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江村经济 费孝通 软精装插图本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
    •   ( 47082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6-07-15/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未名社科 大学经典:江村经济》是费孝通以人类学的方法对江苏吴江一个村庄 开弦弓村调查研究的成果,作者对开弦弓村的地理环境、村民的家庭结构、经济生产方式、财产分配与继承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旨在通过一种人类学的描绘展现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功能。《未名社科 大学经典:江村经济》是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典范,也是中国本土化研究的向导。

    • ¥16 ¥32 折扣:5折
    •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一部读来心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一部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著作
    •   ( 28164 条评论 )
    • Barbara Ehrenreich 后浪 /2014-07-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 7美元的*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作者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 ¥16 ¥32 折扣:5折
    • 中学图书馆文库——乡土中国
    •   ( 3288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1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该书本为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 乡土社会学 时的上课内容,辑录而成一书。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绘,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 ¥12 ¥24 折扣:5折
    • 我需要女性主义吗?
    •   ( 521 条评论 )
    • [德] 朱莉安娜·弗里塞 后浪 /2024-09-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启蒙的态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概念,逐一剖析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形象、审美标准、两性关系、性暴力问题,以及工作与家庭中女性角色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本书还特别关注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偏见与歧视,并提供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切实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 ¥19.5 ¥39 折扣:5折
    • 我,厌男(不是理论,而是态度。一本好读、耐读、金句频出的女性主义宣言)若水文库02
    •   ( 6086 条评论 )
    • [法]波利娜·阿尔芒热 /2023-07-01/ 新星出版社
    • 你是不是厌男? 每当女性就性别歧视、性暴力等发声时,就会遭到这样的非议。但,厌男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我,厌男》为厌男发声,探究背后的心理文化机制与社会背景,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厌女导致的系统性压迫与厌男造成的轻微自尊伤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长期被污名化的 厌男 和 厌女 不同,它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对性别歧视的回应,是对男性特权的愤怒,旨在呼吁女性摆脱羞耻与禁锢,关注由此带来的团结与女性情谊, 想象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 ,按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与解放。区区104页的小书,却蕴藏着无穷大的能量,波利娜谈论厌男而不止于厌男,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实际数据串联起来,书写女性处境,是一部四两拨千斤,揭露男性特权、呼吁改变厌女现状的振聋发聩之作。

    • ¥18 ¥36 折扣:5折
    •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5版)
    •   ( 10030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K.殷 /2017-02-23/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案例研究方法,可与《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一起作为学习案例研究方法的基础教材。 本书从研究规划的角度,将案例研究分为6个相对独立的环节:研究计划、研究设计、研究准备、材料收集、研究分析和报告分享。 关于案例研究的实践,本书*突出的观点就是 案例研究是一个线性、反复的过程 。各章分别对6个环节进行论述,除了说明单个环节的特点与要旨,同时也论述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清晰地展现了案例研究的各环节在实践中如何交叉往复。 全书收录了不同学术和专业领域的50余个已发表案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每章的 小贴士 呈现了本章的核心内容,读者可根据 小贴士 迅速获知这一章节的难易程度。 每章都有 实战演练 ,演练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多角度、深层次探索不同的解决思路。 章节末尾的 辅导材料 拓展

    • ¥19 ¥38 折扣:5折
    • 黄土村养老调查(深入黄土村个案,揭示三代农民的生活图景;纵观新农村大势,探寻养老难题的破局之路)
    •   ( 111 条评论 )
    • 李梓赫 张云华 著 /2025-05-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何处养老?谁来养老?怎样养老?这些都成为家庭和社会无可回避的话题。本书作者以理论联系实际,耗时四年,深入调研吕梁山区乡村养老现状。选取黄土村这一典型,聚焦农民养老涉及的方方面面,对老农生产、饮食、经济、村庄环境、家庭养老、易地生活、看病、葬礼等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并以黄土村小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进一步剖析 乡村养老 这一千家万户面临的问题,同时描绘了一幅幅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动画卷。为谋划完善 一老一小 的社会保障制度,系统性缓解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

    • ¥19 ¥38 折扣:5折
    • 社会建构:进入对话(社会建构论译丛)
    •   ( 1910 条评论 )
    • 张学而 译 /2019-07-03/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社会建构的观念已席卷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许多学术和实践领域。有些人认为,社会建构论具有深刻的解放性,是创造性重建的主要刺激因素。另一些人却认为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极具威胁性。伴随着这类对重大理论创新的各种争议,社会建构论在组织变革、学校教育、心理治疗、社会研究和冲突解决等领域已有很多新的进展。本书通过对社会建构论核心观点进行简明易读的介绍,希望帮助读者迅速把握这一理论的核心。从大学生到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任何希望对建构论思想和实践有所了解的人都能从这本书中获益。

    • ¥19.5 ¥39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
    •   ( 2792 条评论 )
    • [美]冯珠娣刘小朦申琛 译 /2023-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在西方,中医向来被认为带有神秘主义和迷信色彩,其效验有赖于人们的盲信。冯珠娣教授以她对于今日中国社会、知识界和医学圈的扎实深入的了解,在此做出了一番关于中医简明而精确的论述,回答了此前长久萦绕的一些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上的问题,试图超越生物医学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上重新认识传统中医的价值。 此书以其2017年于耶鲁特里讲座上发表的演讲稿为基础整理而成。在大致分为 物、思维和行动 三个部分的论述中,她考察了现代中国理性化、科学化的传统中医学如何建构其真正的客体,医师们又如何诊察、思考和把握病理机制,以及如何根据 治病求本 以人为本 的原则找出病因展开行动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这番细致的考察中,东西方的对立消失了,系统化的中医学不再是神秘事物和伪科学,而是一套糅合性的哲

    • ¥20 ¥40 折扣:5折
    • 手机废人(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   ( 2190 条评论 )
    • [日]石川结贵王雯婷李昊 译 /2022-10-03/ 上海译文出版社
    •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今天每个人不可或缺之物,它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弊端。你可能知道手机屏幕蓝光对眼睛有害,但你可能没有想到你对手机依赖的危险更大于蓝光。你可能为了填满业余时间而开始玩游戏,但后可能本末倒置,反被占去工作和私生活的时间 本书作者采访了对手机产生成瘾依赖的诸多案例,年龄段覆盖从幼儿到老年群体。比如,很多年轻母亲在育儿阶段为图省事,过早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不少母亲自己也是重度手机使用者,沉迷于各种APP而无暇顾及孩子需求,孩子在需要情感培养的阶段却无法与活生生的人产生足够互动,造成其成长后的个性冷漠的缺陷;进入校园后,不少孩子为了融入同学间以聊天软件和SNS组建起的社交圈而费神,而正是这一社交圈决定了校园内隐秘划分不同群体等级的

    • ¥19 ¥38 折扣:5折
    • 笑话、幽默与逻辑(第六版)
    •   ( 3574 条评论 )
    • 谭大容 著 /201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笑话 幽默 那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文学样式,而逻辑则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它是各门知识的基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休闲、娱乐都离不开逻辑。 本书精选古今中外优秀笑话与幽默数百例加以改写或整编,并以之为实例对普通逻辑知识进行全面、系统、通俗、生动的讲述,从而揭示笑语与幽默其所以引人发笑的逻辑基础。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在笑声中增长智慧。训练思维,扩大视野,从而受到多方滅齣启迪;并能陶冶情操。丰富情趣,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 ¥19 ¥38 折扣:5折
    • 如何做好政策研究:讲证据、得人心、负责任
    •   ( 1227 条评论 )
    • 作者: 安·马克捷克 ,林恩·马库斯 , 译者: 李学斌 等 /2020-05-07/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政策研究是关于社会生活的研究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类型。政策研究实践性强,与学术性研究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之处。本书专门针对政策研究的特点,提供了一系列流程、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 本书将政策研究比喻为在大海中的一段航程,分成七个阶段,分别是:发现和界定政策研究问题、对政策问题做STORM背景分析、合成现有证据、获取新证据、设计政策建议、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反思政策研究。每一个阶段,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 ¥16 ¥32 折扣:5折
    •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译文坐标)
    •   ( 1970 条评论 )
    • 【日】吉见俊哉吉见俊哉) 著 王京史歌 译 /2022-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5年,日本国内传出文部科学省要 废除大学文科学部 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从学界到产业界的震荡。尽管终证明只是虚惊一场,但这一波巨大恐慌也让不少有识之士重新审视了日本社会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问题,其中影响力zuida的莫过于前东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社会学家吉见俊哉的这部著作。 理科能创造经济价值因而 有用 ,而文科只是 教养 的点缀,真是如此吗? 人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只是用来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地方吗? 18岁的高中毕业生、35岁的职场人、60岁的退休者分别能在大学中获得什么? 在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中,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落伍? 本书将围绕上述问题逐一回答,彻底颠覆 文科无用 的社会 常识 。

    • ¥19 ¥38 折扣:5折
    • 后工作时代(译文坐标)
    •   ( 985 条评论 )
    • 菲尔·琼斯 /2023-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技术奇迹的时代,电脑打败了人类国际象棋大师,AI写出了流行歌曲,机器正在学习阅读我们的思想 有人说,未来的世界中工作将会越来越自动化,算法将以惊人的速度处理大量的讯息,将带我们进入轻松工作的新世界,一个人人得以发展各式各样休闲活动的美好时代即将到来。然而,这些闪闪发光的表象,却是由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最原始的人工劳动和低廉薪水所支撑。 而这些来自大量低薪劳工处理的数据被应用在各种方面,从无人驾驶汽车,到Google图像搜索等各种数据处理,尽管这已经是新数字经济中越来越强大的一部分,但却很少人知道隐蔽在这背后的真相 处理大量数据的都不是AI,而是通过网络远程接单的贫困人口。当大公司发现原始人工的成本低于AI,且识别精确度远高于AI,这样奇特又讽刺的新工作模式诞生了:一方面系统不再创

    • ¥19 ¥38 折扣:5折
    •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   ( 2986 条评论 )
    • [美] 赫伯特·J.鲁宾Herbert J.Rubin),等 著 /2010-05-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主要讨论了研究设计、访谈实施和数据分析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研究实例,详细明确地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研究展开操作的可行办法。为了*限度地利用《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建议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研究兴趣,根据书中提供的指导,具体思索并回答有关这一主题在各个阶段应解决的问题。《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研究指南,既适合质性研究的初学者作为入门的指导,也适合正在做研究的学者作为研究参考。

    • ¥14.9 ¥29.8 折扣:5折
    • 江村经济(作家经典文库)
    •   ( 5263 条评论 )
    • 费孝通 /2020-07-15/ 作家出版社
    •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是已经被公认的社科名著,被认为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之书,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书中描述了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是根据对我们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 ¥16 ¥32 折扣:5折
    • 乐道文库·什么是社会学
    •   ( 2757 条评论 )
    • 罗志田 主编,赵鼎新 著 /2021-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时间序列叙事是人类在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时所采用的两类基本的叙事形式。如果说历史学是一门以事件/时间序列叙事为基础的学科, 社会学则是一门以结构/机制叙事为基础的学科,历史学和社会学也就构成了社会科学中的两个*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或者说它们是其它专题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比如法学、商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工作、宗教学(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应该包括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母学科。

    • ¥19.5 ¥39 折扣:5折
    • 论幸福生活
    •   ( 3252 条评论 )
    • 塞涅卡 著,穆启乐邱羽王彤张亚君 译 /2017-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论幸福生活》是一部短论,所论及的不仅仅是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是道德上善好的生活。塞涅卡认为,真正的善好是道德的善好,真正的败坏是道德的败坏,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中性的。尽管如此,我们本性上仍然会偏向某些中性事物,如健康、财富和好的名声,但并不会对它们产生任何依赖。娓娓道来,层层深入,令人豁然开朗,对于幸福生活的含义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在浮躁风气甚嚣尘上的今天,《论幸福生活》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17.5 ¥35 折扣:5折
    • 民族志:步步深入(第3版)
    •   ( 2064 条评论 )
    • 作者:大卫·费特曼David Fetterman),译者: 龚建华 /2019-04-09/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进行民族志的程序、方法和伦理。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如辍学生研究)的经验来分享了怎么做民族志。本书依据民族志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条分缕析地向读者展示每一个环节所可能用到的工具、软件、资源。这使本书成为一本做民族志研究的操作手册。同时,书中对方法的适用、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和论文写作等节点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有许多深入剖析,对正在实践民族志的学者而言,本书亦可成为他们设计和反思其研究的帮手。

    • ¥17.5 ¥35 折扣:5折
    • 质性研究写起来——哈利·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
    •   ( 2010 条评论 )
    • 哈利·F.沃尔科特 李政贤 /2017-04-18/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写给那些不得不写作论文的学界人士,目的是帮助读者把质性或叙述性研究写出来,并克服这一漫长而 痛苦 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障碍。全书 7 章,分别针对以下问题: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下笔;后继无力写不下去;资料庞杂不知如何组织连结;不知道怎么精简润饰;不知道如何收尾;不知道如何应付学术出版的规范要求。同时,本书亦穿插介绍如何写作质性研究的各个阶段。例如:理论架构构思、研究设计、实施田野研究工作、资料分析。这是两种不同聚焦的写作思路,在实际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并无法彻底分割,通常的论文方法指导书籍侧重于后者,很少有人能系统化地对前者进行指导,而本书则针对此娓娓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

    • ¥17 ¥34 折扣:5折
    • 社会网络分析法(第3版)
    •   ( 2968 条评论 )
    • 【美】约翰.斯科特 /2016-03-04/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社会网络分析的一本导引或手册,而非需要一口气读完的讲义。 我把一些辅助性说明和难解的技术放在脚注中,不过有一些复杂的公式仍有必要留在正文内,希望它们越少越好。 我建议社会网络分析的初学者首先阅读第 2、3 章,然后泛读本书的其余章节,再返回到一些难点部分。 对于已经熟悉社会网络分析的读者来说,他们可以反之,首先浏览第 2、3 章,然后重点阅读第 4 章到第 9 章的内容。 如果在一项特定的研究中需要运用某种技术,那么与该技术相关的章节就应该精读。 尽管后续的章节依赖于前文中提出的论证,但是当试图应用某种特殊技术的时候,都可以反过来视每一章为一个参考源。 第 2 章讨论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考察它在小群体社会心理学中的起源,随后在有关工厂和社区的社会学及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得到发展,接下来到 19

    • ¥17.5 ¥35 折扣:5折
    • 郑永年论中国:中国的知识重建
    •   ( 3705 条评论 )
    • 郑永年 /2018-03-01/ 东方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教授十年来关于中国知识重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作者在专栏已发布的文章以及访谈录。 现实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往,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谴责西方世界的偏见。但向世界说明中国当是中国人自己的任务。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

    • ¥19 ¥38 折扣:5折
    •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译文坐标)
    •   ( 155 条评论 )
    • 内山节 /2024-10-07/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从前,我们身边有许多动物能 欺骗 我们,比如狐狸、狸猫、浣熊、黄鼠狼....... 这种动物作怪的事情并不稀奇,也被人们当作一种 正常事件 来谈论。而这类事件消失的转折点是1965年!当时,日本人的自然观和生死观发生了什么构造性的转变?当我们现在讲述 我们被狐狸欺骗 的历史的时候,我们说些什么?1965年左右,日本社会基本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人作为个体被从村落社会分离出去,不再与自然产生共鸣 换句话说,现代化破坏了人可以被狐狸欺骗的环境,而这种 现代化 扫除的是什么呢?我们失去的 看不见的历史 又是什么?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历史进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 ¥19 ¥3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