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章锡琛,民国时期出版机构开明书店创始人。他1912年进入出版界,任《东方杂志》编辑,并从此供职商务印书馆长达15年。1926年8月1日,章锡琛在上海创办开明书店,从而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章锡琛任出版总署处长、专员,后调任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他学术精湛,著译有《文学概论》、《文史通义》(选注)、《马氏文通校注》、《助字辨略》(校注),还有散见于各报刊上的著译文章近七百篇。
《粤港澳近现代出版史论集》一书为作者金炳亮先生关于广东、香港和澳门的近现代出版史的公开发表的文章资料的结集,具体内容从 粤港澳近代出版史的兴起和发展 、 广东革命出版活动及影响 、 近现代港澳地区的出版业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 、 粤港澳近现代出版人物述论 、 粤港澳近现代出版史大事记 等几个方面,串联出了粤港澳近现代出版史的全貌,对地域的出版史以及整个出版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851年创刊,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以7万5千美金收购,《纽约时报》用一期期报道奠定了自己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首席大报的地位。它记录了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而记录这些事件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人则往往隐居幕后。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媒体从业者的群像。 《王国与权力》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开
本书是 中国学术图书质量分析与学术出版能力建设 课题的结项成果,内容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学术出版步入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时代;二、学术出版的现状与困境;三、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四、中国学术出版能力的实证评价;五、繁荣发展中国学术出版的对策与建议。六、研究价值与影响力。 中国学术出版具有规模巨大、学术出版工程叠出、学术译著出版长盛不衰、中外学术互动、出版合作日趋密切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受到了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专业化水平低、学术出版规范严重缺失、学术评价体系紊乱等因素的制约。为此,本课题强调: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
本书以德古意特 的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叙述了赖默尔、戈申、维特、古腾塔格、特鲁布纳等五家出版社的创立、发展以及 加入德古意特联盟,并奠定了德古意特 跨国经营的整个历史脉络。从1749年至1999年的250年间,在西方文化中心之一的德国,出版人是如何在剧烈的时代变动中,进行德国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理论,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专业化组织、生产活动,并抓住时机勇敢进行“自我革命”,大踏步 化,将德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书中既有出版人与歌德、席勒、费希特的交往花絮,也有德国出版社与图书零售、批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形成 德国图书贸易法规的历史还原,还有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生产分记账等“德国式”的创新。可以说,德古意特出版社的发展史,就是德国出版机构如何进行专业化知识生产、如何勇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