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是我国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考工记》译注。将古朴的原文译成白话,详加注释,将《考工记》中有关“百工之事”及官营、家庭手工业的“三十二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分列细述。附“考工记著作年代新考”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东汉王充著。《论衡》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及谶纬迷信思想。他的元气论在当时如黑暗中燃起的火炬,有力地批判了统治者把天奉为造物神的正统思想。本书选取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十二篇加以注释和翻译。
丁弃武绝没想到,与自己缠绵绯侧、卿卿相恋的玉人儿白采萍,到头来竟是苦苦寻觅的仇人之女。这使少年豪侠抑郁而踌躇;恰在此时武林秘笈“天风图”赫然出世,武林邪道如鬼魅般各施狰狞手段,江湖之上顿起阵阵狼烟。
本书作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诗人顾城的部分经历,分析了他杀妻自缢的动机与复杂心态。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由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分别组织宾客所写的著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使今人感兴趣的是这两部书积累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大量的神话传说,旧史佚闻,前人遗语,古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早已湮灭的家派学说。这两部书的文章,述事简洁,说理晓畅;《淮南子》尤其写的词翰美富,色彩缤纷。《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汉时即有注本,今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订本的底本前者采用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于后者采用刘问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本书之标点、分段,《吕氏春秋》沿用陈氏本;《淮南子》则由杨坚先生参考前人圈点进行标点及分段。本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