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写作于二战期间,源自罗素在美国费城的一系列哲学史讲座。全书共分三卷,按时间顺序依次讲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本书中,罗素从一位哲学家的视角,完整地展现出他对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理解,其中既包括对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讲述,也包含罗素本人对这些思想的批判。 本书将罗素原著七十万字的内容凝练为不到二十万字,既保留了原著中重要的思想观点与分析论证,也更贴合当下读者快速掌握、理解经典的阅读习惯,便于读者从多方面把握本书的精彩内容。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是中国逻辑学开山宗师金岳霖教授与其得意门生殷海光教授二人教学与研究的结晶。金岳霖教授重点讲解逻辑作为认识和表述世界的准绳,有让生活免于混乱和盲目的重要价值,而殷海光教授则以创新对话体,使初学者免于枯燥和不得门径之苦,轻松掌握逻辑知识,并活用于生活,获得美好清醒的人生。
《幸福之路》是英国现代著名哲学伯特兰 罗素为大众写的一本以 幸福 为话题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分别讨论导致不幸福的原因和带来幸福的因素。 罗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论述了自己对何为幸福、如何获取快乐的观点。罗素认为,现代人之所以不幸福,往往是由错误的世界观、伦理观或是生活习惯导致的,不幸福的人并非更理性;幸福并非天赐,而是需要我们努力追求的。他还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职业生涯、个人爱好等方面谈论了关于幸福的见解,谈论了嫉妒、自恋、无聊、孤独等心理因素对幸福的影响。 作者将这本书献给普罗大众, 书里没有深奥的哲学,也没有难解的学问 ,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取幸福的处方。本书另加入了两篇精彩的名家导读和诸多精美插图与精心编写的图说,便于读者从多方面把握本书的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足以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的现实指南。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作者以其简练而又充满趣味的笔触,将逻辑学活化为一种艺术,从它的基本原理,到论证,到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再到28种就发生在你身边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带你进入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体会妙趣横生的思维交锋,跨过无处不在的逻辑陷阱,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好传统。本书基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实践观、历史观、发展观、群众观、价值观、国家观、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科技观。力求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哲学发展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在当前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的重大指导意义。
暂无内容简介。。。。。。
大作家汪曾祺先生回忆其联大学生生活时说,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各位教授授课风格各异。闻一多先生上课抽烟,上他课的学生,也抽。朱自清讲诗,一首一首地讲,要求学生记笔记,背,还要定期考试,小考,大考。刘文典先生讲了一年《庄子》,开头一句是: 《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陈寅恪则声称三不讲: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如此生动多样的教授风格,正是联大民主、自由、开放的校风体现,也是联大创造教育奇迹的重要原因。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是联大文学院的天才、鬼才、怪才、狂士们的渊博之识、神奇之思的精华,由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胡适、陈寅恪五位大师的讲义和学术成果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