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静,什么叫静坐?静坐有什么好处?什么是精、气、神?怎样静坐才能炼精、炼气、炼神?常见的七支坐法,需要注意哪些要点?……所有静坐修定的人都想了解也必须了解的问题,南怀瑾先生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一一作了解答,简洁明晰,切中要害,为他们提供了最实用的指导。而对于一般人常见的糟糕做法,南师更和盘托出,直指其非,并一一加以说明,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具体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是中国文化的典范。《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十善业道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由李毓秀等人所著的《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任继愈所著的《墨子与墨家(精)》运用翔实的历史资料,采用逻辑手法对墨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墨子的形象,墨子的思想如兼爱、非攻、非乐、节用等作了客观的论述,且对人们家喻户晓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注入了新的内涵。作品既肯定了其积极进步的优良思想,又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采用辨证的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具有独到的见解。
孔子一生的言行主要见之于《论语》一书。自宋代朱熹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一书成《四书集注》后,遂成为后世士子之书。《论语译注》按章节以原文、注释、译文、段意四个部分进行综合阐述,帮助读者读懂并理解原著。尤其是段意部分,撰者梳理前人对原著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见解,颇具深度、新意和可读性。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是儒家的基本经典,古代士子的 之书,宋淳熙年间朱熹撰《四书集注》,而“四书”之名始立,并成为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课本。本书加以陈戍国教授的精当注释,方便读者理解。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 》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 《 》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 》,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 》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此次出版加上了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戍国教授对原文的精当校注,系陈教授整理古籍的主要成果。
《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一本面向社会的通俗读物,写得简单易懂,是岛田将自己的阳明学论文和著作论证过的主要观点浓缩而总结概括出来的著作,岛田自认是对自己阳明学研究的总结。本书上起宋儒,下迄李卓吾,追溯了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阳明学是对朱子学从外(王)向内(圣)的必然发展,肯定理学思想的基盘是“中国一般人民的生活意识”,而非佛教的翻版;肯定了儒学作为“有”之哲学的价值;同时对“理”、“气”内涵和工夫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该书为初步学习研究宋明理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简要的读本,自1976年5月刊行后,曾多次再版,并有多种语言译本行世。
《了凡四训(精)》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之言,为自己改号“涤生”,并且要求曾氏子侄此书;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民国四大高僧”中的印光、弘一师徒提倡诵读;日本阳明学家安冈正笃认为本书是“人生所能动的伟大学问”,建议天皇及首相视之为“治国宝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自称从本书中得到人生顿悟。
依释迦牟尼佛开示,东方药师佛与西方阿弥陀佛,是他方世界诸佛中与此界众生 为有缘的两尊佛,前者以资生事业建药师法门,后者信愿往生极乐开弥陀法门。在中国 ,药师佛信仰与弥陀佛信仰都十分盛行。唐宋以后,以净土宗之名而行的弥陀法门不断发达,而药师法门则日趋沉寂。民国高僧太虚法师,职志于以佛法理念进行完善社会、增上人生的事业,提倡人间 ,并以此为核心,契理契机,展开弘法活动。本书充分体现了太虚法师的这一精神。 本讲记重在揭示药师法门的殊胜,即如何以资生事业而趋入佛道。指出, 延寿,增福积德,是为摄受众生、利益众生之方便;由方便入究竟,藉世间种种生的问题之解决,始能提挈众生依 法,向上精进,以至福慧双臻,功德圆满。
本版《大学中庸诵读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音版无障碍阅读。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方便孩子诵读。二、严谨准确的疑难注解,让孩子无障碍理解全文。对于较难或是易理解错误的字词进行注解,不仅让孩子自己读懂国学,还能加深对国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三、图文并茂,版式活泼灵动。本书大字注音的同时配有相应情节的插画,提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让孩子轻松愉悦地享受阅读过程,汲取知识。
《老子》本身短短五千余言,却文意深奥,气蕴广博,是“无”的形上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金谷治以其多年精研汉学的功力,为《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一一拟定题名,自释译与解说两方面解析老子思想,其中针对各章重点又有不少评语与说明,方便读者理解内容,与老子思想对话和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