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经济社会启示录(3册套装):负动产时代+后资本主义时代+人口与日本经济
    •   ( 1743 条评论 )
    • 朝日新闻采访组 /2021-12-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负动产时代》 年轻时拼力买下昂贵的房产,想着退休以后能和家人一起颐养天年;经营多处房产,期冀子女日后能靠长租公寓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未加深思便继承了故人遗产,以为房产再多一两处又何妨。但曾经的 土地神话 已化为泡影,截至2018年全日本的空房率达到13.6%,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众人趋之若鹜的房产和土地为何会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人口剧减已成定势,日本多地却仍旧频现房地产热潮,背后交织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暗流? 《朝日新闻》大型连载 负动产时代 在全日本引发巨大反响,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增补和调整,通过海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日本 负动产 的成因、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全民买房时代究竟该不该上车?本书或已给出答案。 《后资本主义时代

    • ¥60 ¥120 折扣:5折
    • 看不见的女性(宋佳/钟楚曦《好东西》同款好书,9.2分神作,某瓣全站图书TOP250)
    •   ( 59529 条评论 )
    • (英)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著 ,新经典 出品 /2022-07-18/ 新星出版社
    • 一部全 新视角的女性研究作品,全世界一半人口被无视、被消声的故事 英国书店奖蕞受读者欢迎好书|《金融时报》 麦肯锡蕞佳商业图书奖 牛津大学院长权 威推荐|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作品 本书用海量数据和事例讲述了女性被系统性忽略的残酷事实。在大量 性别中立 的规则背后,男性往往被视为默认选项,女性则被视而不见。 女性承担了75%的无偿照护工作,每年为全 球GDP贡献10万亿美元 却休息得更少,得不到报酬,缺少社会支持; 女厕经常排长队,男厕却基本畅通无阻 因为女性生理构造不同,所需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而男女厕普遍被设计成相同大小,且男厕因有小便池而能容纳更多人; 女性遭遇车祸受轻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重伤可能性高47%,死亡率高17% 因为汽车根据男性身材设计,碰撞测试假人几十年来都以男性为基准

    • ¥37.9 ¥69 折扣:5.5折
    • 美国路人(美国变了!首次记录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资深驻外记者刘骁骞独家呈现)
    •   ( 2286 条评论 )
    • 刘骁骞 /2025-01-17/ 新星出版社
    • 在驻外生涯的第/二个十年,刘骁骞开启了特殊的走遍美国的行程。他踏足将近五十个州,深入人群和险地,穿梭城市和村庄,试图看清那些被笼罩的真相。 他是长期徘徊此地的路人,得以冷静而精准地触摸这个国家的伤口:在一触即发的抗议现场, 让美国再次伟大 和 种族平等 是两句并不矛盾的口号,却将美国人推挤在一起,又将他们远远拉开;逃离奴隶棉田的黑人男子永远困在私刑的梦魇中,在民族神话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一个个残垣断壁的联邦学校旧址,一群人如海底捞针般寻找着埋葬着孩童遗骨的墓地,他们会成功吗? 而当刘骁骞不断往返于新闻和历史的现场之间时,他开始回望这十余载的异乡之路,审视内心的初衷。这本书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收集的脚印。

    • ¥35.4 ¥69 折扣:5.1折
    • 关于偶像,一边纠结一边思考
    •   ( 302 条评论 )
    • [日]香月孝史上冈磨奈中村香住/编著 小水/译 /2025-05-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思考 偶像 ,也就意味着思考 偶像 所处的社会。 观看偶像时视线的暴力性,禁止偶像恋爱背后的异性恋霸权阴影,助长窥私欲望的 监视文化 ,将人格商品化为 人设 的资本主义逻辑,动摇亲密关系范式的 偶像 粉丝关系 ,买股养成系偶像的赌博性快乐,以及偶像文化和女性主义携手共进的可能性 九位深谙偶像文化的社会学家与文化观察者,化追星热情为研究动力,以知名日韩偶像团体为例,用犀利视角佐以爱与共情,热切又冷静地解析充满矛盾的偶像文化。

    • ¥31.9 ¥58 折扣:5.5折
    • 一个人的老后
    •   ( 3167 条评论 )
    • 上野千鹤子张静乔 译 /2023-06-01/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一部分女性选择 一个人生活 ,还有一部分女性经历孩子离开家、丈夫先走一步,被动地 一个人生活 ,无论是哪种情况,后都是孤身一人。 如何应对 一个人 的老后生活,是所有熟龄女性都要面对的人生大事。本书为即将或已经展开一个人生活的女性读者,送上妥帖指南。 在哪里生活、怎样生活;和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养老金够不够用;后卧床不起谁来照顾 本书围绕这些实用生活课题,从社会学统计数据、养老产业现状出发,结合众多女性前辈的成功 单身经验 ,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的生活指导。

    • ¥24.9 ¥49.8 折扣:5折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译本第二版)平装版 社会学领域经典著作
    •   ( 339 条评论 )
    •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 著, 冯钢 译 /2025-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本佳作,它对微观的社会互动做了详尽的论述,探讨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别是我们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作者没有对社会互动做面面俱到的系统性分析,也没有试图总结互动类型、区分互动性质,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具体互动细节。 在对许多地区社会习俗的观察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个体比作演员,用诸如印象管理、前台、后台、剧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戏剧表演的概念,来分析种种舞台表演行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自己的行动,试图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并采用某些技巧来维持自己的表演,就像演员向观众展示一个角色一样,这不失为一种表演的艺术。

    • ¥34.5 ¥69 折扣:5折
    •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为青年学术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学术生存指南)
    •   ( 2601 条评论 )
    • /2024-07-22/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 发展 和 进步 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 学术工匠 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

    • ¥34 ¥68 折扣:5折
    • 负动产时代:海量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
    •   ( 2188 条评论 )
    • 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组 /2021-04-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年轻时拼力买下昂贵的房产,想着退休以后能和家人一起颐养天年;经营多处房产,期冀子女日后能靠长租公寓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未加深思便继承了故人遗产,以为房产再多一两处又何妨。但曾经的 土地神话 已化为泡影,截至2018年全日本的空房率达到13.6%,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众人趋之若鹜的房产和土地为何会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人口剧减已成定势,日本多地却仍旧频现房地产热潮,背后交织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暗流? 《朝日新闻》大型连载 负动产时代 在全日本引发巨大反响,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增补和调整,通过海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日本 负动产 的成因、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全民买房时代究竟该不该上车?本书或已给出答案。

    • ¥21 ¥42 折扣:5折
    • 我们工作的理由、不工作的理由、不能工作的理由(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   ( 361 条评论 )
    • 稻泉连 /2025-03-3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属于译文纪实下的日本现场观察支线。 工作 究竟是什么,又是为了什么?抱着不安摸索着踏入 社会 的年轻人,有着怎样的烦恼与困惑? 本书采访了八名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小一帆风顺,顺利拿到名校的入场券,一些人一度辍学又重返校园,也有人退学后一蹶不振。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塑造了不同性格与人生观,也让他们在走出校园之后做出了不同的职业选择。作者通过采访,结合自身的经历,用真实的案例向读者展现了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在就业道路上的种种困惑、思考和选择。

    • ¥28.8 ¥48 折扣:6折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483 条评论 )
    • [美]彼得·海斯勒李雪顺译 /2011-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是《纽约客》专栏作家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江城》讲的是地理,以地为中心;《甲骨》讲的是历史,以时为中心。《寻路中国》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的是中国的核心课题,但它不是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

    • ¥34.8 ¥58 折扣:6折
    • 父母格差(译文纪实系列·日本现场观察)
    •   ( 279 条评论 )
    • 志水宏吉 /2025-01-3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这是一本日本纪实文学。在日本, 父母格差 一词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差距,作者认为日本当下已经进入了从 能力主义 向 父母格差 社会转型的时代,而 父母的财富 和 父母的教育愿望 决定了儿童的教育背景以及未来的社会地位。书中,作者从学生、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这三个角度入手,选取多个案例,分析了日本如何成为一个父母格差国家,并提出不少发人深思的洞见。作者认为,从家庭环境来说,教育资本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资本三者构成。一方面,虽然财富对教育有极大影响,但并非有钱的家长就一定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即使没有太多的金钱投入,也能从自身素质出发给孩子好的影响,其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作者针对自身任教的大阪大学的学生做了深度调查,考察了

    • ¥26 ¥52 折扣:5折
    • 我需要女性主义吗?
    •   ( 508 条评论 )
    • [德] 朱莉安娜·弗里塞 后浪 /2024-09-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启蒙的态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概念,逐一剖析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形象、审美标准、两性关系、性暴力问题,以及工作与家庭中女性角色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本书还特别关注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偏见与歧视,并提供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切实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 ¥19.5 ¥39 折扣:5折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收藏版)
    •   ( 162 条评论 )
    • 徐泓 /2015-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 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包括前言在内20章。

    • ¥39.5 ¥79 折扣:5折
    • 不确定的爱:当代中国育儿的希望与困惑
    •   ( 289 条评论 )
    • 关宜馨 /2025-01-13/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不确定的爱》是一本教育民族志方面的著作,作者关宜馨在书中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的希望与焦虑。将长期的民族志研究和对流行的育儿指南、电视剧以及官方文件的分析相结合,关宜馨见证了普通中国父母的困境,他们在有限资源的现实中努力调和 好父母 的新定义。关宜馨与昆明的十多户中产家庭结成了超越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关系的长期友谊,这些家庭的父母大多是一九七?年代生人,在与这些父母、学校的老师等相关人员的交谈和来往中,关宜馨以人类学学者特有的对叙述和细节的敏锐,将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与学术规范相结合,对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父母雄心勃勃的育儿方式以及他们身处其中的希望与焦虑提供一种理论性的解释,回应了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城市中产阶级父母所处的道德困境,以及在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家庭这

    • ¥34 ¥68 折扣:5折
    • 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北大社会学博士送半年外卖,与算法“近身肉搏”,揭示数字控制之下新型的劳动过程和劳
    •   ( 854 条评论 )
    • 陈龙 著 /2024-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社会学博士 卧底 中关村外卖骑手兄弟连,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以回应平台经济背后的劳动秩序何以可能 亦即平台经济中资本如何控制和管理劳动力的问题,以期为劳动者的系统困境寻找出路。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和规则,在引导着超过千万的外卖骑手,每天井然有序地在各个城市到处奔波?骑手困境备受关注的当下,我们真的了解骑与算法的互动和博弈吗?平台经济时代,资本控制劳动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结合参与式观察经验和劳动社会学理论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对劳动控制强化而不是削弱,平台系统及其背后的 数字控制 取代了人的管理成为平台经济劳动秩序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 ¥29.5 ¥59 折扣:5折
    • (守望者·人间世)欲望的先知:与勒内·基拉尔对话
    •   ( 297 条评论 )
    • [法]勒内·基拉尔 著, [美]辛西娅·L.黑文 编,钱家音 译 /2025-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和人类学家基拉尔聊聊 欲望、模仿与竞争 。 ◎ 一本写给当代人的 透彻理解人性欲望与人类群体 思想小书! 勒内 基拉尔,20世纪重要思想家、人类学家。基拉尔用 执着的洞见 剖析人类的激情与愚蠢,洞悉暴力与神圣背后的真相。 他影响了J.M.库切和米兰 昆德拉等大作家。因其理论,他被誉为 人文领域的达尔文 ,是当今zui具说服力的思想家之一。 本书是基拉尔的首本访谈集,访谈内容自1984年持续至2009年,纵跨20余年,既是对他一生思想的梳理,又是一份对当代重大事件的记录与回应。 这是一堂基拉尔面向公众的文学、思想讨论课,以当下问题切入,从文学和思想作品中找寻因由和解决方案。其中,汇集了他关于塞万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人作品的文学讨论;书中,他与海德格尔、尼采、福山、弗洛伊德、德里达、斯坦纳等思

    • ¥52.8 ¥88 折扣:6折
    • 8050问题:如何拯救极限家庭(一本写给“啃老”族家庭的指南书。日本,正有超过100万人躺平于家中。探讨“8050问题”
    •   ( 132 条评论 )
    • 川北稔 著,马静 译 /2025-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初入职场的年纪遭遇就业冰河期,随之而来的 疤痕效应 会持续存在。 随着时间推移,当初就业受挫的年轻人到四五十岁会承受更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拒绝走出家门,拒绝与人交流;他们羞于求助,害怕求助,也不知向谁求助。当问题封存于家庭内部,当八十多岁的父母再也无力支持子女的生活时, 8050家庭 又该怎样走下去? 本书将 8050 问题 视为高龄父母与壮年期子女同住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聚焦在拥有 40 岁以上子女且难以成为援助对象的家庭。在邻国日本,超过100万人正身处类似境遇之中,其中,40~60岁的蛰居人口超过了60万。 8050问题 ,已然不再只是日本的社会问题,更是东亚社会未来可能会面对的课题。书中所介绍的有关 8050问题 的成因、现状与未来值得关注。

    • ¥24.5 ¥49 折扣:5折
    •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开拓性的本土母职访谈与书写,刘擎、周轶君、李一诺、郝景芳联袂推荐)
    •   ( 1235 条评论 )
    • 泓舟 著 /2023-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城市女性身为母亲所面临的普遍困境,落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是复杂而幽微的,像大海一样,看起来是一望无际的蔚蓝,但若仔细聆听,每一片海浪打落在礁石上所激起的潮水声都是不同的。 本书记录了职场妈妈、单亲妈妈、全职妈妈、两代人共同育儿等育儿条件下的女性,希望通过不同的育儿选择来探讨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当抛开母亲的身份,她们渴望成为的那个自己究竟是谁;并试着寻找解决女性如此疲惫与困扰的线索?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职业生涯设计里和公共育儿制度里

    • ¥29.5 ¥5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