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作者是已故评书大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 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庄子,庄子给无数人以陪伴、慰藉、启迪和鼓舞。他想象奇特,思想博大精深,观点常常出人意表而又发人深思。《庄子》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都是一部极为难得的奇书,是经典中的经典,金圣叹将其评定为 六才子书 之首。《庄子》通行本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庄子》用词瑰异,文意跌宕跳跃,行文似断实续,即使有了注释与译文,仍然不容易理解透彻。 本次推出的《你真能读明白的〈庄子〉》,在详细的注释、翻译之外,特别增加了三百七十多条 研读 ,梳理有关篇章的逻辑结构、解释寓言故事的确切含义、阐述庄子思想的深刻意蕴,以及某些故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希望能帮助读者真正读懂《庄子》,更准确地把握庄子思想原貌,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杂采魏晋典籍,经过巧妙编排和精心润色,展现了魏晋时期的众生群相,特别是将当时士大夫群体的独特风貌分门别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年代久远,且魏晋时的社会风尚、思想观念都相对特殊,书中又多用当时口语,因此《世说新语》篇章虽短小,却并不容易读明白。 本次推出的《你真能读明白的 世说新语 》,在对原文注释与翻译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一则故事的评鉴,将《世说新语》中各种难以理解的地方、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一一解读出来,为读者答疑释惑。并对诸家众说纷纭的条目、语句或字词阐发自己的见解,尽最大努力让读者真正读明白这部经典名著。 书后附有 《世说新语》人名指南 ,汇集原文出现的所有人物的称谓,方便读者检索。
《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本书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学著作。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的研究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 理性化 这一特质,以此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技术与时间》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 斯蒂格勒所著《技术与时间》系列前三卷之合集,系作者在德里达指导下,积十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而成的鸿篇巨著,开创了当代技术和时间哲学的一个新方向,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代表作品之一。 本书从人类固有的 缺陷存在 和 代具性 这两个品质出发,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并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人类原有的特定记忆、种族记忆及个体记忆逐渐为新生的机器记忆所取代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也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广义上的 存在 所造成的影响。
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有国际声誉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在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大影响力。他在文、史、哲等学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 五四 以来影响中国文化学术很深的历史人物。他活跃于社会政治领域,是中国自由主义具有诠释力的思想家。 胡适反复告诫青年人,要独立思考,不受人惑。他对 健全的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等的思考,至今振聋发聩。 胡适作品珍藏版 精装十二册: (一)内容全面,收录了胡适的自传、演讲、他的政治、哲学、文学主张等,可以全面了解胡适的思想。 (二)版本优良,核对胡适本人原始和修订版文字,力求呈现接近胡适本人原意的文字面貌。对相关文字未做删节处理。 (三)装帧典雅,著名设计师陆智昌设计制作。(四)赠送精装《胡适手账》,收录有胡适珍贵影像和精彩语录。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书,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日常授课的教学经历与体会、个人学术兴趣和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可谓经验之谈。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一些教学实例,通过基于教师和学生自由精神与独立思考的经典阅读 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蒙田、洛克等大师的著作 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列奥 施特劳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谓方法论的指导;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经典阅读是学术和理论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问题意识却是现实的。 ◎《经典之外的阅读》:每个阅读者都有在他自己经验中积累起来的一些重要著作,也就是他能够从中找到对他来说是 重要
社会学之思(第 3 版) 本书不依时间线性梳理,不按名家逐位清点,而是围绕既渗透日常生活、又塑造学科品格的一些核心概念,探究构筑我们世界观的潜在假设与默含期待,堪称入门上选。本次修订的第三版,全面回应第二版刊行以来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气候变迁、不平等持续恶化、社交媒体的角色日益重要之类趋势,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共同体、消费观念、伦理、社会认同等方面的生活世界。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或许可以把后现代性看作是人类历史的,不仅如此,还像是自哲学诞生以来被人们不顾一切、满怀期冀地表达的所有那些希望和雄心的终极实现。只要毫不理会前历史性人群和历史性人群破败不堪的残余,任他们隐约闪现着后现代性金碧辉煌的拱廊街外,这时候,仿佛这个世界已经终获得了完满清晰的呈现。 人们不再有需
本书以存世古籍等文献为调查对象,对历史上特别是晚近以来原籍广东或长居广东人士的藏书钤印进行广泛搜集和整理,涉及人物凡350家,印章1642方,以印谱的形式进行刊布。这些琳琅满目的的藏书印记,其见证了岭南人在悠远浩瀚的中华典籍传承历史中的贡献,也是追溯岭南文献流传聚散的线索及凭据。 此书的出版将为研究广东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丰富地区和我国藏书史研究成果;同时为广东地区及海内外的古籍普查、整理、研究、出版等工作提供一份基础性参考资料。 书内收录的这些印记还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印文所记或字号籍里,或生年行第,或门阀官爵,或游历心迹 都是考察岭南人物生平事迹直接可靠的资料;其印又多为当时岭南印人操刀,自是岭南篆刻史料的重要组成和补充,并可与传世印谱相互补证,可视为研究
书画家、国学家、中国书协会长、国家文物局鉴定组组长、故宫博物院顾问、北师大博导启功先生 中国文化四讲 ,一套书读遍绘画、书法、诗词、国学。《千里之境》 启功讲历代书画,人人能读懂的中国画入门书。《笔墨风骨》 启功讲中国书法,人人能读懂的书法入门书。《歌以咏志》 启功讲古典诗词,北京师范大学诗词精讲课,把诗意和哲理带进你的生活。《千年文脉》 启功讲国学常识,写给普通人的 猪跑学 讲记,一本书掌握熟悉又陌生的文史知识盲点。
《李学勤文集》收录了李学勤先生自1956年至2018年期间所撰写的中文论著,约1000万字,分为7大类,即:古史研究、甲骨学研究、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研究、学术史研究、序跋杂文。全套文集共30册,最后一册为篇目索引和学术编年。《李学勤文集》展现了李学勤先生60余年科研工作中所走过的学术道路,为全面了解李先生的学术成果提供了丰富材料,同时也将为中国学术、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特殊贡献。 (以学术史研究卷为例) 学术史研究卷包括第21卷至23卷,其中第21卷收录的是2006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李学勤先生的专著《周易溯源》,李先生依据一些考古发现,再结合文献考订来研究《周易》这部 六经之首、三玄之一 ,目的是通过以文献研究和考古学、古文字学互相配合的方法,论证《周易》经文与十翼的形成时代。 第22卷收录了李先生约20世
《巨人与侏儒》是当代重要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布鲁姆的文集,书名取自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布鲁姆之所以选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对他而言,区分人的禀赋与自然差别,区分事物的好坏,乃是一切政治哲学的起点。 这本文集中所收录的文章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面对先哲们的高贵精神遗产 那些伟大的书。用先哲独特的眼光和深邃的智慧,而不仅仅是现代人的臆想来判断那些伟大思想的价值,不仅由现代反观古代,而且更透过古代反思现代的问题,那些记录在伟大作品中的,超越特定文化、经济、政治限制的永恒问题,应该是阅读伟大作品的题中应有之义。 布鲁姆呼唤读者不放弃对 什么是美好生活 的追问,这样才能在所有看似无区别的生活样式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只有以伟大思想的范例为对照来审察生活,我们才不至于简单认同那
《伊利亚特》为古希腊不朽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基石。两代古典文学翻译家罗念生、王焕生先生倾力译作。《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叙事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堪称西方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全诗分24卷,15693行,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大将阿克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伊利亚特》极大地影响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文学创造风格,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其文学成就在当今依然有着崇高的地位。 齐备,校勘精当,体例严明,反映出一代翻译大师的贡献原貌。
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我国的社会制度、民俗、文化有很独到的研究,从早年的乡村制度到晚年的文化的自觉与反省都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 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 熟人社会 、 礼治秩序 、 差序格局 等概念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书中所提出的 礼治秩序 及其 差序格局 的概念,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
陈继儒(1558 1639),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文艺批评家、书画家及鉴藏家,享誉当时的东南名士,新兴出版市场造就的文化人,以一介布衣立身行世,主盟文坛,并在地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其博识与志节受人钦敬,交游之广、影响之大,不仅倾动士大夫精英文化圈,而且辐射广大的市民阶层。同时,他以独特的审美趣味及生活方式,引导晚明江南地区的新风尚,成为明代中晚勃兴的市民文化的代表。 《陈继儒全集》收录陈继儒存世诗文集及相关撰、辑著作28种,特别对《陈眉公先生全集》《陈眉公集》《晚香堂集》《白石樵真稿》《眉公诗钞》《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诸集中的重复篇目作了逐一校勘,以便在一本之中尽可能呈现多本面貌;别集部分收录陈继儒杂着22种(《眉公见闻录》《珍珠船》《妮古录》《眉公群碎录》《偃曝谈余》《岩栖幽事》《枕谭》《太平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全十卷),由著名作家、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徐志摩研究专家韩石山先生编订,共收集了徐志摩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日记、书信、翻译作品七类作品,为目前收入文章zui多的一套《徐志摩全集》。 ★ 在《徐志摩全集》的编法上 首创分类编年,便于阅读和研究,能系统地看出徐志摩写作的历史,人格成长的轨迹。 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对徐志摩作品的编排,不分单行本与散见诗文,全部按体裁分作七大类 *卷至第四卷:散文、第五卷:诗歌、第六卷:小说 戏剧 日记、第七卷至第八卷:书信、第九卷至第十卷:翻译作品。为了弥补难以显现徐志摩全部著作系年与无单行本目录的缺憾,书末附有《著译系年》与《单本著作目录》。与前面分类编年参照,不难窥知徐氏著述的全部情况。大类之内,再
《陈独秀著作选编(1897-1942 套装共6册)》由任建树先生主编,由安庆党史研究室协助,选编了陈独秀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体的作品890余篇。《陈独秀著作选编(1897-1942 套装共6册)》作六卷:第1卷(1897-1918),第2卷 (1919-1922),第3卷 (1923-1925),第4卷(1926-1931),第5卷(1932-1942),第6卷为音韵学文字学卷。按发表时间收入了陈独秀1897年-1942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各类主要论著。所选文章均依据资料和《新青年》、《向导》、《安徽俗话报》等重要报纸的影印件精心编选和严格校对,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和准确性。
本稿为上海市首批68位社科大师全集之一种,由吴泽先生弟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终身教授邬国义主编。吴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原名吴瑶青,江苏武进(今常州武进区)人。笔名哲夫、胡哲夫、宋鱼、宋衍。7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就读于常州和无锡的新式学堂。1933年9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受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吕振羽等影响,开始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逐步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参与了接管大夏大学的工作,并任大夏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务长和文学院院长。1951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等校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先生任历史系主任直至1956年。改革开放以后,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客家学研究中心主任等,1981年,华东师大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