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典藏宏富,在传统文史古籍中被视为“稗官”,占有一席之地。 笔记章法灵活,不受约束;驳杂广记,包罗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凡古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宫廷秘闻、文人轶事、庙堂宏论、街谈巷议、金石文字、碑版书画、天文地理、民俗风物、宗谱世系、氏族图腾、易卜星算、诸子百家无不涉及,可谓采拾博洽,百科荟萃,广谱式地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其中有治乱得失、文史考评,有访察探索、大千博览,有宦海风波、人生感悟,是知识与智慧的总结,具有广博的文史与古代科技研究参考价值,今天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在近年来笔记著作广受欢迎的读书氛围中,编选出版这套《历代笔记名著丛书》,着眼于历代广有影响的名家名著。首辑自魏晋至明清精选10种,使用较好的版本校点整理,与前已出版的
《国语》:春秋左丘明著,以记录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在《国语》中,我们选择《国语》中有关道德建设的篇章进行了简注和翻译。 《国语》243章,《国语》选138章,占原书近百分之六十。没有选人的篇章,有的所讲的道德与当代社会差距太大。如《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别予男女之礼》讲男女之别,矫情到祖孙之间也授受不亲;《晋语八?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讲叔鱼生下来时相貌难看,他的母亲就不愿意喂奶,还诅咒他必以贿死;杨食我生下来时哭声难听,他的祖母就不去看护他,还预言他会使宗族覆灭,这简直是逼着孩子走上不归路。有的为避免重复而不选。如《周语中?阳人不服晋侯》与《晋语四?文公出阳人》基本相同,因后者更全面,故不选前者;《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与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 196年的史事。结构严谨,编排有序。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