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随着中非峰会影响的扩大,国际媒体开始集中关注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商贸、和人员流动。然而,国际研究者们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观察中国在非洲,而西方主流媒体的大量报道和评论中有大量并非无辜的误解,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把中国定性为“非洲的新殖民者。”本书的两位作者通过*近十年在非洲的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批驳了西方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论述,阐述了他们自己的调研发现和观点。
G.赛代斯著的《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叙述了自公元初年至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止的东南亚历史,考察了东南亚各国受印度文明影响这一突出特征。在世界历史研究中,这是把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靠前部论著,受到靠前上东南亚历史学者的推崇。
本书作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一些国际政治的重大问题做出了解释,如为什么国家原本可以维持和平,却走向了战争?为什么国家原本可以合作,却选择了冲突?为什么国家间的敌意如此容易升温,而友谊却如此难以维系?他认为,为了追寻战争和冲突的原因,不仅要分析国际体系和国家体制,而且要研究决策者个人的认知心理,探寻决策者知觉形成的原因,分析错误知觉可能产生的后果。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精巧的构思对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40多年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也对苏联对这些国家的干预、改革、执政党的重要大失误、人民群众的不满以及戈尔巴乔夫对促使这些国家向资本主义演变的作用进行了尖锐的分析。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是本书的特色,警世醒世、发聋振聩的本书的魅力。在东欧演变的意义上,读者能从书中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