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2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
    •   ( 8303 条评论 )
    • 刘海龙 著 /2015-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传播学科的历史不到百年,由于长期受到学科正当性赤字的困扰,其研究史常被各种神话所笼罩。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从那些被有意收编或无意误读的"灰色地带"入手,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重新诠释传播学经典文本,以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寻找新的视角,解放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在对拉斯维尔、哥伦比亚学派、芝加哥学派、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批判学派的失踪、本土化话语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推翻了目前的定论。 作为一个贴近意识形态的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的经验在诸社会科学中并不特殊。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也可为中国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 ¥16 ¥32 折扣:5折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
    •   ( 1700 条评论 )
    • (美)罗尔 著,董洪川 译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将全球性文化融合的主流理论与其*的发展趋势巧妙连接起来,并对当今的文化和信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批判性观点。

    • ¥15.4 ¥32 折扣:4.8折
    • 媒介文化通论
    •   ( 1048 条评论 )
    • 陈龙 主编 /2011-09-01/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研究媒体不仅要关注媒介的社会功能、舆论功能,更要从文化层面对当代各种媒介现象进行更为深入仔细的考察。本书将媒体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并对各种媒体文化现象进行系统、深入和全面地考察。

    • ¥15 ¥30 折扣:5折
    • 新闻正义论
    •   ( 61 条评论 )
    • 何芳明 著 /2016-10-21/ 新华出版社
    • 作为一本新闻伦理学领域的著作,本书做了下列研究: 一、指出新闻正义研究的必要性:新闻实践中经常面临公信与私利、自由与责任、真相与隐私的冲突;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正义的新闻行为屡禁不止。 二、将新闻正义与新闻、新闻价值、正义、社会正义做了对比研究,梳理出新闻正义的基本内涵。 三、归纳了伦理思想史上重要的正义思想(包括儒家伦理、基督教伦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康德的责任伦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自由至上主义、功利主义、社群主义),对福利论、目的论、德性论三种伦理视域中的新闻正义进行了分析。 四、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在威权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会责任和苏联共产主义等四种传媒理论视角中考察新闻正义。 五、研究了下列维度的新闻正义:新闻自由与新闻责

    • ¥17.3 ¥36 折扣:4.8折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
    •   ( 58 条评论 )
    • 董关鹏 邹细林 /2018-11-30/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板块定为前沿理论、纪录片实践、叙事表达、采访报道及编辑评论。前沿理论部分包括融合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创新发展对策;纪录片实践围绕伦理批评、心理机制、传播效果、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叙事表达板块围绕电视访谈、镜头表达展开;采访报道板块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传播;编辑评论板块通过文字编辑方法进行。

    • ¥20 ¥40 折扣:5折
    • 人是媒介的尺度
    •   ( 40 条评论 )
    • 郑燕 /2021-06-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媒介进化为主线,将媒介环境学派尤其是保罗 莱文森的媒介技术观、身体观统合到一起,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主要思想,结合我国的技术发展与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理论,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 技术与人 的关系问题,为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样本。

    • ¥17.3 ¥49 折扣:3.5折
    • 现代图书编辑实务教程 陈丽菲,王月琴,王秋林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陈丽菲,王月琴,王秋林 著 /2007-09-01/ 苏州大学出版社
    • 《现代图书编辑实务教程》的选题是我在2005年和苏州大学出版社的吴培华总编在会议上相识后,慢慢闲聊后提起的。当时,吴总编对出版教育的识见与支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去英国学习过出版教育,对日本和韩国的出版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国外与国内的出版界对出版教育所持态度的巨大反差,曾使我万分感慨。因为我是在出版界工作了近20年才转事大学出版教育的,总在考虑出版教育的课程体系等问题,自己也在开发和承担诸如编辑实务类的课程,所以向吴总编提出是不是可以开发有关实务类的系列教材。承蒙吴总编信任,将图书编辑实务的写作任务交给了我,并且提出了很实际的指导意见。 编辑出版是应用性学科,和传统学科教育不同的是,它应该建立起自己贯穿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到出版企业广泛参与出版各流程的实习。这是一个

    • ¥19.55 ¥41.7 折扣:4.7折
    •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创新十大案例(第一辑)
    •   ( 252 条评论 )
    • 张志安 主编 /2018-11-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收入的 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是应用新闻传播领域*权威的 学会奖 ,也是观察媒体转型与融合变革的* 窗口 ,本书中的演讲内容、案例分析、专家点评都出自传媒行业的权威研究者。对于中国媒体在新时代新语境下的内容生产和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示范性和创新性,本书对于中国传媒业的转型与融合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17.1 ¥38 折扣:4.5折
    •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研究 金晶 9787563970476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金晶 /2021-10-01/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时代,技术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媒体使用习惯、娱乐休闲方式以及社交方式等。对于广播电视来说,这些新的技术似乎意味着四面楚歌,或者是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在当前阶段,深入研究传统电视、新兴媒体、媒体融合等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市场格局、竞争态势、发展趋势等,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目前,新兴媒体(新媒体)、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概念炙手可热,也是众多学者、业者孜孜研究的对象,他们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式、研究框架和理论范式,这自然会产生迥异的研究结论,各显神通,各表其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研究》首先从媒体发展历史的视角来探讨新兴媒体与电视之间的关系,深入解读了新兴媒体、互

    • ¥16.2 ¥45 折扣:3.6折
    • 穿透现实——媒介与社会变革
    •   ( 87 条评论 )
    • 吴凡 /2019-11-01/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选择了传媒与社会的五个触点,即媒介发展与社会认知、与民主政治、与经济迭代、与文化传承、与世界链接来讲述媒介与人的生活常态的关系。希望用前沿的、鲜活的观点和案例同时,能较为深刻的介绍和阐述一些深刻的普世的媒介与社会理念。 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希望本书能成为一个理性公民值得阅读的书。

    • ¥13.4 ¥28 折扣:4.8折
    • 新闻写作案例教程 武斌 著作 著
    •   ( 1 条评论 )
    • 武斌 /2014-02-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选择了新闻媒体近年来刊登的60余篇写作有缺憾的新闻作品,采用原作与示范案例对照加解读的方式,如解剖麻雀一般,将新闻原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化空洞、枯燥的大道理于具体鲜活的案例对比和解读之中。全书借鉴西方对新闻体裁的分类,将作品分为新闻和新闻特稿两大类,又按时效性的不同要求,将新闻和特稿分为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两个类别。

    • ¥13.3 ¥35 折扣:3.8折
    • 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转型的发展策略研究
    •   ( 98 条评论 )
    • 张帆 著 /2018-04-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针对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纸质媒体带来严重生存危机问题,探讨了我国报业自1995年转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深入研究报业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影响因素,从智媒化、平台化与资本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报业转型的范式,以及盈利途径,提出的相关解决方案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 ¥14 ¥28 折扣:5折
    • 【人民出版社】 传媒治理:理论与模式的中国式建构
    •   ( 2 条评论 )
    • 周劲 /2008-07-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建立了一个关于传媒治理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文化体制改革下如何构建传媒治理结构的专著。 本书首先构建了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传媒治理三角分析框架,通过制度分析、中外比较分析、现实发展分析,对传媒治理的定义、特征、理论依托、制度变迁、创新思路进行了阐述。 本书将分析框架运用到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分析了后文化体制改革时代,产权被重新界定。党对传媒的控制方式产生了变化,公司制将逐步成为传媒产业的组织形式。传媒所有权、采编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产生了传媒的委托代理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传媒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为此,本书提出重塑公益性传媒“事业和市场双重主体”地位、经营性传媒“新型市场主体”地位;内部治理上。重构公

    • ¥19 ¥38 折扣:5折
    • 策划传媒
    •   ( 72 条评论 )
    • 席文举 著 /2007-10-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策划传媒的概念和理论,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对这种现象,用过去的广告、营销、公关、企业策划等概念来认识,已经概括不了了。广告,就是广而告之;营销,这次超级女声又进入了生产领域;公关,又显得俗气。策划传媒,把这几个概念都概括了,而且站得更高,把策划者的主动性主动权主观能动性都体现了。过去,外单位看传媒是仰视,所以要去公关,好像有求于人。策划传媒,把策划者和被策划都两者的自主权都明确表现出来了。 策划传媒的概念更广泛,视野更宽阔,更全面,更普遍,更能概括事件的本质;包容性更大,把原来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涵盖进去了。 网络传播和新兴媒体的全民参与性,才使超级女声火爆全国,也才出现了一批策划网络传媒的网络传媒的网络明星,才使我们对策划传媒的认识更深了,更新了,策划传媒的操作性也更强

    • ¥7.1 ¥20 折扣:3.6折
    • 后真相语境下的网络舆情事件--网民情绪化传播现象研究
    •   ( 3 条评论 )
    • 袁奂青|责编:张珺楠 /2022-03-01/ 河南人民
    • “后真相”是于当今西方 政治现实中发端的传播现象。“后真相”舆情事件缘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闻失范。社会化媒体的兴盛是推动“后真相”舆情事件传播演变的重要力量,使之成为当下 为典型的媒介景观。在我国社会化媒体传播实践场域下,“后真相”舆情事件具有本土化特征,易发于社会公共领域,而非政治领域,并且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形成耦合关系,加之庞大的网民基数,呈现出网络围观和网民情绪化传播的狂欢现象。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网民情绪化传播的形成机制和传播影响。在“后真相”的语境下,探究我国社会化媒体舆论场中的事件客体、网民主体和媒介这三个因素是如何驱使网民将个人情绪与成见前置于事实真相,以及这三个因素的关系是如何导致网民情绪化传播现象的;进而,以网民情绪为研究基点,从事件、网民和媒介的关系的角

    • ¥16.3 ¥35 折扣:4.7折
    • 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编写组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书籍】
    •   ( 2 条评论 )
    • 新闻编辑》编写组 编 /2017-07-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新闻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编辑教材,是在考察中国新闻编辑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中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新闻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结构安排主要依据新闻编辑业务的核心内容与基本流程,一、二两章讲授新闻编辑的内容、性质和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与能力;第三、四两章从宏观上讲授新闻编辑业务内容,包括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以及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第五至九章从微观上讲授新闻编辑业务内容,包括稿件的选择与修改、标题制作、图片编辑、版面设计、多媒体编辑以及互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等。

    • ¥8.75 ¥18.7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