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经/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相宅相墓属中之一种,原书藏北京故宫,题晋郭璞著、明刘基阅,系清康熙精抄本。 我国古代看风水有形法一派,流传书籍很多,但均重在寻龙捉脉、点穴立向及认砂吉凶,对水形水法及其善恶,均仅随笔带过,且多在后略加论述(如我社同时出版的《甲砂玉尺经》),而《水龙经/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却专论水之形气,说明水形既有屈曲、回顾、绕抱、斜飞、直冲、反跳及来去分合的区别,又从理气天星、方位及喝形呼穴方面进行了探源,而这些都能反映水之形气的吉凶。原书详细论述了阴阳二宅认水立局的各种方法,图文并茂,整理者又根据解说需要补充了不少插图,希望能更清楚地说明古人到底是怎样为阴宅阳宅选址的。《水龙经/故宫珍本丛刊精选整理本丛书》是研究水龙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其诗用典较多,故而晦涩迷离,这也成为他的独特风格。今存诗约600首,有《李义山诗集》。此《李商隐诗集》清代学者朱鹤龄注。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编纂的笔记小说,记载了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期间名士的言谈风尚和奇闻逸事,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人物鲜活生动著称于世,鲁迅评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是欣赏“魏晋风度”的经典读本。
隋炀帝与朱贵儿转世成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在这两世姻缘的时间间隔里,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好汉:忠肝义胆的秦琼、两破隋阵的罗成、三斧定瓦岗的程咬金……他们推翻隋朝暴政,开创了盛唐景象。清人褚人获根据史书及大量民间文学对这段历史加以演说,编成《隋唐演义》。该书规模宏大,故事脍炙人口,塑造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是一部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历史传奇小说。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田松青校点。全书十八卷,或考证经史,或记述时事,议论多能有感而发,所记事实也能补史之未备。书中若干人物逸事亦颇具小说价值,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采用。以涵芬楼《宋人小说》本为底本,校以《稗海》等书。
《楚辞今注》是我国古典文学首屈一指的经典著作,是任何古典文学研究者不能不读的作品。两千年来,关于《楚辞》的注释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但对当代人来说,一则难以将数以百计的注本一一读来,二则古人以文言所作注解,往往也已须“再注释”了。《楚辞今注》的主要负责人汤炳正教授,是的《楚辞》学专家。
晋陶渊明的诗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以诗酒自娱,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诗歌中最重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他的诗歌自然真朴,情韵醇厚,对后世影响极大。本书以清人陶澍《陶渊明集辑注》十卷为基础进行整理。
《竹书纪年》是载录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流传中屡遭亡失伪造,原书面貌难存。清代以来有朱右曾辑《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又据朱氏补充和订正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范祥雍订补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精)》即依据王氏,订正其误字脱文、引书不全和讹误,并补漏引,纠正编次不当处,辑补前代学者考证足资发明者,于原文不明之处予以补充和解释,另依《竹书纪年》所载编制《战国年表》以便读用。
陈才智编著的《韩偓诗全集》校勘即以康熙扬州诗局刻本《全唐诗·韩偓集》为底本。参考《全唐诗稿本·韩僵集》,王全(王仲闻、傅璇琮)校点本《全唐诗》,陈尚君等辑校《全唐诗补编》,程光金、彭崇伟注释《增订注释全唐诗·韩偓集》。
“长物”,原指多余之物,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这部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共十二卷,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讲述居家陈设的有室庐、几榻、器物、位置四卷,与造景布局相关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鱼三卷,与文人雅趣直接关联的有书画、香茗两卷,集中谈论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崇尚清雅,遵法自然,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 呈现簪缨世族的清雅生活格调、明代江南书香世家的高洁风致。 《四库全书》收录《长物志》,评其“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为后世营造生态家居、鉴藏文物雅玩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金瓶梅》的作者、成书、版本、方言、传播、影响等基本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二是对《金瓶梅》的时代特征、创作主旨、文化意蕴、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三是对《金瓶梅》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讽刺手法、语言艺术等成就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评论。力图使读者对《金瓶梅》有一个较为全面、同时又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