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主编的《水利档案工作指南》,力求从基本知识入手,传承档案工作经验,解答专业技术难题,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同时,将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规和水利部的一些规章制度与要求汇编成辑,以方便大家的查询利用,为水利系统各单位开展档案工作提供一本简明、适用并具有性的档案业务工具书。 本书共分为四章:章档案业务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与档案整理、保管、编研等专业常识和有关业务知识问答;第二章档案法规制度与标准,汇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各部委局和水利部制定的重要档案法规制度、标准与规范;第三章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文件材料,包括有关领导讲话、总结和重要通知等;第四章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与验收文件材料,收录了水利部将档案工作纳入水利建设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社区矫正个案点评》为了反映社区矫正工作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多维性,个案的整理不拘于一种理论模式或学科形式,而是从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虽然就单一学科理论对个案的剖析存在诸多弊端,但是体现得更多的是各自学科所具有的优势。我们认为,对个案进行多元化的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或实务中的理性选择。
本书以我国当代档案文献编纂学理论为指导,向学生及档案工作者强调,在从事档案文献编纂事业时,必须树立并强化档案信息资源人类共享的意识,努力生产出高质量的档案文献出版物,这是开设本课程及撰写本教材的根本目的。 本书有关章节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传统档案文献编纂模式的变革,介绍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辅助选题、对档案编纂资料进行远程检索、采用自动化的技术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以及借助档案编纂管理信息系统对编纂流程实施控制的一系列方法。
新的发展变化,探讨了档案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在实践上对我国档案馆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本书分成上、下两部分,对档案馆的现在和未来进行研究和阐述。上部立足现实,重点阐释档案馆当前阶段在机构、性质、职能、服务等方面的新发展;下部立足未来,重点探讨档案馆作为记忆宫殿、数字城堡、政务窗口、文化家园和知识宝库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建设路径。全书思路清晰,体系完善,内容全面,观点新颖,在理论研究方面是一部具有探索勇气和创新精神的专业学术著作。
作为上海市科委局管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研究”的成果,本著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调研两个方面着手,对国内外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融人了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所积累的丰富的参考资料与案例,因而对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与实践的高等院校和档案工作部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同时也可用作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中相关课程的教材与参考书。
一、以保存在湖北省县以上51个综合档案馆的141件(组)珍品档案为收录对象,时间跨度为明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图片总数为259幅。 二、以集思想性、文化性及观赏性为~体的珍品档案资料为收录重点,内容涉及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教文化等方面。 三、以各档案馆所藏珍品档案原件制成的图片为主,并附有对该图片原件的说明文字,包括名称、年代、质地、规格(数量)、藏址、说明等六要素。 四、按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公文、合约、票券、证照、表册、舆图、报刊、志谱、墨迹、照片、实物等12个类目川页序排列,同~类下再根据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