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系统而全面的经典著作中,作者不仅以生动、清晰的风格论述了移情和阻抗这两大基本技术,而且论述了与精神分析环境相关的主题,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作者在书中也明确区分了来访者与分析师的“真正关系”“工作联盟”和移情关系。 对系统学习过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计划从事或正在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以及心理咨询专业的师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拉康本人是一位 多元化 的人物。他集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医生、哲学家于一身。拉康以其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影响了后现代的众多理论巨擘,其独具魅力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由结构主义通往后结构主义的桥梁,对20世纪后期西方的文学、文化批评、艺术、电影等领域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本书除总序和导言外,共有8章内容。首先,对拉康的传奇式生平及学术经历和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剖析,然后,重点介绍拉康的潜意识论、主体理论、欲望理论,探讨拉康的精神病学思想及临床心理治疗观,*后是对其理论的总体评价。
当卡拉 多尔蒂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时,她的世界改变了。迷茫40年、艰难确认后,她终于能够走出自己的 阴影生活 ,得到解脱。 双相情感障碍常见的类型分为Ⅰ型和Ⅱ型。在欧洲的大量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是相较于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郁症)更为普遍的类型,也是症状相对较轻的一种,其特点是重抑郁轻躁狂,且容易与抑郁症混淆而不易诊断。 卡拉 多尔蒂用患者和专家的双重视角,总结出一套翔实有效的识别与治疗重抑郁轻躁狂症状的实用方法,帮助受困于双相情感障碍Ⅱ型或即将受困于此的人们准确应对,少走弯路,过上更平和的生活。
这是一本心理方面的书。欧文 亚隆是当代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也是团体心理治疗的实践者与重要的代表人物。亚隆将文学、哲学的观念带入了心理治疗领域,倡导治疗者与病人之间要培育一种亲密的互动关系,反对将心理治疗教条化、手册化。几十年来,他的著作如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无数颗在大千世界中迷失的心,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本书将引领读者走入大师的心路历程,与大师一起 一路同行 ,一同俯瞰存在心理学的宏伟圣殿,一同仰望浩瀚的星空,探寻人类终 极问题的归宿。
基思·斯坦诺维奇为“机器人的叛乱”提供了工具——一套认知革命的方法,对提升人类的利益(而非复制者的有限利益)是非常必要的。他表现了来自认知科学的理性思考的概念是如何与进化的逻辑相交互的,为人类创造了组织自己的行为来为自己的福祉服务的机会。他认为,这些可以评估的大脑活动,实现了我们不得不将重要性归属于人类生活的需求。仅仅将我们自己当成机器人,我们能开始建构一个自我的概念吗?这个概念的基础是:人类以多种生活形态中的方式获得了生活的掌控权——通过理性的自我决定。
没有人可以不带偏见地活着。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 塔夫里斯和艾略特 阿伦森基于多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本书中联袂揭示傲慢与偏见的运转规律及其危害,并提供克服的方法。 为什么承认 我犯了一个错误 这么难?在这本极具洞察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中,作者深入家庭、医疗、学术、商业、司法、政治、冲突和战争等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人们如何为自己的失误、有害行为或错误决定进行自我辩护,由此消解动摇自身价值感的认知失调,为自己免除责任。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编造谎言,以迎合聪明、品德高尚、不会犯错的自我认知,而这一顽固的认知往往让我们走上愚蠢、违背良知、错误的道路。 自我辩护会加剧偏见,扭曲记忆,让我们在错误的信念里越陷越深。它会将专家的职业自信转变为傲慢,持续制造不公现象;会让爱情扭曲变形,加
自体分析创始人科胡特经典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的最后遗作,不仅回应了针对《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的批评,而且从根本上修正和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思想基础,并对共情、俄狄浦斯情节和自体客体转换等核心概念作了细致的阐述;结合重新评估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陈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临床案例,着重强调了精神分析治愈的本质。
本书是法国著名学者朱莉娅 克里斯蒂娃从精神分析视角,对 抑郁 与 忧郁 所做的一系列探讨。书名 黑太阳 这个看似悖论、充满张力的意向,指代的是个体遭受抑郁折磨、被无法言说的痛苦吞噬的内心状态。在本书中,作者先进行 抑郁 与 忧郁 的理论阐述,再对四位创作者做详尽的个案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抑郁的根源在于主体丧失了某个他深爱的客体,且无法承受这样的丧失,因而无法完成对客体的哀悼。那么该如何化解哀伤、超越哀伤呢?作者认为,为痛苦命名、颂扬痛苦不失为一种方法。 崇高诞生于忧郁之中 ,抑郁者可以通过文艺创作而克服主体性的精神危机,使主体重塑虚无,从而穿越忧郁、超越分离的痛苦。 作者先以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的画作、患有癫狂症的法国诗人奈瓦尔的诗作为例,尝试阐释文艺创作如何作为一种 暂时的救赎 帮助创作者
荣格红书套装 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荣格、了解分析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自开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开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 自我实验 ,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 时光之书 ,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一无
几乎人人都有做事拖拉的经历,人人都想改掉拖延的陋习。如果你是一个做事拖延的人,那么这个坏习惯可能导致各种负面的影响,造成诸如学习成绩不好、工作表现差、不健康的饮食选择等健康问题和经济问题。 本书作者从分析产生拖延的八大心理因素入手,通过提供一种直截了当、系统的框架,运用无压力工作法、抗拖延习惯法、25-5法则、设置季度SMART目标等,帮助读者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习惯来拒绝拖延症,逐步改掉拖延陋习。 本书不只是提供日常行动计划的制订,而且是侧重鼓励读者采取行动的行动指南。
基因从何而来?它又将走向何方?理查德·道金斯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对复杂事物条分缕析的能力让我们得以直面这些谜题。《纽约时报》将他的写作风格描述为“那种让读者感觉自己像个天才的写作”。 《基因之河》是理查德·道金斯在继《自私的基因》之后的又一经典作品,一本以现代生物学观点来解释生命进化过程的科普读物。道金斯将生命的进化过程比作一条基因之河,在时间长河中,基因相互碰撞和重组,不断分叉,不断消亡。值得一提的是,道金斯还在书中分析了实现生物信息在宇宙范围内爆炸需要跨越的各个可能门槛,让我们得以对生命未来会走向何方有所想象。 《基因之河》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科学大师书系”图书之一。“科学大师书系”精选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10本经典著作,其作者既是世界一流的思
。。。
众多知名学者、专家推荐。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婴儿拥有丰富的认知和道德生活,这是21世纪心理学领域最有趣的发现之一。但对婴儿认知与道德的研究如何揭示人类的本性·保罗·布卢姆用他标志性的写作风格——清晰、深刻、敏锐和优雅,通过《善恶之源》为我们作出解答。《正义之心》作者乔纳森·海特:保罗·布卢姆向我们展现出,一名一流科学家如何把矛盾的发现、广泛的研究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结合为一体,为人类的本质勾勒出了一幅细致入微、令人惊奇的肖像,描绘了它的美好、恐怖和奇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善恶之争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从婴儿的善恶起源探讨道德的冲突、局限、转化、超越与升华,是一种另辟蹊径、引人入胜的新角度。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道德,也许更能
《心理咨询导论 (第4版) 》是心理咨询专家麦克劳德教授的又一力作。新版增加人际沟通分析等四个关于咨询关键问题的新章节,拓展在线咨询、户外治疗、残障人士咨询等方面的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每章包含导言、结论、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拓展阅读,帮助读者更深入学习。
在这本系统而全面的经典著作中,作者不仅以生动、清晰的风格论述了移情和阻抗这两大基本技术,而且论述了与精神分析环境相关的主题,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作者在书中也明确区分了来访者与分析师的“真正关系”“工作联盟”和移情关系。 对系统学习过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计划从事或正在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以及心理咨询专业的师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西方思想文化译丛”系列之一。在中国精神分析界,埃里克?迪迪耶(RIC DIDIER)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主要是因为他在中国成都四川大学进行的五次讲座。他是拉康和多伦多的学生,他的演讲生动、易懂、深刻,尽管每次讲座都隐含了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与概念,但是他很少用生硬的术语来阐述,而是把理论化解为平常语言。此次除原著内容外,经作者同意,译者又后附了两篇作者的小文,为儿童精神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本书一改往昔精神分析理论与个案论述的深奥晦涩,语言浅显易懂,叙事论理,深入浅出,文字语言优美易懂。
这本书沿袭了法国 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对结构概念的发展,这种发展从“像语言一样结构化”的可解析的无意识开始,延续到无意识—啦啦语、实在的无意识、不可解析的无意识。作者重点探讨了拉康思想中经常被误解的不重视情感这一问题,肯定了拉康认为经验中确实存在着无法进入语言的东西等观点。书中还追踪了拉康有关情感产生的理论以及一系列特定情感理论的发展,讨论了情感在实践方面的影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