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于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及我国贸易政策,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海关业务专家等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和财政部等发布的文件进行编制,内容全面、实用、 ,对海关业务监管和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进出口贸易行为。 本书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 2025年税则,对进出口关税税目、商品名称、税率等进行相应调整,内容包括税则商品(中英)对照、自贸协定和优惠安排实施税率表、特惠税率表、关税配额税率表等。
本书整理汇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间,38个重点省市的人民法院审结的共2170个劳动争议案例的裁判文书,就其主要的争议点及裁判观点分九大主题、以问答的形式做了梳理、提要,每个裁判观点后附具体的判决文书号方便查找。聚焦个案重点难点,梳理法院裁判规则,探究类案裁判思路,是涉劳动争议全面实用的案例工具书。
《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研究》以近代中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遵循文本——制度——实践的分析层次,以清末至民国时期关涉破产问题的历史文献、法律规范、司法档案和商会史料为依据和基础,对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的历程进行全面考察,以探究国家、社会与法律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是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及相应的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行为之治理方式的实证研究。概括来说,是通过该罪的实际适用状况反映出的我国司法实践对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行为的治理困境之归集,结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之结果犯和法益保护的异变分析,借鉴域外法律制度,提出刑事犯罪非罪化之考量条件并论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非罪化,同时建构刑法规制之优化与民事权利主张和行政强制监管之刑罚替代措施的综合治理体系,以实现刑事治理手段的精准运用,做到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实现对吸收公众资金行为的优化治理。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传统业务限制,展开混业经营活动。然而商业银行经营储蓄业务所需要的稳定性和特有的保护措施与商业银行从事混业经营可能产生的高风险存在冲突。2007年次贷危机和近年来的“养券风波”“原油宝”等事件正是商业银行,是大型银行集团高风险混业经营业务缺乏监管导致的恶果。然而我国金融基本法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态度仍不明确,一方面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从事合法的混业经营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地防范跨业风险。本书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监管的起点——准入监管入手,试图从系统性风险、利益冲突等角度,探寻商业银行从事混业经营业务的合理限度。
薛兆丰博士的这本书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的价值。简单地说,它指出了美式(更大程度上是欧式)反垄断法的种种圈套和谬误,而许多国家正在生搬硬套这种反垄断法。只要读完这本著作,你就会奇怪在经济科学当道的年代竟然还有如此错漏百出的东西,而且还会惊叹其它国家竟然还会对这趟混水趋之若骛。兆丰的项工作,就是阐释为什么一系列的现象——诸如企业扩大规模、锁定转售价格、企业纵向整合、低于成本定价、价格歧视和多种类型的合并——其实都是促进竞争和有益经济的行为。不幸的是,用来解释这些好处的这些强有力的经济逻辑,以前并不总是被人理解。美国的反垄断法始于1890年,但兆丰所介绍的这些令人折服的解释,许多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在经济学研究中成形的;而尽管美国的法院在过去这些年里已经开始重塑反垄断法,以求体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