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83岁时写的自传,包含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成年后的见闻、自身所经历的梦境和幻觉、与弗洛伊德的相识相知及分道扬镳、对死后生活的见解等。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根据内心体验来了解自己,探索精神世界的奥秘。本书浓缩了荣格一生的思想精髓,是具有思想史意义的独特传记。
本书不仅是荣格的成名之作,也是传世之作,展现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在书中提出,人的性格不受遗传的影响,不受性别的限制,也不是生活环境所养成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倾向。他归纳出了八种心理类型,不同心理类型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差异较大。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度认识和了解自我,理解每个人对幸福存在不同的需求,能够和与自己类型不同的人做到相互理解并彼此认可。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一。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体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梁启超、周作人等学者,和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人性心理学》是阿德勒在创建个体心理学派之后出版的*本著作,汇集了他对个体心理学解读的核心思想。书中通过对人类行为和性格奥秘的探索,解读个体的多种心理现象,阐明个体发展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童年对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影响,帮助我们了解人性主宰下的社会交往原则,学会识别和调整自身的认知误区,融入社会生活。阅读本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1920《超越唯乐原则》 人心有对立的本能和欲望。 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在追求超越快乐,哪怕为此忍受痛苦。 在不顾一切想生存下去的同时,也追求自毁和死亡。 1921《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 群体没有智商, 在群体中,本来有智商的人也变傻了。 弗洛伊德在本篇中高度评价了勒庞的《乌合之众》, 同时指出在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会有必然的分裂。 1923《自我与本我》 自我是社会性的, 本我是本能性的。 在现实与幻觉、故意的暗示与潜意识的夹击之中,我们到底是谁? 1926《障碍、症状与恐惧》 障碍是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受阻, 症状的出现是因为对欲望的压抑。 本篇讨论饮食、性、运动以及认知障碍或症状之下的心理恐惧问题。
《理解人性》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根据阿德勒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以清晰晓畅、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大众解说人性,帮助他们确立恰当的生活态度。 如阿德勒在序言中所说,本书旨在让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致力于 照亮人类通往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前进道路 。一方面,从理论上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及集体生活的和谐性,教会个体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错误。另方面,还展示了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即如何用这些原理来处理日常的关系及组织我们的个人生活。 阿德勒认为个人在实现自身目的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自卑情结的影响(体现于性格塑造、家庭关系、性别关系等各个方面),如果要摆脱消极心态导致的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自我困境,拥抱他人与社会,就应该重视社会感的建
恋爱2年,没想到恋人突然背叛我; 工作3年,没想到同事突然背刺我; 交友5年,没想到朋友居然欺骗我。 识人不清带来太多伤害,阿德勒带你看透 人 的内心。 本书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以真人案例分析为基础,展示阿德勒心理分析的方法, 通俗好读,解答生活、工作、婚恋中所有关于看不准 人 和看不懂 人 的困惑,以期帮助读者能更准确地看人识人,从而理解甚至预判一个人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阿德勒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洞察一个人的本性: 一看人生目的,理解其说话做事的逻辑; 二看成长环境,明白其追求人生目的的根源与决心; 三看生活风格,预判其为了达成目的将会如何行动。 翻开本书,从此看人超准!
艾里希 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 于尔根 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谈话中,弗洛姆围绕 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 梦是全人类的语言 以生命的名义 人是谁? 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消费主义、依恋关系、父权制度等主题的剖析极具现实意义。
我们从儿时起,就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 人应该追逐光明、美好的东西,逃避阴暗、丑陋的东西。然而,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只蝴蝶,心灵之翼亦如蝴蝶之翼,飞翔时,两只翅膀会呈现出 180度的对折,在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勇敢与怯懦之间折叠交替,看似矛盾重重,不可调和,实质上却舞动出了鲜活的生命图景。 所谓心灵地图,就是尊重心灵自身的习性,按照心灵的逻辑,而不是思维的逻辑前行。如果强行剔除心灵中的黑暗、绝望与怯懦,就如同折断心灵之蝶的一只翅膀,生命必将失去平衡。 而这本影响深远的书,将告诉我们如何在阴影中行走,它补全了我们失落的一角。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之作。 本书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神秘感,同时揭示了许多隐藏于人们心理深层的奥秘,提供了一条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深刻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本书与《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并称为思想史上的三大里程碑,是一部奠基性的著作。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够从中找到有关梦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依据,获得一种全新的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我的抑郁症》是美国作家、导演伊丽莎白 斯瓦多根据自身经历写下的图文随笔集。与抑郁症这个心理恶魔孤军奋战许多年之后,她决心寻求帮助 借笔宣泄,完成了这本精彩纷呈、辛酸却别具风味的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 她用充满个性的文字、极富感染力的图画,讲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与如今常见的心理恶魔作斗争的经历。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被誉为 一部让人摆脱抑郁的作品 。它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面镜子,告诉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抑郁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强大,也会比一般人更珍惜阳光!
《爱、性欲与母权》主要从母权、性别与性欲以及爱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其中母权主题参考和分析了巴霍芬的理论,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母权理论的现代意义;针对性别和性欲则主要关注两者的相互关联及其对性格的影响;最后在探讨爱与社会性格的关系时,弗洛姆剖析了自私与自爱的差别,并提出经典问题: 我们还热爱生命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人类改善自身处境的动力之源,是人类追求优越感的原动力。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首创 自卑情结 一词,阐述了自卑感的行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教导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从而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 ?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让聪明人读懂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经典著作。自卑普遍存在,自卑是力量所在。阿德勒认为,人类生而自卑;自卑和自卑的补偿性是人类个体和整个文明的动力源,主宰着人类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爱情、工作及梦境中的各种表现;人可以超越自卑,创造另一个自我;超越了当下的自我之后,会产生新的自卑,因为不满足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本书是阿德勒思想体系的总纲。作者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分析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从教育、家庭、梦境、社交、工作、婚姻等多个领域,用大量实例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职业与他人,解开自卑情结,构筑强大内心,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融入社会生活。对所有人来说,《自卑与超越》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心
《乌合之众》是一部讲透政治、经济、管理的心理学巨著,被誉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全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作者在书中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民主革命等几乎所有重大事件。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被誉为 心理学界的哥伦布 ,他提出的无意识概念是对心理学研究的极大拓展,他的理论和思想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并对后世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魔法师荣格》结合荣格的生平、著作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探寻了荣格思想的复杂源头:炼金术、占星术、诺斯替主义、赫尔墨斯神智学、神话、秘仪、梦境、幻觉、直觉、祆教、《易》、道教、藏传佛教 他一生经历过多次神秘体验,并同时受到东西方古老文明的影响,在两种看似迥异的文明中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基础 神秘主义,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荣格更愿意称自己为魔法师,他用心理学来解释种种神秘主义,与无意识进行沟通。他的心理学加深了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所谓神秘主义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们仍然应在心中为它保留一方空间,找回
本书包含了 《超越唯乐原则》《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著论 ,代表了弗洛伊德晚年的成熟理论,也是后期弗洛伊德对整个人的心理所作的哲学思考的结果。在书中弗洛伊德简练地表达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要点和学说精髓,以及 潜意识 欲望 群体 自我 本我 超我 力比多 等一系列心理学领域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描述。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学家卡伦 霍妮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书。 本书指出,由于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一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自欺欺人地虚构了各种 理想化形象 ,通过 外化 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服从型选择了迎合他人,攻击型选择了对抗他人,超脱型选择了远离他人。但这些策略更像是迂回的补偿和逃避,非但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绝望,无法真诚地投入任何关系或者工作中,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她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本书指出了我们在被内心冲突困扰时遇到的
《心理学与生活》一书凝聚了大量的临床实务案例,阿德勒以咨询师的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现实应用,为我们解答了生活的本质和个体的存在意义等一系列根源问题。书中强调了 早期记忆 对个体生活风格的决定性作用,帮助父母以更科学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也帮助我们学会从以往事件中得到对自己的完整性认知,将自己从消极的生活态度中解脱出来,培养乐观有勇气的人生风格,终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