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的56个作家共同完成,全书有642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 任意门 ,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 《642件可写的事:关于你的一切》 在这本小巧的口袋书中,共有642个关于所爱之人的问题。比如,对方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对方洗澡时喜欢唱的歌,对方给你讲过的笑话,你们一起去过的地方,一起做过的疯狂的事 思考
本书面向印刷、网络和移动媒体生产,以清晰的结构给出各种不同标准和规范的概貌。在为数字式文档建立了坚实基础之后,详细介绍了文档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文本、字体、颜色、矢量图形、像素图像以及元数据等。在介绍媒体生产相关的主要标准及规范方面,阐释清晰且示例丰富。 在本书中,主要介绍了网络及移动设备相关的XML/HTML5、印刷常用的PDF以及重要的元数据格式JDF、XMP和EXIF,同时还对XML文档转换、电子书文档标准、移动终端设备所用APP等加以论述。对上述内容,不仅介绍了标准规范的结构,而且阐释了它们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在数字媒体及印刷媒体生产领域进行学习、从事研究、开发及应用实践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
法治新闻报道是记录我国法治进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媒体以专业报道打造精品内容、以法治传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首先要厘清法治新闻的概念和历史,为此,本书 纵向 考察了与 法 有关的新闻信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媒介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该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语境下的报道,为此,本书 横向 排列了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等不同法律部门的新闻报道的特点;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做好国内宣传报道,还应重视国际传播,为此,本书梳理了以法治视角报道我国重大事件的方法和要点,分析评述了对他国新闻和国际事务进行报道的法治新闻实践。 本书一方面通过通俗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让国内的受众提升法治思维;另一方面也通过真实直观的呈现,让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法治建设
《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是反映李顿调查团组建、调查过程、调查结论、各方反应和影响的中、日等国相关资料的汇编,对于研究九一八事变和李顿调查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册文献收录编纂的资料主要是《申报》对李顿调查团的报道和评论,起止时间为1932年11月至1933年4月。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将中日争端诉诸国联。经过数月的争论,国联决议派遣调查团前往远东,调查“满洲问题”和中国的一般形势。国联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五国代表组成,团长是英国人李顿爵士,故又称李顿调查团。作为民国时期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报刊之一,《申报》密切关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冲突的情势,对李顿调查团进行了大量的追踪报道和评论,披露了许多关于调查团的重要信息。本册文献收录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国联以李顿报告书为依
女性报刊史,尤其上海女性报刊史,是此前学人较少涉猎的学术领域。《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全面描画、探究了清末和民国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历史。纵向上,分为清末时期(1898-1911)、民国初期(1912-1918)、五四时期(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1928-1937)、战乱时期(1937-1949)五个历史阶段。横向上,对各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案例等进行研究。并深入探索典型女性报刊的办刊缘起、读者定位、采编特色、主要报人、经营管理和传播效果。研究发现,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和历史贡献、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 全国妇女报刊的发展。
传播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扮演着联结者的角色,不了解传播,就无法理解人与社会。传播理论的体系庞大而驳杂,不仅历史起点晦暗,而且边界含混不清。与其挂一漏万地概括传播研究的历史与结构,还不如在名家名著的星丛中感
想成为一名的记者吗?想了解新闻报道的诀窍和内幕吗?想挥笔之间写出漂亮的报道来吗?本书正是新闻专业师生、行业从业人员人手的全能手册!本书经过反复修订,数次再版,不断跟进新闻行业变化,成为此领域的经典教材。《全能记者》是一部颇具影响的新闻学教科书,美国有近200家大学和学院使用它作为教材。版写于1942年,由田纳西州新闻教育的创始人朱利安·哈里斯(1914—1989年)与斯坦利·约翰逊合著,其后修订了五版;第六版开始,由凯利·莱特尔(现为田纳西大学荣休教授)撰写,本书是第七版。本书介绍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记者的职业特征和新闻单位的结构;新闻价值、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各种类型新闻(一般新闻、简单新闻、复杂新闻和特殊新闻)及各种体裁(消息、特写、评论等)的写作手法;
本书是一部全面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专著。时间的跨度从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90年代,历时2000余年。内容涉及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新闻漫画、新闻法制、新闻教育、报业经营管理、新闻思想,以及各时期的名记者、名报人活动等新闻事业的各个方面,订正了大量的已出版的新闻史专著中的,填补了新闻史研究中的不少空白,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有关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真实是真正的新闻的生命。普利策说过:“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绝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一定要坚信,真实对报纸来说犹如贞操对女人一样重要。”今天,有那么多的内幕、丑恶得以揭露,仍得益于这一优秀的新闻传统。本套丛书汇集了西方优秀记者们近100年来对新闻正义的理解和追求,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新闻作品中的经典。虽然这些报道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却可以让我们看得更真实、更完整。
......
典型的神话可以在每一天的新闻中找到,新闻不仅涉及信息,而且涉及故事——这些故事抓住了人的根本问题与关切。这部新闻社会学领域中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不仅文字老练,而且对社会现象提纲挈领,从新闻故事中提炼出7个神话,对现实极具指导意义。
本书选取现代大众传媒对越轨新闻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控制视角,综合运用社会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大众传媒对越轨新闻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运作规律,以期对现代传媒的越轨新闻信息传播这种传播现象作出初步的审视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