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是中国逻辑学开山宗师金岳霖教授与其得意门生殷海光教授二人教学与研究的结晶。金岳霖教授重点讲解逻辑作为认识和表述世界的准绳,有让生活免于混乱和盲目的重要价值,而殷海光教授则以创新对话体,使初学者免于枯燥和不得门径之苦,轻松掌握逻辑知识,并活用于生活,获得美好清醒的人生。
逻辑思维是处理日常生活中难题的能力!本书是一本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但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包括某些哲学和归纳问题、非形式谬误以及命题和传统三段论逻辑。 本书旨在以本科初学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讨论上述话题,帮助读者更好地分析、解释和评估论证,是为并未接触过哲学以及对分析性思维十分陌生的学生设计的,行文简易、直接,专业术语数量降至少,符号也较简单。书中详细介绍了20 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形式谬误,帮助读者识别有问题的推理,从而能够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
本书是一套帮助你识破逻辑陷阱,迅速提升分析、表达问题的实用指南。在工作中遇到分歧,如何有效沟通、准确表达?面对热搜和复杂的公共社会议题,如何获得理性视角,达成共识?在与家人、朋友讨论时,如何识别逻辑谬误,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被牵着鼻子走? 辩论教练、管理咨询者庞颖从十几年的经验中,总结了一套可迁移的思辨技巧与方法,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破”—带领读者识别13种逻辑结构,揭开我们身边常见的逻辑谬误;“立”——重塑9种分析问题逻辑框架,重塑论证的整体结构;“场景重现”——通过结合一系列真实案例的模拟演练,练习表达。这部分特别邀请辩手詹青云,双方以模拟辩论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思辨力的纠正与重塑。本书源自“看理想”热门音频节目《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整合修订后出版。
本书是海德格尔1928年在马堡大学的讲稿,系西北大学出版社 精神译丛 海德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系列之一种,体现了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史的批判性重构与个人化解读。这一方面有助于读者看到其批判和解构传统哲学的切入点和思路,另一方面则有助于看到海德格尔思想的根基或渊源。而讲稿的文本形式则更能体现海氏思想的原发性,使读者领略这位思想家授课的运思和风格。
一本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入门书。 逻辑思维并不是抽象玄奥的概念, 学逻辑就像学说话, 只要你学会说逻辑语, 你眼前的世界将豁然开朗! 逻辑思维的根基其实是一套语言系统 逻辑语。逻辑语以及背后的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形式的学问,也是帮助我们理性思考的工具。当你掌握了逻辑语,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并依照逻辑规则进行推理时,你就能做出合乎逻辑的分析和评价,也能弄清别人的分析和评价到底是否符合逻辑。学习逻辑语和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很相似,我们需要掌握基础词汇,理解语法规则,从而学会遣词造句、组句成篇。本书旨在引导读者入门逻辑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本书是由资深哲学教授写作的逻辑入门书,将带你运用逻辑学中有趣的基本常识, 表达清楚 轻松让对方了解自己 。本书前半部分不使用逻辑术语,只从日常语言中提取逻辑学话题并进行讲解;在后半部分讲解逻辑学的重要工具 符号,进而带你了解现代逻辑的基本体系 谓词逻辑,手把手教你专业性地学点儿逻辑。本书对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变得更有逻辑性的人都有用。 本书的目的不是要让你成为逻辑学方面的专家,而是带你正规地懂一点儿基本逻辑常识,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轻松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相关事项,透彻学好计算机和数学,以及顺利应答公务员和CPA等考试中涉及逻辑的考试题。
暂无内容简介。。。。。。
《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其中《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糅合了儒、释、道三派的精神内涵,又总结前人及自身经验,向人们传授修身、齐家、处世、交友等各方面的智慧。《小窗幽记》是陆绍珩所辑格言警句类小品文,读之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所著劝世格言集,共221则,以“安身立命”为纲,分别从修身、读书、勤俭等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的主旨。
《逻辑新引》作为一部通俗逻辑学著作,是殷海光先生多年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结晶。殷海光著的《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精)》以性的对话体裁,使逻辑初学者免于枯燥无味和不得门径之苦,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对每一命题、每一推理之对错,均有例证,清晰易懂;同时注重严格的推论训练和逻辑的应用功能。殷海光先生认为,唯有在中国大力普及和发展现代逻辑,才能把人们的认知能力从泛道德主义、泛情绪主义、泛经验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真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昌明。
《逻辑十九讲》是美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新思想运动”之父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针对大众读者所撰写的一本逻辑学通俗入门读物。全书从逻辑学最浅显的概念入手,用通俗和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简洁地阐述了逻辑学最基本的原则与思维方式。其中诸如推理、归纳、因果关系、真假命题、是非条件等专业术语,作者都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旨在让读者明白逻辑对于日常生活及普通思维、行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并掌握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以扩展、提高读者的认识面和认知能力。
《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而作为概念的概念,即作为“主观性”的概念出现时,就称之为主观逻辑。因此,《逻辑学》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