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增订版) 经典归来,续写美国宪法的新故事
    •   ( 6589 条评论 )
    • 王希 /201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原则与妥协》对美国宪法在过去近四百年(从17世纪初北美殖民地的起源至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作了一种连贯的、有实质内容的叙述,并通过这种大跨度的历史叙述,来探讨美国宪法的重要概念和原则的起源与变化,分析美国宪法变化的动力、机制、形式和结果。作者认为,只有在我们对美国宪法的历史获得了一个比较清楚而准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可能比较客观而有见地评论其利弊,并终领悟和把握其包含的(对美国人和对中国人的)历史启示。 《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增订版)》在修订2000年版和2005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即从90年代初至今的美国宪法发展史。

    • ¥99 ¥198 折扣:5折
    • 美国的陪审团:一位美国联邦法官对陪审制度的激情辩护
    •   ( 896 条评论 )
    • [美]威廉·L.德威尔 /2015-01-01/ 华夏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激情四溢、理由充分的警示录,同时也是一部引人入胜乃至轻松有趣的作品。有人主张废除陪审团制度,将陪审团的权力移交法官或者“专家”小组,对此,德威尔法官在本书中一一驳斥。与“冗繁晦涩的法学文著”不同,作者回溯了陪审团有罪裁决与无罪裁决的历史衍进,引用了著名审判的真实记录,例如:对年轻的贵格教徒威廉·佩恩的控诉、赛伦“巫士”审判以及18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刊印刷商约翰·皮特·曾格的民权审判——该诉讼由“费城律师”的原型为其赢得。德威尔法官讽刺性的幽默意趣渗透在字里行间。 但是作者也感到深深的忧虑,他警告我们:由于漠视与误解,陪审团制度正在危急之中;如果公众对其不闻不问,那么就可能会失去它。长期担任出庭律师与联邦法官的经历使作者确信:如果参与审判的法律职业者给予其一个

    • ¥21.5 ¥39 折扣:5.5折
    • 创设行政宪制:被遗忘的美国行政法百年史(1787-1887)(雅理译丛)
    •   ( 847 条评论 )
    • (美)马肖宋华琳张力译 /2015-12-22/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记述了 1787 年至 1887 年间的美国百年行政法史。讨论在 1787 年至 1801 年的联邦党时期如何架构财政和税收部门、设立总检察长、设立行政课责机制、在普通法背景下进行司法审查。在 1801 年至 1829 年的民主共和党时代,如何实施禁运行政和土地行政、建构相应的内部行政控制体系。记述了在 1829 年至 1861 年的杰克逊时代,第二合众国银行的消解、公职轮替与行政组织的改革、蒸汽船规制的兴起。继而讨论了镀金时代的行政法、文官制度的兴起以及退役保障金裁决和禁邮令的实施。 本书让读者了解美国建国百年间行政和行政法的运作,揭示出一幅曾被遮蔽的美国公法史长卷。本书对我国行政法史、内部行政法、国家建构与行政法的研究亦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适合从事行政法学、宪法学、法学理论、政治学、美国史、美国法和美国研究工作的读者

    • ¥27.9 ¥62 折扣:4.5折
    • 美国刑事司法
    •   ( 138 条评论 )
    • 徐轶超 /2020-10-1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重点介绍了美国刑事犯罪图片和传统的刑事司法三基础体系:警察体系、法院体系和矫正体系。加入了真是故事、职业信息、*案例并结合图片和互动媒体向大家呈现更加通俗易懂的刑事司法体系。 共分为五个部分介绍了美国刑事司法系统:美国的犯罪、警察系统、审判系统、矫正系统和青少年司法系统。

    • ¥44.1 ¥98 折扣:4.5折
    • 美国联邦民事诉答程序制度研究
    •   ( 29 条评论 )
    • 张海燕 著 /2012-1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近代中国遭遇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有清廷大举洋务,推行实用科学,苦心孤诣造就“同治中兴”.然而甲午之败,让人不免慨叹国家之积贫积弱-5只在于器物.也在于制度和人心,对“百代犹行秦法制”之弊,认识日深,于是立宪制,开国会,倡共和,修律法。然而以中国之老大帝国,难有小国“船小易调头”之利,沉重的传统,也不易收获一转百转、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转型之艰.历时之久,似乎是国誊使然。

    • ¥10.8 ¥24 折扣:4.5折
    • 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八大奖项获奖作品)
    •   ( 678 条评论 )
    • (美)维特 著,胡晓进李丹 译 /2015-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国是伴随着战争成长起来的国家,从殖民地时期的生存之战,到革命时期的独立之战,直至今天的海外反恐战争,美国几乎是十年一小战,五十年一大战。在这所有的战争中,对美国人影响*的一次,莫过于1860年代的南北战争,这场内战的伤亡人数,超过此后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伤亡人数的总和。内战解放了黑人奴隶,黑人奴隶参与战争后,完全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也冲击了既有的战争法则。为了应对这种新情况,林肯麾下的将领们授权弗朗西斯利伯起草了一部战争守则,是为林肯守则。约翰维特教授的这部精彩绝伦之作,正是围绕着利伯及其守则的诞生过程,再现了波澜起伏、争议不断的美国战争法律史。 战争法是近代文明国家之间的战争准则,美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背后都隐约浮现着战争法的影子。维特的这部《林肯守则》以生动而深刻的历

    • ¥35.6 ¥79 折扣:4.5折
    • 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 (美)哈泽德 等著,张茂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2 条评论 )
    • (美)哈泽德 等著,张茂 译 /1998-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国法律制度是一个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重要话题。美国是世界上发达工业国家,也是大的民主政治国家之一。美国政治制度具有突出的法律特性,司法机构在制定公共政策及界定私人关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要机制就是在通常的法院中进行的民事诉讼。 在本书中,我们将着重于美国民事诉讼程序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也将把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与欧洲、拉丁美注入洲及日本实行的民法法系程序制度加以对比。我们希望,对比能够避免把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与非现实的司法制度进行比较而对之作理想化的解释或加以贬低。

    • ¥9 ¥31 折扣:2.9折
    • 现在开庭(精装)
    •   ( 2 条评论 )
    • 乔钢良 著 /1999-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钢良在中国土生土长,精通中国语言和文化,同时,他又曾在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学习,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十数年。 除了多年从事律师业务之外,钢良曾担任美国联邦法院密西根州西区道格拉斯·海尔曼联邦法官的助理,从而获得了洞悉美国法律制度内部运作的宝贵时间。本书中,钢良以其亲身经历描述了法官助理工作,深入分析了海尔曼法官曾审理过的一些极富争议的案件,将他担任法官助理的经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对案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且富有启迪。每一个案件都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司法和法律教育制度的独特之处。本书将不仅是律师、法官和法律系学生们喜爱的读物。亦将引起其他阶层人士的兴趣。

    • ¥27.9 ¥55.8 折扣:5折
    • 无处躲藏—测谎神探武伯欣破案实录
    •   ( 1 条评论 )
    • 亚静 著 /2005-03-01/ 中国言实出版社
    •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是力量和技巧的智斗。 神探武伯欣潜心研究“测谎”技术数十载,并成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成功率达到98%以上,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书中的主人公就像一个武装侦察员,正悄无声息地逼近目标。 攻击就要开始,血战即将拉开帷幕。 谁是隐藏真容的凶残杀手?谁是吞食羔羊、披着人皮的豺狼? 本书将为你揭开一个个险象环生,扑朔迷离的“惊世”之谜。 一旦打开本书,你就会爱不释手。

    • ¥13.8 ¥24 折扣:5.8折
    • 美国《外国人侵权请求法》研究
    •   ( 56 条评论 )
    • 李庆明 /2010-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外国人侵权请求法》根源于1789年《司法法》第9条,经过几次修订后,目前编纂在《美国法典》第1350条,规定:“对外国人仅基于所实施的违反万国法或者美国缔结的条约提起的任何侵权民事诉讼,联邦地方法院具有初始管辖权。”该条款制定出来后基本上处于沉寂状态,直到1980年。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在Filartiga v.Pena-Irala案中的判决让《外国人侵权请求法》走上了复兴之路,同时也在学术界掀起了对于《外国人侵权请求法》的出台背景与立法目的的争论。目前,一般认为,《外国人侵权请求法》的通过,直接原因是回应Maibois事件等外交危机,避免因“拒绝司法”而陷联邦政府于不利地位。终,在宪政体制上,联邦主义占据主导,联邦法院成了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的主要司法机关。 在长期的实践中,面对各界的争议以及社会不断变迁的现实,《外国人侵权

    • ¥19 ¥38 折扣:5折
    • 美国杂志出版个案研究
    •   ( 20 条评论 )
    • 叶新 著 /2014-05-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美国杂志出版个案研究/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分为杂志品牌个案研究、杂志出版发行集团个案研究、著名杂志出版人个案研究、杂志出版宏观管理个案研究等。

    • ¥8.4 ¥48 折扣:1.8折
    • 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经典案例
    •   ( 171 条评论 )
    • 田耀 主编 /2009-07-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美国经历了短短200多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强国,鲜有国家可与之抗衡,这与其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所谓“法令行则国盛”。 本书以推动美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系列重要案件为主题,精心筛选了在美国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40个案例,如奠定美国法院对宪法解释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打破黑人、白人隔离教育的布朗诉托皮卡地方教育委员会案,还有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等。这些案例主要涉及美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种族、女性权益及新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编者从案例发生的原因、解决途径、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借鉴价值等角度进行分析。 纵观国内外,同类书籍不胜枚举,如《美国经典案例解析》、《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制度案例与材料》等。本书博采众长,集各家之

    • ¥10 ¥20 折扣:5折
    • 纽约州民法典草案
    •   ( 112 条评论 )
    • (美)菲尔德 著,田甜 译 /2007-01-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这是一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民法典草案,它在自己的原产地纽约州遭遇流产的命运,却为加利宝尼亚、蒙大拿、南达科达、北达科达、关岛五个美国法域采用。 这是一部因为作者的人缘不好遭遇流产的民法典草案。 这是一部挑起了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著名的菲尔德-卡特论战的民法典草案。 这是一部立足于普通法系文化并吸收大陆法因素的民法典草案。 《纽约州民法典草案》是英语世界的一部民法典草案,它代表了英语区人民对法典纂观念的采纳。这种采纳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纽约州民法典草案》的临终弥撒,在这个场合,它被议会终拒绝。纽约民法典论战持续了四年(从1883年卡特发表其萨维尼式的论战论文到1887年他在纽约州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此后,菲尔德就把他的主要学术活动精力投入到《国际法典大纲》的的制定上去了(18

    • ¥12.5 ¥25 折扣:5折
    • 美国商法浅谈
    •   ( 1 条评论 )
    • 高榕李舒著 /1997-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简要地介绍了美国法律一般和知识及一些重要的商业法律。该书共分8章,前两章阐述了美国法律的渊源和形成过程,以及美国现行的联邦及州法律系统、陪审团、调解和仲裁制度。美国商法并非单一存在,而是一系列特定社会环境下商业运作行为规范的集合。作为一种管辖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商法涉及面很广。该书只着重介绍了财产法、不动产法、合同法、销售法以及属政府法规范围的反垄断法案。

    • ¥5 ¥10 折扣:5折
    • 哥伦布小法规
    •   ( 18 条评论 )
    • (美)海曼 著,杨杜芳夏登峻 译,夏登峻 校 /2015-03-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为一本聚集美国多个州及世界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小法规的出版物,该书共有416条小法规,其中美国50个 州有248条,另有43个国家和2个地区共有168条。都属于作者——美国资深记者迪克.海曼经过长期调查揭露2000多条中的少部分,如他所说多是“荒谬、可笑、奇异、陈旧的法规”,同时与这些法规相匹配的还有18幅漫画,可谓图文并茂。本书对于中国法学界的读者了解外国的法律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亦可作为学英语的大学生、中学生和英语爱好者的可读素材

    • ¥10.8 ¥24 折扣:4.5折
    • 美国合同法(修订版)
    •   ( 560 条评论 )
    • 王军 编著 /2011-08-01/
    • 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国家所面对的诸多社会问题,包括法律问题,往往具有相似性。这在私法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法律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科学,其任务在于揭示那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法律的原理、原则和规则,正是对这些规律的揭示、概括和归纳。今天,当我们着手去解决许许多多已经被法律发达国家面对过、解决了的问题时,当我们可以从它们的法律文库中找到可供借鉴的能帮助我们解开疑团的钥匙时,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其中的合理成分拒之门外呢。

    • ¥17.1 ¥38 折扣:4.5折
    • 美国的陪审团
    •   ( 212 条评论 )
    • (美)德威尔 著,王凯 译 /2009-10-01/ 华夏出版社
    • 《美国的陪审团》是一部激情四溢、理由充分的警示录,同时也是一部引人入胜乃至轻松有趣的作品。有人主张废除陪审团制度。将陪审团的权力移交给法官或者“专家”小组,对此,德威尔法官在《美国的陪审团》中一一予以驳斥。与“冗繁晦涩的法学文著”不同,作者回溯了陪审团有罪裁决与无罪裁决的历史衍进,引用了著名审判的真实记录,例如:对年轻的贵格教徒威廉·佩恩的控诉、赛伦“巫士”审判以及18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刊印刷商约翰·皮特·曾格的民权审判——该案的律师是“费城律师”的原型。德威尔法官讽刺性的幽默意趣渗透在字里行间。 但是作者也感到深深的忧虑,他警告我们:由于漠视与误解,陪审团制度正在危急之中。如果公众对其不闻不问,那么就可能会失去它。长期担任出庭律师与联邦法官的经历使作者确信:如果参与审判

    • ¥19.3 ¥35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