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有益于写作的基本知识,这三者的结合是重多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都想实现的愿望。基于此,《逻辑 语法 修辞(第2版)》做了些尝试,把逻辑、语法和修辞结合起来研究。这样,从逻辑方面说,既可以把逻辑应用于语言来研究,也可以从语言概括出逻辑来研究;既可以用传统逻辑方法,也可以用现代逻辑方法来研究;还可以从不同学科中结合语言表达的实际,寻找结合点,进行规律性的探索。
本书在事件结构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句法语义的同构性进行了研究,对判断性事件及相关句法现象进行了较为统一的解释:将所有含动词“是”的句子分析为由提升动词“是”及其子事件构成的判断性事件,对判断性事件(包括其特殊形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信息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考察,对判断性事件与叙述、描写性事件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了揭示,将事件结构理论的运用范围从对叙述、描写性事件扩展至判断性事件。
《咬文嚼字》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从“咬”报纸,“咬”期刊,“咬”广告,发展到“咬”全国知名作家,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挑刺”的“众矢之的”。此举产生了“不打不相识”的社会效应,王蒙、刘新武、叶辛等名作家都诚恳地表示支持这项活动,甘愿为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做“靶子”。但《咬文嚼字》并不限于纠正错别字,而且还纠正出版物中各种历史文化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百科知识方面的错误,有的文章还告诉读者很多在任何其他地方很难看到和查到的小知识。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
本书在形式句法学研究范式下,提出一个名词性短语形式句法理论方案,系统考察黎语名词性短语句法结构,旨在挖掘和分析更为细致的语言事实,对黎语进行理论刻画。本书把黎语名词性短语分为两大类:内涵式名词性短语和外延式名词性短语。在内涵式名词性短语方面,本书主要讨论黎语形容词短语和关系短语,重点关注形容词和名词的句法关系,以及关系短语的句法生成。在外延式名词性短语方面,本书重点考察黎语指示代词短语、数量名短语、领有短语、量名短语、光杆名词短语、复数标记kun、双重量词短语等句法结构。本书把黎语纳入现代语言学前沿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给黎语研究注入新的生命力,也能让更多的学者关注黎语,了解黎语语言与文化,有利于保护和挖掘黎语语言与文化资源。
形式语义学是逻辑与语言交叉研究的产物,是在逻辑框架内构建的关于自然语言的语义学。形式语义学根植于逻辑学、哲学、数学、语言学等好几个学科,其显著特征是运用逻辑和数学的形式化方法去研究自然语言的形成规律。高芸编著的《形式语义学研究》介绍了经典形式语义学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一一塔斯基真值语义理论和蒙太格语法,描述了动态语义学理论一一话语表现理论,着重探讨了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对汉语复句、句群研究与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本书用分段式话语表现理论对汉语话语语义进行分析,为汉语形式化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希望更多的汉语语义问题会得到更妥善的解决 显示部分信息
收集作者从语法化和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汉语时体问题的成果,共12篇。按照内容可分为五类,靠前类是综述性论文,分别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梳理时体语法化的脉络和体貌的理论体系。第二类是跟时体问题相关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试图在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方面引入量化的分析。第三类集中讨论汉语完成体表达的一种特殊句式即双“了”句,侧重从历时和语言接触的角度在宏观上解释双“了”句的兴衰。第四类是具有表示状态意义的结果体用法的时体标记研究。第五类是将来时的用法研究。
目前技术依然被置于学校的边缘,大部分只是用于专门课程中,技术和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协调。但是,技术正主导着第二次教育革命,对传统学校教育构成了挑战。全世界的人们正将教育从学校带入家庭、图书馆、网吧和工作场所,他们能决定自己想学什么、何时学习以及如何学习。 这些发展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改变人们对于教育的看法。这种重新思考要过很多年才能充分渗入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的理解。为了成功,领导者必须以深刻的方式抓住这些变化,调动政府资源,对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施加影响。他们必须围绕这些新的理解建立他们对新教育体系的愿景。这种重新思考是必要的,它适应于教育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包括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以及什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更进一步说,职业的本质也在变化,以及人们在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转换也
本书没有预设语义学和逻辑学的专门知识,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经典蒙太格语义学,便于初学者阅读。读者通过本书可对蒙太格语义学的体系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本书适合语言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阅读。
全书272万字,所收汉语复词词条近七万条(《现代汉语词典》收多音节词条,仅五万),是一部收词完备,具有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实用性词典,具有独创性。其主要特色有三:其一、专收双音节复词,是迄今为止汉语工具书中唯有的一部“汉语复词词典”。其二、所收词注明词性,堪称我国部“汉语词性词典”。其三、正序、倒序并排,如“高兴”、“高低”……“升高”、“跳高”,极便查检,是其他词典所不具有的。应当说,在林林总总的工具书中,此书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作者遵循汉语词汇发展的客观规律,精心编纂,仔细推敲每一个词条,汲取了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严肃的思想性、严谨的科学性。此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注意社会政治性词语的准确性。例如“人权”一词,一般
1990年拙作《现代湘西苗语语法》面世,当时只印2000册,很快销售完毕,原出版社一本未存。随后外诸多友人索购,我手头也只剩一册,无法一一满足,因此曾打算加以重印,但是考虑到原稿只用新创湘西苗文记录语料,而未用国际音标标注,认读有所不便,而且部分内容也有待充实、完善,所以就有重写一部湘西苗语语法的想法。后来又觉得湘西苗语方言所包含的多个次方言之间,确有各自的不少特点,一部小小的语法书不能完全展示整个湘西苗语语法的内容,所以就决定选取其中一个次方言“松桃苗话”来描写,这就是《松桃苗话描写语法学》的由来。 《松桃苗话描写语法学》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名为“语法体系”,以作者所提出的“有调语言句法的“语段分层对接分析论”为指导,对松桃苗话的语法体系加以全面的描写。其中的“静物名词与动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