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建立于公元7世纪的唐朝(公元618-907)从历史上看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在它统治的300年中,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发展到的高度。唐王朝疆域辽阔,“文治武功”超迈前古,在当时的世界上,它的政治制度比较先进,经济繁荣,文物昌盛,;而有唐一代的辉煌业绩,自是当时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成果,但也是与贞观年间君臣的长期奋斗和努力分不开的。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本书主要包括:舆孟达论李严书、舆孟达书、舆步陷书、舆陆逊书、舆孙权书、又舆孙权书、答司马懿书、舆兄瑾论白帝兵书、舆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舆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舆兄瑾言治绥阳谷书、舆兄瑾言论陈震书、舆兄瑾言孙松书、与兄瑾言殷礼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