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俄罗斯联邦陆军分队战斗条令》关于营、连战斗条令的基础上编译而成。《俄罗斯联邦陆军分队战斗条令》 是关于合成战斗准备与实施的指南,由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组织编写,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部队和兵团指挥专*的教学参考书。 严格按条令办事是俄军的一贯传统,也是俄军战斗力形成的基础。本书既介绍了俄军摩托化步兵营连单位的指挥模式、各种环境下的进攻和防御作战手段,又介绍了遭遇战、包围与突围作战、空降作战等其他类型的战斗,还讲解了侦察、行军、警戒、后勤保障等与合成战斗相关的活动。附录解说了俄军常用的战术符号,并附上几十幅示意图,用以说明战斗部署、队形、工事构筑等的相关细节。
二战早期,英国特别行动委员会(SOE)设立了绝密培训学校,以指导未来的特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间谍。X营地是SOE开设在海外的众多训练学校中,zui重要也zui有意思的一所,其教学大纲比其他训练学校也*全*,本书重现了该学校的培训手册,课程涵盖伪装、侦察、追踪、审讯、格斗,以及暗杀等秘密技能,用于帮助特工为在敌后执行*度危险的破坏和颠覆计划做准备。 本书内容以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真实史料为基础,向读者展示了二战中的特工这一职业的历史沿革与训练体系,以及SOE是如何将学员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特工的,为读者揭开特工这一职业的神秘面纱。 卖点 ★盟军绝密档案,英国间谍组织*方培训手册,披露现代特种作战和间谍活动鲜为人知的细节 ★重现SOE绝密培训学校秘密课程,内容涵盖伪装、侦察、追踪、审讯、格斗、暗杀等技能 ★课件形式的内容框
《战术》约成书于 9 世纪末至 10 世纪初,拜占庭马其顿王朝皇帝利奥六世在位期间,是篇幅相对较长,保存也相对较好的拜占庭帝国军事典籍。主持编纂这本书的利奥六世皇帝,绰号 智者 ,一生好学,是马其顿王朝 拜占庭文化复兴的奠基人之一 ,《战术》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有幸得以存留至今。 相比简约凝练,但对后世非专业研究者而言过于抽象的中国古典时代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战术》更类似于同时代的中国军事典籍,如《武经总要》和 成书 时间更晚的《纪效新书》,其语言 也 更平实,讨论的问题也更具体,直观地展现了 当 时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战争组织者和执行者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 应当提及的是,利奥六世并不是一个热衷亲自指挥军队的人,因此在主持编写《战术》时,他高度依赖前人的成文
战略是一种思想,一种计划,一种行动。也可以说战略是始于思想,而终于行动,在思想与行动之间构成联系者则为计划。所以,凡是在战略思想、战略计划、战略行动三方面的任一方面能有相当成就或贡献的人,就都可以算是“战略家”(Strategist)。
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是欧洲各国展开大规模军事角逐的时期,也是席卷全球的社会变革进程——它不仅改变了国家版图,也令世界发生剧变——的起始点。时至今日,这个时代仍然会在军事史学家中引发激烈的争论。本书或许是近来初次尝试描述独特的“俄罗斯风格”战术的著作。作者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材料(条令、教令和命令)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同时也对理论概念和同时代人留下的亲历体验进行辨析。本书是在严谨的对照分析基础上写成的,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事实都受到了来自不同视角的审视——其中包括了大量未经删改增饰、读者往往也对其知之甚少的外文材料。
是《战争中的美国》丛书中的一册,《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大规模战争。本丛书中的每部著作都以对战争进程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事件的讨论开始,而后详细介绍战争的重要目标和战略,包括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方面的发明创新。同时,本丛书既展示了参战主要将领的生活细节,又详细描述了参战基层士兵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情况。
《1944:龙陵会战》是作者余戈继《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1944:腾冲之围》(2014)之后,创作的滇西抗战“微观战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本书叙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战场的战事——中国远征军的龙陵会战,及其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的全过程。全书中心在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其间还粉碎了日军“断”作战攻势,终于以硬碰硬的攻坚方式攻克龙陵古城,创造了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以大兵团及空前规模的步炮空协同,实施攻坚作战并赢得完全胜利的全新战例。 本书特色为“微观战史”,对战事叙事到一天一地,且以敌我双方史料严密比对,在错综复杂的战事中追求程度的客观准确,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史”标准,为读者汲取战争经验教训提供文本。 本书80万字,另附图册,
本次策划出版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将两部经典著作合二为一,在重视古典兵书原貌的同时,以现代视角从军事、政治、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对《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对古典计谋进行全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