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旨在提倡科学精神的手账型笔记本,精选 Nature 等12种著名的科学刊物(均来自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馆藏),对其历史及影响力进行介绍,呈现出精美的书影照片。它包括53个周历,每周页面下配有院士语录及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的名言。它不限某一年使用,你可从任何一年,任何一月,任何一周开启这个手账型笔记本。附送两年的不干胶日历,让你随便贴。手账既适合科研人员使用,也适合热爱科学的大众读者使用,让你爱上科学,更有效率。
工具书包括的范围很广,用处也很多。顾名思义,这一类书籍不是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工具。一般工具书大致有这样几种用处:一、提供研究的线索;二、指引读书的门径;三、解决某些有关的疑难问题;四、汇集某些同类的专题材料,供给研究者使用、参考。工具书好像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和通向学术研究的桥梁,它们本身不是供阅读用的,而是供翻检用的。 中国文史范围以内的工具书,绝大部分是新中国建国前编写的,有些还是古代人的著作。本书主要介绍文史类的工具书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由于文史研究者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古典书籍,一些资料性质的古籍,从广义上讲也可算是工具书了,如《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所以本书作者从治学的角度着眼,也收录相当一部分资料书。又,由于本书作者是为北京大学、人
中国历法是华夏祖先历经岁月变迁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笔者研究易学多年,最常接触的是历法,发现历法中有很多东西值得继承和研究。例如: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换算出来的,换算方法是什么?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是什么?是否能用其它方式可以推算出来?农历编制的三伏、梅天、九九的含意是什么,是怎样推算出来的。本书都做了全面的讲述。
一个关于设计问题的答案,有时需要我们跳出设计本身;一个作品的背后,凝聚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汗水与设计智慧,更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学识修养,其中也包括对社会、国家以及人性的理解。《上上之册 书册设计专业之道》和您分享了高水准作品背后的感悟,对于新上路的设计师以及以设计为奋斗目标的人们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上上之册 书册设计专业之道》中收录了作者胡永和过往的作品,对于设计实践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除此之外,作者还分享了他多年来经营设计公司的经验与心得,这对于独立设计师以及经营设计工作室的老板来说,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后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可是长大后,“本屋桑”渐渐变少了。他们在哪儿呢,他们还好吗?
作为上海市科委局管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研究”的成果,本著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调研两个方面着手,对外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融人了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所积累的丰富的参考资料与案例,因而对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与实践的高等院校和档案工作部门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同时也可用作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中相关课程的教材与参考书。
《书声梦影录》主要内容:回溯20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作者就开始从事买书、读书和藏书活动。那时社会发生急遽的变革,许多珍贵图书都从藏书故家中流散出来,趁机购藏了不少。《书声梦影录》是作者将自己大半生经眼过的书,一一叙述出来,一是红色文献和极有参考价值的反面材料;二是濒于失传的有地方戏曲特色的音乐书籍;三是谈古论今但已稀见、绝版、独具特色的书;四是谈外国文学的书。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的最终成果之一着重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建设,图书馆的虚拟馆藏与现实馆藏,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与评价,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共享,电子文献管理技术与方法,图书馆网站建设原则与网页制作,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用户教育,网络信息查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效益与发展等。本书可供图书馆工作者、网络工作设计人员、系统集成商、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师生阅读。
特点和卖点 ①可爱的漫画那么多,心都要萌化了。 可爱的漫画配合知识点讲解,艰涩难懂的知识瞬间变得萌萌哒。漫画讲解结合社会热点、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长的可爱不说还很有内涵。 ②你讲的那么好,叫我怎么不喜欢。 轻讲解,重设计。用漫画和轻松、简洁的语言讲解知识点,轻松愉快地学习真是太好了。我们还精心总结了重难点、易错点和高频考点,帮你轻轻松松理解知识、把握考点。 ③你有那么多我想要的,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无论是课前预习、单元小结还是考前复习,我们的讲解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你想要的我们都有考虑,真的是很贴心。 ④可以换个频道看,听听力,看看视频,学习多样化 “龙门作业宝”上下载试卷、听听力,看视频。不在是单一的“纸上谈兵”。 ⑤扫,视频实验过程一目了然,现
《中华国学1001问》的主旨在于讲述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的基本常识,使读者建立完整、系统、清晰的国学知识的框架。这种基本常识,是21世纪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国学底蕴。《中华国学1001问》设计的1001个问题,既涵盖国学之枢纽、体现国学发展之脉络,又能激发当今读者的探究兴趣。对每一问题的回答,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全面周详、切中要害。
《透视大众文化》对大众文化、理解大众文化的关键词进行了界定、梳理和分析,进而对1980—90年代中国一分为三的文化空间进行了深入思考。由此出发,《透视大众文化》分别对影视片、流行音乐、广告术、文学生产、数码时代的阅读与写作等展开专题研究,试图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清理出一条进入大众文化世界的通道,并因此揭示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秘密。
所谓三世书,原是佛家名词用语,也叫三际、三生。《三世书》是传说中一本可以看到你前世、今生和后世的书,据说起源于佛教的《三世因果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演化,是传说中可以推演问者的前世、今生及来世命缘的算命奇书,所得出的资料、论断和解说是好或坏,也会再受问者的今生所作所为的影响,因此,无须太执著所得出的结果。 三国蜀相诸葛亮著《古三世书》,据闻,诸葛亮为著此书足?花了五年多时间才完成。这是一部集前世、今生、后生因果循环、生生不息的命理古典书。唐代袁天罡在《古三世书》的基础下融入自己的毕生著作《六壬课》 《五行相书》 《袁天罡称骨》之精要新编成《三世相法》,而《三世书》是编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不少说明的图片及文字编辑而成的,读者只要根据出生年、月、 曰,便可算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国家的语言文化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繁荣语言事业,一是发展语言产业。语言产业是以语言为内容、材料或以语言为加工处理对象,提供语言产品或语言服务的产业形态。目前,较为显著的语言产业业态有语言培训业、语言出版业、语言翻译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业、语言艺术业、语言康复业、语言会展业、语言创意业、语文能力测评业等。《语言产业引论》对语言产业这一概念提出了初步的理论分析,讨论了语言资源、语言服务、语言产品、语言需求、语言消费、语言技术、语言职业、语言企业等相关范畴以及我国语言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发展战略,并从概述、典型案例两个角度全面介绍上述语言产业业态。作者指出,由于语言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语言问题不仅是国家的文化问题、教育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同时也构成国家的安全问题、战略问
本书是关于南海问题的研究。
上海大学博物馆旨在建成为一座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富有特色、高水平、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大学博物馆。郭骥,黄薇主编的《近代上海小报图录(1897-1952)》主要是由上海大学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合作的,书中精选近代上海小报数十种,图文并茂,对各种报纸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自漢代以來,目錄版本學家為歷代公私藏書留下了數量龐大的書目题跋著作,这些書目題跋對於考察典籍的版本淵源、藏奔流傳、校勘輯佚等,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所謂「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气莫不由此。然而,这些豐富的版本目錄學著作大部分未經整理出版,學者和古典文化愛好者普遍感到目錄學著作難得。有鑒於此,我社特精選了歷代有代表性和影響較大的書目題跋著作,約請學界專家整理出版,總名為《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前已出兩輯,每輯十册,共收書目二十六種,極大地普及了目錄學著作,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本书系法国著名学者费雷德里克·巴比耶的重要著作。 在当今网络时代,书籍的外在形态与肩负功能都面临重大变化,此时对书写与书籍的历史分析就具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 本书上起上古文字产生,下达电子媒体普及的当代,追溯了人类书籍的起源,介绍了以法国为重点的世界各地书籍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并预示了当代图书业的发展趋势。全书以大最手资料揭示了书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通过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变化,展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