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四书五经(全8册) 定价 96.00 出版社 学术期刊 版次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开本 作者 装帧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2017110211 ...............
《20世纪儒学通志》由《20世纪儒学纪年》、《20世纪儒学纪事》和《20世纪儒学学案》三部分组成。 《20世纪儒学纪年》是目前为止第一部20世纪儒学的纪年体学术思想史。以年度为单位,客观描述从1900年至1999年每一年发生的有关儒学的事件,包括儒家思想研究者、对儒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所发表论著的主要观点、当年产生的有关儒学的组织机构、当年召开的有关儒学内容的会议、当年政界人员对儒学的态度等等,全面地展示儒学在20世纪发展的基本面貌。 《20世纪儒学纪事》是以历史事件的形式选取20世纪儒学发展中不同时期所发生的与儒学有关的事件,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世纪伊始至五四运动前后,以组织机构和刊物为主;二是五四运动后三大思潮的对立与对峙,以现代新儒家的实践活动为主;三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西方哲学诞生于古希腊,古希腊人把他们的求知兴趣上升到一种系统的理论的层次,逐步与当时的实践活动和宗教崇拜分离开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事业。这就是哲学。古希腊人的哲学,作为一种求知的事业,其问题和精神一直贯穿于整个西方精神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对于此后的西方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从泰勒斯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部分:古希腊哲学、中古哲学和近代哲学。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开端,产生了大量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想,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哲学分支,为以后的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充沛的源泉。中古哲学是在基督教兴起并逐步成为正统背景下的哲学,此时哲学与神学的关系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只有在与基督教神学相容的条件下,哲学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可以说中古哲学就
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中国哲学史大纲》为胡适所作。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被视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