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六编:第一编国际贸易法概述,第二编国际货物销售法,第三编国际货物运输法,第四编国际货物保险法,第五编国际贸易货款结算,第六编国际贸易争议解决。国际贸易所涉上述各领域有复杂的公约、法律、国际惯例以及实务做法,而且各国对不同条款均有不同判例,给从业者理解适用这些规定带来困惑。 本书力图对国际贸易涉及的各领域、环节的中外公约、法律、学术问题,以及实务操作和案例,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努力把抽象、晦涩的条文,变成生动的案例,学术与实务结合,把学术问题体现于实务和案例,以实务和案例反射学术。本书不是纯学术著作,但力争对学术及其争议作介绍,让读者了解学术观点和争议热点。本书不是纯操作手册,但力争使从业人员用学术和裁判规则指导日常工作,成为其桌上常备宝典。本书不是纯案例分析,但力
自 1787 年提议和起草《联邦宪法》,到 1789 年正式批准,对于是否应该批准《联邦宪法》曾有一次紧张而重要的大辩论。麦迪逊、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在一系列文章中表达了支持它的主张,后被称为“联邦论”。而反对批准的论证则由多个作者以多种形式表达,其中多数人使用了假名,后来这些文章以“反联邦论”闻名。本书是反联邦主义者所写的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评论文章与信件的合集,涉及联邦权与州权、宪法解释权、审判权、税法、常备军、参众两院与总统的权力分割、权利法案的缺失等等,是理解美国《宪法》与制宪历史的重要文献。
......
本书首先从“自由贸易港”概念入手,阐释其在中国与国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由此引入自由贸易港概念的要素框架及其国际法治的实质构成,并归纳其国际法治的四种规则表现。其次,将国外自由贸易港历史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提出自由贸易港形成的四个要素,并以美国与欧盟为例讨论了自由贸易港国际法治的两种不同路径。再次,从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二元维度背景出发,总结旧中国自由贸易港的实践与反思,对比新中国自由贸易港类区域的探索与法治贡献。最后,按照“规则—机制—秩序”三个维度,提出如何建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际法治的初步设想。
法律,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然而,正如我们对空气一无所知,对于法律,我们也知之甚少。本书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生动地阐述了法律的功用、法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怎样成为一名律师以及法律自身的吸引力等问题,并对如何理解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来改善社会提出中肯建议。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国际经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建设工程、国际技术转让等活动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事纠纷。由于中国企业和中国律师对国际仲裁不熟悉,在参与国际仲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因经验不足而输掉案件的情况。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和中国律师提高处理国际仲裁案件的能力,我们邀请了具有丰富国际仲裁案件处理经验的律师仲裁员编写本书,大部分作者还具有境外仲裁员的资格和经历。《国际商事仲裁律师实务》分为八章,涵盖了从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仲裁员与仲裁庭、仲裁程序、国际仲裁的法律适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内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际仲裁的主要步骤和应该关注的问题,对于律师、企业、仲裁员、仲裁机构和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