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本书是国内聚焦 建设性新闻 理论与实践的论文合集,旨在探讨媒体通过 建设性新闻 参与我国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全书分为五个内容板块,包括 建设性新闻 的概念阐释与中西对话、 建设性新闻 的全球实践与本土探索、 建设性新闻 的哲学溯源与价值反思、社会治理与媒体担当,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建设性新闻 的效果呈现与未来展望。
本书从一位人民日报从业30年的资深记者的数十篇新闻作品,滴水见日,管中窥豹,对中国的改革岁月作了微观回顾,也从央媒30年报道样式与传播手段的观察视角,反映80年代以来新闻语境的变迁和传播的与时俱进。作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均有采写经历,报道样式覆盖消息、通讯、人物、报告文学,时评、政论以及融媒体写作,还曾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既选取了与大时代、大改革、大事件相关的如三峡工程、九八抗洪、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题材,也有与民生及人文温度息息相关的文物抢救、随迁子女教育、代沟问题、路边小店的生存与城市治理等,亦有突发事件如万载爆炸、强制拆迁、阜阳毒奶粉、动车追尾事故等深度报道或评论。这是一个从铅字照排时代走到媒体融合时代的记者的社会实录,不管传播载体
研究乃学习之要旨,臻于解惑、释惑。于此之间,不管是研究项目还是撰写毕业论文,研究者(从事研究的学生)均切实需要导师给予质量高、力度大、收效好的指导。《如何做一个好导师?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第二版)》以近年来创新性研究及其成果为基础,加之导师指导这一专业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发展,对版全面升级,在跨文化指导、在线远程指导与反馈、学术导师的新角色,以及营建研究社区、维系学术关系等方面都有新的拓展。《如何做一个好导师?指导研究生及本科生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第二版)》使你参与其中,并积极反思哿研究生、本科生研究指导的有效策略;探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研究、创新性研究、著作类博士研究、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者多样性的管理;特别重视指导学生经历整个评审过程;兼收国内外研究,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