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2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燃泪天堂:新华社记者直击中东真相
    •   ( 160 条评论 )
    • 陈聪 /2016-01-26/ 新华出版社
    • 这是一卷大马士革的清明上河图; 亦是一部生灵涂炭的中东离乱史。 这是一篇美文。美得让人慨叹,美得令人窒息。 这些都 出自一位 1988 年出生的 新华社战地记者陈聪的手笔 。 作 者坚守中东三年,亲历硝烟炮火与爆炸袭击,曾无数次地感到过被死亡吞噬般的绝望,又无数次振作起在炮火中坚守的力量。在步步危机的化学武器袭击现场,在枪林弹雨的交战前线,在炮声与蝉声交织中迎接的残夏,在彻夜写稿与停电停网中捱过的隆冬,无数个战火中的日日夜夜发生着无数或平凡或震撼、或惊天或感人的故事。 作者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贯穿本书之中,明线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增援叙利亚一个月,以及常驻一年之内的重大事件与局势进展。暗线是以一段过往恋爱始末可能经过的“相见-初识-恋爱―浴火―死亡-新生”的顺

    • ¥18 ¥36 折扣:5折
    • “选报”时期《东方杂志》研究
    •   ( 74 条评论 )
    • 丁文 著 /2010-1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以1904至1908年的《东方杂志》为考察对象,以“选报”为切入点,探讨这份杂志对于同时期报刊舆论的选择性呈现,及其在自我空间内构筑理想的舆论形态的努力。这一时段的《东方杂志》对于当时几乎所有的重要报刊均有所选择,而它如何通』对同时期报刊舆论的吸纳、过滤、屏蔽、传播,来经营属于自我的“选报”空间,是一个富有张力的论题。通过探讨它的创办契机、群体际遇、报界源流等等,有助于从一份刊物的视角观照晚清报刊舆论的整体景象。

    • ¥8.9 ¥29 折扣:3.1折
    • 说话--公共沟通口袋书
    •   ( 5 条评论 )
    • 王彩平|责编:曹文娟 /2019-06-01/ 国家行政学院
    • 这些年来,“雷官雷语”总是一次次刷新着我们的想象力,我们不得不问一个问题,当领导干部离开自己日常工作的心理舒适区,来到记者采访的压力情境中,究竟怎么说话,才能恰如其分地公开政务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避免自己从新闻发言人变成新闻当事人呢?本书短小精悍,指出了新闻发言人“成也说话,败也说话”,并用鲜活的实例说明这个道理,形式活泼,有问有答、有诗有词,可读性强,是新闻发言人人手的口袋书。

    • ¥18.8 ¥38 折扣:4.9折
    • 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   ( 1 条评论 )
    • 龙伟任羽中 等编 /2010-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一、本书选编了1926--1949年间我国新闻界、教育界关于新闻教育的部分文章资料,供研究者参考。其中大多数文章是第一次按专题汇编出版。 二、为研究方便,文章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惟所选袁昶超先生的几篇文章,本是袁氏在《报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为保持文章的整体性,故将这几篇文章排在一起。 三、所选文章尽量保持原貌,只做了适当的技术处理。如原文有明显错漏,编辑改动之处用[]号标明,难以辨认的字用口号标明。有人名、地名与今日通译不同者,也用[]号改注。 四、为方便研究者查考原文,各文均在文末标明出处。 五、因学识所限,遗漏或选材、编排失当之处在所难免。所选《新闻教育机关概况》等三篇文章,原出处即未注明作者。恳请读者指正并帮助提供新的线索和资料。

    • ¥20 ¥40 折扣:5折
    • 当代中国记者群体
    •   ( 26 条评论 )
    • 刘昶 陈文沁 著 /2018-11-30/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当代中国记者群体》从当今我国广播电视记者的职业现状出发,透过记者的社会实践(每周工作时间、发稿量、新闻来源、新闻价值判断、自身变化、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工作压力和流动、未来发展等等),分析中国广电传媒生态的变革,并就我国广电记者的话语建构、职业道德观、个人文化消费习惯、教育和家庭背景等进行全景扫描,完整呈现了我国广电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角色认知、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 ¥16 ¥32 折扣:5折
    • 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张功臣 著 新华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张功臣 著 /1999-08-01/ 新华出版社
    • 本书的基础部分是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提交的毕业答辩论文,经不断增补后,目前内容扩充了近一倍,使它看起来多多少少像一本比较完整的著述了。 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报道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描画出来,将是一幅以风云变幻的中国革命为背景的杂色纷呈的图景。活跃在这样一个背景里的外国记者,在近代中国的不同时期里都是代表着其国家的在华利益从事报道活跃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百年来出入中国的各国记者队伍的构成也是十分复杂而奇特的,这里面既有同情中国、热爱中国,进而为中国革命奋斗一生的进步战士,有具有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改革派,也有以所谓客观、公正的态度衡量一切变化,甚至通过有色眼镜看待一切中国事物的职业观察家,更有以手中舆论工具阻止中国社会变革的掌权者……每一个记者

    • ¥19 ¥59 折扣:3.2折
    • 中国文化要略【售后无忧】
    •   ( 3 条评论 )
    • 程裕祯 著 /2003-08-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中国文化要略》的作者本来是学中国文学而后研究唐诗的,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起了作用,后来竟对各种名胜古迹发生了兴趣,从80年代以后就转而侍弄起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中国文化来,并且在我任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给外语三年级的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概况”选修课。这么一来,我一上阵就背上了两大先不足:一是对属于文化的核心部分哲学思想不甚了了,二是对自然科学部分一窍不通。所以在那时的专题里就有意地回避了这两个问题。也许是那时的人们与“文化”的隔膜为时太久的缘故,尽管自己才疏学浅,于文化一知半解,但因为吸纳了一些新的资料和观点,居然在课堂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每次听课学生数量竟以百计。 《中国文化要略》无论从篇幅到内容都作了较大的变动,专题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有的部分还作了析的补充,目的是让它

    • ¥17 ¥51 折扣:3.3折
    • 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
    •   ( 100 条评论 )
    • 程维 /2012-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以美国主流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以及《参考消息》的相关编译新闻为对象,通过文本对比分析,探讨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在叙事方面的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从理性重构的角度分析译文的叙事策略,评价叙事策略引导目标受众建构“我者”与“他者”的效果。

    • ¥16 ¥32 折扣:5折
    • 新闻评论构建法治认同的作用机制与表现
    •   ( 17 条评论 )
    • 尚媛媛 著 /2015-12-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与困境,探寻大众传媒在构建法治中的角色。截取新闻评论作为观察视角,分析其在构建法治认同中的作用机制和表现。全书共分七章,包括法治认同概述、法治新闻评论现状分析、新闻评论与法治认同的关系、新闻评论构建法治认同的基础、新闻评论对法治认同的阐释路径。全书基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和哈贝马斯对 法的有效性 的分析展开论述。采用框架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四家媒体中的新闻评论进行了编码、分类、统计,对我国法治新闻评论现状进行了考察。结合新闻评论实践描述了现代社会中新闻评论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指出新闻评论参与构建法治认同的内在基础和资源情境,从传播主体、内在属性、作用场域、传播内容等方面描述了新闻评论在构建法治认同中的作用机制和表现。

    • ¥15 ¥30 折扣:5折
    • 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中国近代报刊史探索-(第二卷)王天根 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9787565003363
    •   ( 1 条评论 )
    • 王天根 著 /2010-12-01/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本书内容既有编年叙述,也有专题分析。既从历史时段上论述庚子事变、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前后政论报刊的崛起与革命舆论动员关系,也分专题探析清末民初政治转型与传播思想的嬗变;救亡图存的社会语境与清末民初媒介表述的政治等。尤侧重分析“清末民初媒介建构中政治舆论环境与政治建构中的媒介资本”及“西学背景与媒介建构的政治话语空间”等。并就媒介与清末民初的政治转型互动关系展开论述,旨在揭示媒介政治功能在政党利益纷争中的嬗变历程及由此呈现的规律性。 本书对中国舆论史的回顾与阐释,侧重解读传媒在舆论建构及解构中扮演的角色。梳理传媒在地域空间上的组合及其与舆论呼应的关系,着重探讨政治舆论的媒介建构与塑造舆论环境的关系。

    • ¥8.3 ¥28 折扣:3折
    • 智能传播环境下的新闻生产--基于连接的视角
    •   ( 6 条评论 )
    • 王佳航|责编:王波 /2020-07-01/ 中国广播影视
    •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给新闻业带来机遇、挑战和想象——智能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不是前瞻,而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媒体产业链和生产流程,全新的新闻业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生长。人工智能技术究竟给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新闻分发带来哪些深刻改变?应置于 宏大的新闻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人工智能技术 重要的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新闻业是在互联网+新闻业的生态基础上重塑。互联网+重构新闻业生态,人工智能+在新新闻业生态系统赋能。智能化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不仅仅是新闻生产惯习的改变,而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本书从网络社会的连接关系入手,观察新闻生产的变迁,阐释智能传播环境下新闻生产传播规律的变革,对智能传播环境下的新闻业生态、智能编辑部、新闻生产理念、新闻故事书写方式、新

    • ¥13.9 ¥28 折扣:5折
    • 全媒体时代传播策略创新
    •   ( 1 条评论 )
    •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编 /2011-07-01/ 新华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201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的论文,包括推动战略转型迎战全媒体时代、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坚守“视点”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报道业务提高舆论影响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范虚假新闻等。

    • ¥16.9 ¥35.8 折扣:4.7折
    • 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09: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人民日报评论部 /2010-01-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由人民日报评论部主编,汇集了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和“人民时评”两个重要评论专栏的重要文章,供广大党政军企领导干部和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阅读参考。 “人民论坛”和“人民时评”文章,针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及时阐发评论,传播核心价值,捍卫执政理念,鞭挞不良倾向,被誉为政府治理的“监督员”、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时代潮流的“风向标”。专栏开办以来,得到中央领导肯定,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自2005年结集出版后,广受社会各界好评。从2009年开始,该书与《人民日报任仲平60篇》、《人民日报社论选》、《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等,作为“人民日报传媒书系”重要书目,由人民日报出版社重点推出。

    • ¥6 ¥16.08 折扣:3.7折
    • 经济日报优秀作品选 经济日报新闻研究部 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经济日报新闻研究部 编 /2003-02-01/ 经济日报出版社
    • 本书汇集的是《经济日报》近五年的作品,与创刊15周年时编辑出版的《作品选(1983-1997)》配合起来看,对《经济日报》创刊20年来宣传报道的水平、质量可以有个大体的了解。 本书选取的稿件,仅限于已经获奖的“作品”。具体来说,选稿范围主要包括:⑴由全国记协举办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的作品;⑵在一些全国性的行业、系统新闻作品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⑶近5年以来本报评出的年度“十大新闻作品”;⑷本报评出的《党的十六大报道》作品。

    • ¥12 ¥31 折扣:3.9折
    • 中国妇女报刊史研究 刘人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刘人锋 /2012-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妇女报刊史研究》由刘人锋所著,作者的这本著作以中国妇女报刊的发展历史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采取系统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百余年来中国妇女的生活史,研究妇女报刊与女性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妇女报刊在女性解放、女性观念的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是为妇女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该著作不但较为清晰地梳理出一条妇女报刊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且基本以最原始的妇女报刊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资料来源,通过对每个历史时期作者认为代表性的妇女报刊的个案研究尽可能接近本真地还原历史,是近年来妇女史研究的一部较好的著作。

    • ¥20 ¥47.37 折扣:4.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