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证据研究与应用》主要内容源自于2000~2012年2月,大约12年期间发表的有关法医物证学研究报告、论文和会议文献以及部分主流商业公司和相关的法医物证学网站提供的共享资源。检索工具包括PUBMED、EMBase、ScienceDi—ree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学术Google等,所列参考文献800余篇,主要以外文为主。
为了使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以及有关财政执法部门对我国有关财政管理法律制度有一个全面了解,更好地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作者组织参与上述法律的制定和研究的有关人员编写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制度讲解》一书。本书对该对条例涉及的财政管理法律制度、行政处罚的法律制度以及有关被处罚人不服处罚如何进行申诉的法律救济制度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时,本书还收录了我国有关财政违法行为处罚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部分地方性法规。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既可作为财政管理监督部门学习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规定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学习我国财政管理和对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法律规定的。
本书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裁团改警”提出的背景、源流、演进及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讨,意图还原史实与背后逻辑。“裁团改警”是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探索。为加强社会管控,推动 权力下沉地方,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施“裁团改警”,即裁撤作为地方自卫武力的保安团队,统一由代表 权力的警察行使治安权。“裁团改警”政策的实施过程曲折多变,至1949年 结束。该政策牵涉国民政府政治、军事、财政等多方利益,且是中国近代警察职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就我国而言,最高人民法院较长时期内是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来承担确保适用法律统一的宪法职责的。此种单一机制,特别是制定司法解释所呈现出的若干弊端,已引起立法界、实务界、学术界的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开始日益重视案例的作用,特别是《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正式确立了案例指导制度,以建构一种多元的确保法律适用统一的机制。 本书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编辑的权威业务指导系列 《刑事审判参考》收录的357个案例为资源,提炼了62条刑事司法规则,既为具体司法人员提供办案的指导,又为理论界提供教学科研的素材,更为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初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