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着读者,可以说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隐性课堂”。图书馆通过"隐性教育"方式间接地使受教育者得到教育,同样也通过图书馆衍生出来的“产品”时时刻刻塑造读者的灵魂、丰富读者的知识,影响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书馆与社会教育(精)》稿辑录了张伟担任浦东图书馆馆长之后的多篇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实践探索,并结合其以往任校长的经历,畅谈了教育管理理念、阅读对人的影响,等等。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起源于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文献整理活动。本书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学是研究什么的、图书馆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学了图书馆学有什么用途、图书馆学是如何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图书馆学大家及其贡献有哪些、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哪些、书籍的发展及未来命运是怎样的、图书馆职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图书馆学研究的趋势和重点是什么等内容。
《图书馆的故事》阐明:没有一种数字化的奇迹,能减少中世纪的彩绘图饰手抄本或格罗里埃式装订的美学价值。任何一位研究书籍艺术的历史学家,都不会接受用电子书替代《乔叟全集》或《古登堡》。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不会废止书籍艺术杰作的保存、编目及展示。 弗雷德勒纳(Fred Lerner)旨在揭示人们收集、组织和记录生活经验的途径。它只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不是对图书馆进行详尽地统计调查。勒纳博士没有详细讲解每一个重要的图书馆,也没有记录图书馆学科发展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图书馆的故事》的目标是追踪图书馆从文字初创到现在直至未来的进化过程,发掘图书馆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勒纳博士所揭示的是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揭示历史上世界主要文明如何使用图书馆,以及这些文明是如何被自己创建或继承的图书馆所
红蕾博士学位攻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2008年进人西北博士后流动站,研究课题却是《钱谦益藏书与(绛云楼书目)》,这在学术领域上应该说是个不小的转弯。通常情况下,取得博士学位后,若继续深造,其出站报告多与博士学位论文相衔接。原因是自己既熟悉,又易深化已有的学术成果,容易奏效。而红蕾博士则反其道而行之,硬是选择与博士学位论文不相干的文献学领域内容作为主攻方向,这实在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足够的智力、能力和努力。现在出站报告已获圆满成功并以优异成绩出站。之后,又进一步深化此题,并付之梨枣,向学术界奉献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科研成果,我为之十分高兴。钱谦益是位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封建士大夫,又是学术宗伯;既率先降清,又寄望毫无前途的南明小朝廷;既心仪做官为宦的显赫与荣耀,又不愿放弃江左盟主的学术地位
本书是为图书馆读者教育编写的,目的是系统介绍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资源建设方针和服务策略。
本书以“基础篇”、“职能篇”、“制度与方法篇”和“应用篇”为架构,简要回顾了管理思想史,界定了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析了图书馆战略规划、组织、领导、控制与评价等职能,阐述了图书馆伦理、图书馆政策与图书馆法等管理机制与制度,介绍了图书馆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量化管理等管理方法,最后探讨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图书馆创新管理等应用领域。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档案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图书情报机构管理者和业务工作者的进修读物或培训教材。
《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工作》站在中国阅读文化的高度,海纳世界各国的文化创意素材,以开阔的专业视野、形式多样的现实案例,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工作》分为八章,开篇以宏观的理论视角概述阅读推广的含义、作用,以及当下阅读推广工作现状,其后从具体的实践层面探讨阅读推广的诸多形式,如编制、倡导城市阅读节文化、举办读书会或讲坛活动、策划阅读推广类刊物等,最后以点睛之笔道出阅读推广工作管理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中华历史文化名楼:天一阁》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古代书画4千余幅,碑帖4千余帧,其中不乏黄庭坚、吴镇、文徵明等历代名人佳作。阁内明池、假山、长廊、碑林交错点缀,粉墙黛瓦、黑柱褐梁、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近年来,天一阁博物馆正以中国特色文献收藏、中国藏书文化研究、中外藏书文化展示交流和中国纸质类文物科技保护“四个中心”为建设目标,积极创建管理一流、环境优美的藏书文化专题博物馆,努力打造别具特色的江南人文旅游胜地。
一般治历史者,每喜用断代法,盖一时代苟有一时代之特殊色彩,其断代也固宜:然在《中国目录学史》中,则时代之精神殆无之差异,强立名义,反觉辞费。故本书不用此法而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濂毕具,一览无佘。 著者姚名达为此统筹并顾,决依史事之所宜。 采多样之体例,以蕲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
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机制,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所应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高度投入,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采用先进的学科馆员制度,为各院(系、部)和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更深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
《百年清华图书馆》(作者百年清华图书馆编写委员会)选用大量珍贵的、文献、档案资料和历史照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建筑、环境、读者、馆员、工作内容和时代变迁等多个角度,向读者介绍百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百年清华图书馆》展示了这座大学图书馆深沉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