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衡量社会幸福的11个指标》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探讨了影响人们生活及幸福感的11个方面,是迄今对世界主要国家幸福状况的最全面的研究成果。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渴望过上好生活,但什么才是“好生活抑或更好的生活”?近十五年来,人们的幸福感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单纯用GDP衡量社会幸福有何缺陷?各国之间具体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微薄的人群的状况如何?决定工作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有怎样的关系?衡量人身安全有哪些具体指标?我们能够衡量主观幸福感吗?…… 在经合组织成立50周年之际,在“更好政策推动更好生活”的主题之下,经合组织推出了“更好生活计划”,作为该计划的组成部分,本报告引用大量现今能获得的数据和资料,探讨了决定人们生活和幸福感的
《影响中国》:新京报有怎样的影响力 八年来请进心力制作的经典新闻报道,曾经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曾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曾经见证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甚至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
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那么,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的呢?《三字经》作为传统教育的启蒙读本,是如何教育孩子认识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事物的?又是怎样告诉孩子为人处世的?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哪些呢?在《三字经》中,为什么要把“仁”排在最前面?不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怀着现代人的激情,读一读《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 》。 《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 》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并通过《三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认真、详细的梳理。
在世纪之交的90年代,国际社会面临着众多的全球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召开了一系列的大会及提出建议,如90年代由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人口与发展大会(1994、)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1995)、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1996)、和人类居住大会(1996)等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例。同样,90年代也是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年代。如同环境恶化、人口激增、社会排斥、贫穷加剧等具有全球性质一样,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问题,如全民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以及文盲、复读等问题也具有明显的全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下属部门和机构,针对一些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在90年代或如开会议,或公布报告,或发表研究成果。这些从全球角度探讨的问题,为我们认识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球视野,对于正在
《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是作者关于佛学研究的论文选集,共15篇。《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作者钱文忠曾跟随季羡林先生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并曾到世界佛学研究中心德国汉堡大学留学,可以说是站在了世界佛学研究的前沿。《钱文忠集:天竺与佛陀》正是他历年来所写的有关佛学研究的论文的一本选集。
《思奔:在历史与八卦之间》和其他庄严的书一样,也谈历史、谈经典、谈伟人;但采取了一种八卦的态度。这里的八卦并非捕风捉影,而是把历史作为一种娱乐自己的源泉。 爱情和欲望永远是人们喜好谈论的东西,本书主要篇幅就是从这个垛口瞭望历史。从欲望和爱情历史的片段,到人们对自己身体和大小物件的管理和塑造,再到文艺男女之间的故事纠葛,无不体现出作者勇于、善于洞悉文化与历史中情爱内涵的能力。
本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出生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过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