外商业政策、管理及经营对外贸易之机关、关税征收及市舶之收入、历朝之通商口岸、输出入之物品,记述了 1842 年以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
本书是根据李铁映院长的倡议和院务会议的决定,由科研局组织编选的大型学术性丛书。它的出版,旨在积累本院学者的重要学术成果,展示他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