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穿越千年的诗美之旅、语言探秘。作者巧妙融合传统诗学与现代语言学,借助科学之方法,落脚人文之思考,抽丝剥茧般分析汉语诗歌中的词汇演变与句法奥秘,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神秘面纱。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之谜,到苏武、李陵诗的真伪之辨;从《文选》诗歌卷的韵律之美,到《唐诗三百首》的语汇之丰;从五言、七言诗的形式探究,到杜甫、白居易的风格解析 都将于遣词造句的细微处揭晓答案。
《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是我国文字学研究中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及文献史料价值的著作。本书稿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作者丁易、(原名叶鼎彝)历尽艰辛,耗时七载,玉汝于成之作。 丁易著的《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始于作者问学北平师范大学时,师从钱玄同、黎锦熙先生习文字文法之学,抱志 纂集甲骨金文陶钵篆隶汇为一编,穷其形体变迁,究其义训溯源 ,当其发轫撰集,写定可待之日寸,抗日战争爆发。作者遂投身抗战,书稿在动荡迁徙中部分散佚。幸得朱光潜先生邀其至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得以 尽观武大所藏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诸书 ,重将佚稿参证考订、摹写移录。后又应黎锦熙先生之聘,至西迁兰州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历时十月,全书始成。黎锦熙先生阅后甚为称赏,当即为之题签。因条件所限无法排印,作者
本书是“浙大中文学术丛书”之一种。本书是王云路多年来研究汉语词义学论文的结集,集中于汉语词形的演变、结构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其间联系千丝万缕,关系错综复杂。本书收录共二十余篇。结构通常是对复音词而言,而汉代以来,复音化是词语结构的主要形态和发展趋势,是词义演变的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不同的组合结构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结构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都需要我们通过语境细细分辨。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国语文》、《文献》、《古汉语研究》等权威与一级期刊发表。这次结集出版,更能集中给学界以重要的启示。
《浙学与现代文明》丛书之一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专题比较研究”(18BYY047))研究成果。明清白话文献与现代吴语的语法研究各自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薄弱。本书稿主要研究吴语语法的历时演变,细致考察明清白话小说、戏曲的语法现象,充分利用传教士文献、契约文书等,并与其他方言、南方民族语言、海外华人社区方言等进行共时比较。与同类成果相比,本书稿有如下几点特点:(1)理论色彩浓厚:如类型学、语法化、认知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理论。(2)纠正了一些错误认识:对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认为“为因”等明代白话小说中使用的词语在《红楼梦》中已消失,进行了更正补充。(3)充分挖掘新事实:比如明清白话文献的一些拟声词,但音未明,本书进行了补充。
本书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通过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考察了18世纪晚期以来精英发明的关于美国文明特性、地缘政治身份和国际角色的叙事如何塑造美国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国家身份叙事作为一种帝国话语在冷战时期如何推动了“西方”的形成,激发了美国的对外干预,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战终结的进程。本书为外交史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有助于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形成过程的理解。
《吴语百年面貌与变化研究——以嘉兴吴语为例》是一部尝试运用文献搜集法、语言对比、统计等方法来描写吴语方言面貌及发展趋势的语言学专著。 本书在前人研究和本课题田野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将吴语分成近代、现代、当代、新世纪四个时期吴语,对其进行了描写分析,从而展示了吴语百年面貌与演变过程,为百年来吴语语音史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历史语言体系,对恢复重现一个世纪以来吴语地区的语言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内容简介 书号:9787101151763 书名:千字文探源--万献初解字讲经 (全二册) 定价:11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基于全面收集的唐以前训注 古今字 材料,考察了 古今字 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 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并综述学界有关 古今字 研究的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以前 古今字 研究材料的判定;第二章主要展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的 古今字 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学者对 古今字 的基本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学者有关 古今字 成因的研究;第五章论述唐以前 古今字 研究的继承和发展,考察了各家的 古今字 观念。后编是《唐以前 古今字 训注材料汇纂》,逐一展示研究对材料的分析整理成果。 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 古今字 训诂体式在唐以前的肇源和发展情况,发掘和整理一批长期尘封于诸多古籍字里行间的前人训诂积淀,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此外,客观归纳各家的 古今字 观念及其
皮尔斯是符号学主要的创始人。《皮尔斯--(论符号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符号学译丛》是皮尔斯关于符号的论述的集合。本书是皮尔斯符号学文献个完整的中译本。皮尔斯创造了大量符号学术语,其中大多数依然被当今世界符号学运动沿用。这些术语无定译,许多甚至从无翻译。皮尔斯本人的用法前后亦有变化,这种状况给人们阅读皮尔斯著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为此,译者不揣谫陋,冒昧整理翻译。为了让读者尽可能了解皮尔斯采用这些术语的特殊意义,本书尽可能做到一术语对应一译文,同时尽量给出原文。附录中列出了详尽对照表,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现代汉语中的准宾语一直是汉语学界的研究热点。准宾语与典型宾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存在差异,准宾语的形成原因和生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及物性理论关注小句的综合语法和语义特征。本书以及物性理论为指导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七类准宾语结构所在小句进行系统考察,发现汉语中的准宾语与典型宾语存在不同的语法、篇章功能表现, 述语 准宾语 结构与 述语 真宾语 结构、 状语 述语 结构及 述语 补语 结构所在小句在篇章功能上存在差异。本书立足于汉语,明确提出了判断及物性特征高低的形式标准。通过全面的及物性考察,发现与典型宾语结构所在小句相比,现代汉语中的准宾语结构所在小句有更强的及物性,是本不能出现在动词后的成分能直接出现在动词后充当准宾语的直接原因。通过对七类准宾语结构的及物性和篇章功能进行考察,本书阐明了
在 古今字 学术史考察中,宋元明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训诂学的变革时期,所以本论文基于全面收集到的五代、辽、宋、金、元、明时期的近10000条 古今字 训释材料来考察 古今字 研究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论文主要有五个部份组成: 绪论部份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目标、方法与指导理论、相关问题的说明和 古今字 研究综述。 第一章主要是对宋元明时期 古今字 材料的分析。根据 古 或 今 术语提取该时期所有的材料,最后得到真正属于用字变化的可供我们研究的 古今字 材料。然后对这批材料进行了不同时期和不同载体的分布统计;最后,对该时期材料进行了整体分析。 第二章主要对五代、辽、宋、金、元、明各时期的 古今字 研究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把握该时期 古今字 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宋元明
本书源自于作者多次授课的讲义,是语言类型学的一本概论性著作,基本涵盖了类型学关注过的主要类型,非常适合做教材和入门读本,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多为初学者考虑的安排和考虑,同时这也是一本系统了解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成果的好书。作者在书中回顾了类型学简史,阐述了语言类型学在方法与解释问题上的学科特色;从语序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名词性成分和动词范畴等几方面分析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正文前的“世界语言一览”和“略语表”,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阅读的材料。另外,作者还在书末为读者提供了便于从不同线索去查阅的详细的索引。本书适合语言学、类型学的专业人士和自学者阅读。
《训诂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让热心训诂学和训事业的人员既能够看懂历代群书旧注,又能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训诂学知识,并会准作新注。为此,在内容安排上一扫前人杂目并陈、主次不明的旧规,以介绍中国历代群籍训诂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的训诂学体系——包括训诂体式、训诂方面训诂方法、训诂理论——为内容,其中又以训诂方法的介绍为主。在章目编排上,除绪外,国代训诂学发展在势产乎全局,训主学体系共它诸项目总插于人本式,故各辟专章,先行介绍。主体章目的编次,以今人从事训诂工作的一般进程,即以训诂方面的缓急为序,方法、论贯其中。
本书作者许美德教授,是当今国际比较教育学家,也是国际上负盛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之一,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学会理事长。本书的英文版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于当年获美国《Choice》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国外学者认为,“RuthHayhoe就是财富:任何一个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和知识社会学感兴趣的人,都不能不读她的著作。”
不同于传统的科研论文写作教程,《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第2版)》以期刊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剖析论文的写作重点和发表困惑,坦陈期刊出版的运作方式,揭示审稿的基本原则,感悟论文写作的重点,诠释期刊投稿的策略,帮助读者提高科研论文写作的层次,尽快达到论文写作的自由之境。《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第2版)》作为科研论文写作教材的辅助读物,适合于具有写作基础或投稿经历的读者,特别是对在论文发表道路上探索的人会有许多启发。对于期刊编辑也有的参考价值。
本書爲2019年8月23-25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 從中古到近代:寫本與跨文化研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共收録二十七篇高質量的論文,包括《再談敦煌寫卷P.2001號及相關問題》《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底野迦真方 寫本初探》《敦煌醫學卷子Дx00613 P.3287再考證》等。論文作者爲來自日本、德國、美國、加拿大、泰國和中國的專家學者。本書的出版有助於推動寫本研究全面而多維度的發展,爲進一步深化寫本學研究、逐步建構寫本學這門新的學科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当今翻译学研究领域为活跃的学者王克非、许钧、刘军平、刘云虹、林克难、郑海凌、谭载喜、廖七一、穆雷联袂编著的翻译理论教材。以开阔的视野,展现翻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特别对近几十年来中西方学者在翻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注重融合性,在把握翻译学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融合中西视野,对翻译学主要流派作了精要的归纳与评述;追求体系性,以基本理论问题为中心,采取中西比较的方法,凸显翻译学的内涵和学科特色;坚持发展性,采用历史、发展的目光审视与思考翻译问题,注重揭示理论发展过程中各种流派或理论之间内在的、历史的联系;突出开放性,全书提出了100个思考题,涉及翻译学的基本问题和翻译学研究的新课题,提供了学术思考线索和新的思考空问,引导读者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作出独立的思考。
《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1-2)自学辅导》为《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1》和《现代西班牙语学生用书2》配套自学辅导用书。内含课文译文及习题答案。本册供大学西班语专业一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使用,同时适用于社会西班牙语初学者。
《珍本玉篇音義集成》以清揚州詩局本《大廣益會玉篇》爲底本,元圓沙書院延祐本、原本《玉篇》殘卷、敦煌《玉篇》殘卷,乃至散見於各種域内外古文獻的《玉篇》佚文,都是《玉篇》系列文獻中極爲珍貴的材料。本書將它們集成於一編之中,每一字頭下先出底本,之後臚列諸本和佚文;再校以日本内閣文庫藏宋十一行本、元圓沙書院泰定本、至正丙申本、至正丙午本、建安鄭氏本、建安蔡氏本、詹氏進德書堂本、《篆隸萬象名義》等多種《玉篇》系文獻,寫成校勘記附於字條之後,以合 總會衆篇,校讎群籍 。得此一編在手,則《玉篇》自問世至元代嬗變之脈絡清晰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