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海军一战幸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故事,以及条约战列舰 带着镣铐跳舞 的艰辛历程,同时涉及航空力量崛起对战列舰的影响,还有航空母舰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对每级战舰的介绍一如既往地详尽,包括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外观变化、服役经历,等等。此外,因为其中大部分战舰都曾在二战中浴血厮杀,本书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战损情况,着力分析了炸弹、鱼雷、水雷和战舰装甲、水密隔舱、防雷凸出部之间的对抗。 书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的大幅照片和线图,舰船战损部分亦配有详细、丰富的图解。在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同样堪称精彩。
《中世纪战争艺术史(第二卷)》承接上卷内容,以西欧骑士战术为始,以玫瑰战争为终,继续向读者展现欧洲中世纪战争的发展进程。作者从法国骑士、英格兰长弓手、瑞士纵队、意大利佣兵等几个兵种出发,内容涵盖了自十字军运动失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战争艺术发展历程。 在本书中,作者着重描绘了骑兵从兴盛逐渐失势,步兵复兴并在英法战争之中,重新成为战场决定性力量的过程。 作者在文中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西欧国家的战争艺术,也对同时代相关民族的防御工事及攻城*器的发展有所呈现,与此同时,火药对欧洲军事发展进程的影响也在本书中得到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东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 的巨大战场,从1941 年的巴巴罗萨行动到1945 年苏军攻克柏林,在极寒的北极战场与白俄罗斯的密林与沼泽中,在广袤的乌克兰原野和高加索的崇山峻岭上,苏德双方在东线纵深达1600公里的战 浴血搏杀。 本书收录128幅战役地图,详尽展现了轴心国军队与苏军之间的此消彼长与战线变化。复杂的战役态势与力量调动,战场上的攻守变换,彼此的得当与失当,都通过精美的地图与文字得到诠释。从对宏观的战略态势的全局俯瞰到对基辅战役、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及华沙起义等 战斗的细微刻画,本书囊括了苏德战场上的方方面面。 本书所采用的地图绘制准确,信息详尽且排版规整。图中符号易于理解。随图的释文则对战略态势以及战役行动进行了总结。
欺骗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现象,欺骗是一门创造性的军事艺术。在波澜壮阔的人类战争画卷中,欺骗大放异彩,影响着人类历史。《战略欺骗》结合战争史实,深入剖析:战略欺骗是什么?战略欺骗和情报工作是什么关系?如何策划与实施战略欺骗?如何识破敌方的战略欺骗?
“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世界,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高层智囊金一南犀利开讲,首度解析打开世界之锁的中国钥匙。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全书共分九大篇,分别为《中国篇》《美国篇》《俄罗斯篇》《东北亚篇》《中东. 北非篇》《北约篇》《核武篇》《外太空篇》《杂篇》,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将世界大格局呈现在读者面前。
海上战争贯穿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遥远的北极直到南太平洋岛屿海岸,从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到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正式投降,长达72个月的海军作战规模 。 由于地图能够以简明的方式展示时间和空间,本书即以地图集的形式来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海上战斗、战役和其他各种军事行动的战场动态细节。地图按年代顺序编排,旁边配有短文提供上下文说明,完整收录每一时期每一场海战的历史文献,所有级别的战斗都按战略综述、作战计划的执行和小规模的战术行动等内容进行描述, 包括海战的主要作战类型,如水面舰艇交战、航空母舰作战和两栖突击行动。
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海军一战幸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故事,以及条约战列舰“带着镣铐跳舞”的艰辛历程,同时涉及航空力量崛起对战列舰的影响,还有航空母舰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对每级战舰的介绍一如既往地详尽,包括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外观变化、服役经历,等等。此外,因为其中大部分战舰都曾在二战中浴血厮杀,本书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战损情况,着力分析了炸弹、鱼雷、水雷和战舰装甲、水密隔舱、防雷凸出部之间的对抗。书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的大幅照片和线图,舰船战损部分亦配有详细、丰富的图解。在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同样堪称精彩。
需要强调两个主题……它们共同构成理解现代日本的基本主轴。在当代日本,政治批判的历史是在针对官僚主义原则的一种理想主义的抵抗中形成的。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部门为美国陆军及美国海军陆战队设计生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该坦克的设计结合了打击性强的主武器和惊人的快速加速, 在1980年进入美国陆军服役。它在冷战对峙时期被广泛部署, 然后在海湾战争 (1991年)、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和阿富汗战争 (2010年) 期间参加了战斗。本书从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研制历史、系列型号、设计特点等出发, 通过全面介绍其发展历程、战技指标和经典战例, 为读者揭示了陆战领域主流战车的全景图。
1940年4月,德国海陆空三军部队发起“威悉演习”行动,入侵中立国挪威,以确保斯堪的纳维亚的铁矿石供应。这种舰队打击、两栖登陆和空中投送紧密结合的军事行动让挪军和英法盟军颇为震惊,猝不及防。虽然挪威战役只是欧洲战场上的一首插曲,但它深刻改变了战争形态。本书从挪威、德国、英国多方视角出发,解读挪威战役初始阶段的海空角逐、海陆对抗与地面战斗,全景展现了纳粹德国的穷兵黩武、英法盟友的迟疑迁延、挪威政府的武备荒废,以及挪威军民的英勇抵抗。
本书将俄罗斯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置于国际战略格局变化、俄罗斯历史进程和中俄关系演变三维体系中进行审视,突出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以俄罗斯发展的主观诉求与内外约束的内在关系为主线,以俄罗斯发展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及中俄关系未来走向为落脚点,全方位深入剖析了普京复任后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政治诉求、经济战略、对外政策、军队建设、软实力运用、人力资源、民族关系、区域发展、民生保障等诸多问题。本书拓宽了中国当代俄罗斯问题研究的学术视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能对中国采取正确的对俄决策发挥积极的智力支撑作用。
本书对1866年普奥战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囊括了迄今为止英文出版物中对柯尼希格雷茨战役全面而详细的报道,同时将毛奇在普奥战争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书中以19世纪中期普鲁士的政治局势为背景,追溯了毛奇晋升到总参谋长的历程,以及他是如何逐步完善总参谋部的各项职能的。在1866年爆发的普奥战争中,毛奇极尽所能为普军制定了精细的计划,他大胆采取攻势行动,克服了巨大的劣势,以一支小规模的普军部队战胜了兵力远超自己的对手。普奥战争持续了7周,到战争结束时,毛奇已令普军成为全欧洲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而普鲁士也由此成为德意志的“领路人”。
《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10/2011)》主要内容包括:复苏势头强弱不均,发展趋势参差不齐、经济乱象纷呈,前途荆棘丛生、经济格局变化明显,多极化进程上新台阶、国际金融形势:越来越乱、国际金融治理:更加艰难、中国金融态势:愈发危险等。
《名将与名战:中国篇影响历史进程的将领和战役(中国篇)》精选100例名将与名战,纵揽古今,横覆中外,或对扭转战局、终结战争有决定性影响,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指挥精妙。其中有传奇皇帝朱元璋与鄱阳湖水战、女真豪杰努尔哈赤与萨尔浒之战、复台功臣施琅与澎湖海战、中兴名臣左宗棠与收复新疆之战等13个中国古代战例;有“桂系王”李宗仁与抗日正面战场胜利的徐州会战、长征“急先锋”杨得志与扭转华北战局的清风店战役、“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与解放云南的滇南之战、诗人将军张爱萍与我军联合作战的一江山岛登陆战役等31个中国现代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