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读者也许满足于通过作品来了解的作家,但对于狂热的文学爱好者,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进入他们的书房,了解这些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用的是铅笔、钢笔,还是打字机?坐着写、躺着写,还是站着写?每天写多少字?西莉亚﹒布鲁﹒约翰逊便是这样一位寻求与作家“直接亲密”的爱好者。在这位“文学侦探”的调查研究下,我们得以知道那些名作诞生的细节,得以了解大作家们写作的怪癖和执迷:从席勒的烂苹果到奥康纳的甜牙,从雨果对自己的软到狄更斯像拉链撕开人群的疾走,从普鲁斯特的软木盾到纳博科夫的浴缸,从乔伊斯的外白衣到伍尔夫的紫墨水……
本书主要以“图像”为线索,运用叙事研究、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发生于20世纪中国的关涉文学、美术诸领域的一组个案加以解读和剖析,主要涉及几方面问题:晚清至民国时期海派刊物“女性”主题图像的含义生成和图式衍变问题;早期媒体传播中女性肖像照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僭越问题;“五四”背景下西方美术图像的引进、译介、阐释,与本土表达的衔接,这一过程所隐含的“五四”知识分子自我身份定位问题;20世纪中国女艺术家“自画像”与女性自我认知问题,20世纪中国美术的人文图式构建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身处生存夹缝中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艺术追求的多熏性、分裂性问题,等等。本书经由相关个案解读,考察“图像”背后文化运作的迹象、内在意图及其在多方力量的制衡下形成的格局。
《现代诗律学:王力别集》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现代诗歌的一部专著。在本书中,王力先生从现代诗韵脚的构成、位置,诗行的长短,音部,商籁体诗歌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现代诗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中国现代诗及与西方诗歌的渊源关系。
《中国楚辞学》是中国屈原学会主编的研究屈原、楚辞和楚文化的专业学术丛刊。中国屈原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是最早成立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类的学术团体,代表了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水平。《中国楚辞学》主要发表中外楚辞专家有关屈原和楚辞研究的成果,以及中国屈原学会所举办的有关屈原和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该书所收论文,目前已经为中国期刊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收录,该丛刊被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和学术团体确定为重要的学术丛刊。
《济南泉水诗补遗考释》收录204名古代诗人所写的济南泉水诗445首。这445首诗作,是济南历代的府县志、也是去年新出版的《济南泉水志》(《济南泉水志艺文志》共收录1200首诗)所失收的。《济南泉水诗补遗考释》对济南的泉水文献作了开拓性的填补工作,它是《济南泉水诗补遗考释》作者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从各大图书馆馆藏的数千种古籍(主要是明人、清人别集)中搜集到的,这些泉水诗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其中颇多历代名人名士之作品。
直觉是神经末梢未经推理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了解人的直觉与潜意识,能帮助我们开启隐藏的潜能,重塑内在的自我。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并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对直觉与潜意识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想事成”法则的秘密。
旅行即通过对日常空间的出离而获得的非日常的空间经验。旅行故事是以旅行作为表现对象或发生背景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旅行故事源远流长,数量巨大,特征鲜明,恰可成为把握古代小说之内在结构和历史脉络的理想案例。本书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中心,利用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旅行故事的源流与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关于古代小说史的微观描述方式。
《英雄诗系》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据传为荷马所作,也有人把它归在了赫西俄德名下,目前流传下来的是一些不同版本的残篇。《英雄诗系笺释》是对《英雄诗系》的整理、注释,包括“忒拜诗系”、“特洛亚诗系”、“关于赫拉克勒斯和忒修斯的史诗”和“谱系与古物的史诗”部分。《英雄诗系笺释》的注释多于正文,其重要性与正文不相上下,因为没有笺释,正文无法识读。因此,《英雄诗系笺释》采用我国古籍整理的习惯体例,将笺注与正文同列,便于阅读。
《尧舜禹演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中人物描写,鲜活生动,深刻感人,是一部有厚重文化积淀的文学著作。它以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弘扬了尧德舜孝禹功几千年来遗留下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德治国、孝道为先,不仅对国民,特别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无不把尧舜禹时代作为楷模,追求“尧天舜日”的太平盛世。该书为章回体小说,共四十回。全面而系统地记述了尧舜禹时代。全书贯穿了一条主线——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三条副线:讲述了尧舜禹禅让的林林总总;孔壬、崇伯鲧、大禹治水的恩恩怨怨;后羿与嫦娥,舜与娥皇、女英,禹与女娇等爱情故事的曲曲折折。同时展现了尧舜禹、四岳、八元、八恺同“四凶”、
《灵性潜能创造:个人潜意识研究》在综合论述潜意识的内涵、结构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灵性篇 个人潜意识与心理分析,潜能篇 个人潜意识与人的潜能,创造篇 个人潜意识与创造,阐述了个人潜意识与人的心理和谐、潜能开发以及创造性活动的关系,使西方分析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思想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心理和谐、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和广大青少年的有益读物。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运用20世纪末勃兴的空间叙事理论,系统分析了纳氏18部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化时间、空间的视觉书写、空间形式和空间主题,并对其代表性的4部长篇《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与《斩首之邀》。
《大家小书:水泊梁山英雄谱》撷取《水浒传》中三十多位英雄人物,予以“故事新编”式的肖像素描。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借古喻今”,以迥异于金圣叹的视角和犀利的文风,一吐心中块垒,其分析睿智而深刻,其行文凝练而隽永。而漫画家的插图,既寓写实主义,又含浪漫主义,艺术的概括与夸张,耐人寻味,塑造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本书在全面搜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对先秦文论基本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尚书易经诗经逸周书穆天子传国语孟子庄子等所录文字作注注文对同文学艺术语言美学思想相关者详加注解,有的地方加以阐发,以便掌握;或引述前人之说,稍加辨析,以求确切其他文字则以排除一般阅读障碍为原则,各家看法有分歧者,择善而从,不作详细的考证辨析
自2010年7月1日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以下简称“新《规范》”)正式施行,2002年版《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同时废止。新《规范》旨在提高中医病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中医医疗质量。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版)》的编写目的,旨在落实《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规范建设的相关规定。《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版)》编写的基本原则是:①突出《规范》重点,注重《规范》内涵;②着重中医病历的特点和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法律性;③强化中医临床医师基本功训练,规范医师病历书写行为;④体现和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⑤吸收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病历;⑥编写工作由参与卫生部和国
本书在先秦历史和文化的广阔背景下,主要从政治思想、用人主张、人生哲学、处世方针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战国策》“畔经离道”的思想倾向,揭示其重针、重利、重时、重自我的纵横家思想特征。并以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系统论述这部亦史亦文的杰作在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文体因革和寓言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影响。还论述了《战国策》中的人才论、纵横之文的基本特征,并对若干名篇做了独到新颖的解析。全书新见迭出,颇多创获,足以给人启迪。
本书为知名专栏作者“有鬼君”近年来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鬼文化的文章精选。作者从中国特有的志怪小说中爬梳整理了古人对鬼魂世界的各种猜测与想象,并将其拼接起来,描绘出古代鬼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一系列面向。主题分为:鬼之日常、鬼之百态、冥府探幽、人鬼之间、精怪一族等。作者以侦探般的眼光爬梳典籍,搜罗异事,讲述了一个可悲可笑、可怕可爱的鬼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