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因词人辈出,作品繁多,故宋词历来多以选本的形式出现。其中,被誉为 晚清四大词人 之一的上彊村民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无论是代表性还是流传度,在近代都位居前列,是诗词爱好者品读宋词、领略宋词之美的上佳之选。 底本可靠,选篇更丰富。 本书以 1934 年神州国光社出版的近代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所著《宋词三百首笺》为底本,为弥补底本在选词上偏南宋轻北宋、重婉约轻豪放的不足,对词人与词作做了增补,并按词人出生先后顺序重新编排,收录宋代词人87家,宋词313首。同时,为了让读者一览词的千年流变,又从唐、五代、元、明、清词中精选16首。只此一书,即可领略千年词作风华精粹。 全本全注,无障碍阅读。 新增词人小传,介绍其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词作的风格与特色。注
唐宋花间二十四家词赏析 ,林兆祥,中州古籍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林兆祥 原价 ¥188.00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6-01
无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中西
走进这本书的明朗春光时,你沐浴的是唐时风、宋时雨。本书分类讲解唐宋词的名篇,别具胜解,可以让你领悟词人的人生智慧,体会人生的种种情感况味。同类作品的异同比较,可以让你感受不同的艺术风貌。作者创立想象与还原的欣赏方法,别开生面,将传统与现代对接起来。那些百读不厌的名篇佳作,都成了一组组艺术DV。原来词不是用来诵读的,而是用来拍摄的、观赏的,不止是让人满口生香,而且是视听盛宴。原来唐宋词也可以这样欣赏!作者讲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启人心智。激情洋溢时,学生如游白云深处,沉醉不知归路;机趣喷薄时,学生如行山上,山川自相映发,精彩应接不暇。听其课,如沐春风;读其书,似身临其境。
诗品全译 《诗品》的作者为梁代钟嵘。钟嵘生于公元468年,卒于公元518年,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人,晋侍中钟雅七世孙,从祖钟宪,任南齐正员郎,父亲钟蹈为齐中军参军。钟嵘幼而好学,师从齐永明卫将军王俭,因“有思理”.“明《周易》”,举为本州秀才。历任南康王侍郎、抚军行参军、司徒行参军等职。衡阳王萧元简出任会稽太守,引为记室,专掌文书典籍,后又任晋安王、西中郎萧纲记室,故世有钟记室之称。《梁书》《南吏》均有传。 《诗品》,亦名《诗评》,是我国早的一部关于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著,也是我国诗话的开山祖。全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诗歌理论;另一部分为诗歌批评。就诗歌理论来说,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诗歌的产生和功用;第二,五言诗发展史;第三,滋味说;第四,用典和声病说。
《苏轼选集(修订本)》为“王水照苏轼研究四种”的第一种,《苏轼选集(修订本)》选录苏轼诗240多首,词50多首,文30篇,分体编年,并加以笺注,其“注释”中注意把前人的歧见加以归纳整理,断以己意,又设“集评”,努力做到“详而不芜,博而得要”,另外对一些历来聚讼不明的问题以及有利于理解苏轼作品的相关材料,另立“附录”。《苏轼选集(修订本)》在吸收前人基础上,多有发明,被誉为古代作家选本中少见的杰构(何满子语),曾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又被选为北京大学书目。钱钟书先生高度赞扬此书,谓之“卓然优入著作之林,成一家之学”。《苏轼选集(修订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版书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文有所增删,新增若干首新发现的苏轼诗词文,二是评注有所修改,力求
走进这本书的明朗春光时,你沐浴的是唐时风、宋时雨。本书分类讲解唐宋词的名篇,别具胜解,可以让你领悟词人的人生智慧,体会人生的种种情感况味。同类作品的异同比较,可以让你感受不同的艺术风貌。作者创立想象与还原的欣赏方法,别开生面,将传统与现代对接起来。那些百读不厌的名篇佳作,都成了一组组艺术DV。原来词不是用来诵读的,而是用来拍摄的、观赏的,不止是让人满口生香,而且是视听盛宴。原来唐宋词也可以这样欣赏!作者讲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启人心智。激情洋溢时,学生如游白云深处,沉醉不知归路;机趣喷薄时,学生如行山上,山川自相映发,精彩应接不暇。听其课,如沐春风;读其书,似身临其境。
《千首清人绝句校注(套装上中下册)》为著名学者陈友琴所选注的清代绝句诗选。陈友琴从清代六千余家诗人中精选两千余首五言、七言绝句,附有每位入选诗人100余字小传及简要注释。《千首清人绝句校注(套装上中下
本书系存世李商隐文之编年校注本。包括:编年文、示编年文、冯浩辑李商隐文佚句;新辑佚句等内容。一、本书系存世李商隐言文之编年校注本。二、徐、冯、钱诸笺注本虽有系年考登,然均分体编次,本书改分体为编年。三、本书文字校勘,以清编《全唐文》为底本,以《文苑英药》、《唐文粹》参校,普吸取徐、冯、钱、张、岑诸家校改意见。四、本书注释,一般按时代先后引录各家旧注,间有注家时代在前而所引书时代在后,注家时代在后而所引书时代在前者,视情况调整次序。五、所收之文间有注家、评选者所作之评语,引录于每篇注释之后,以(某某日)标明。六、本书所收商隐文视篇幅长短酌加分段。七、本书校勘所用底本、校本、系年考、注释所用诸家笺注本及有研究考译著作。八、本书卷末附录李商隐文佚篇名、李商隐文分体目录、各本序跋凡
《词学季刊》创刊于1933年4月1日,主编者为龙沐勋即龙榆生,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发行。《词学季刊》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部分的内容:首先是“目录之学”的内容。龙榆生所提出的“目录之学”不仅包括版本、校勘、品评诸方面,还包含了史迹的考察,即词人传记、年谱之作。其次《词学季刊》也叙述了声调之学和批评之学。《词学季刊》在现代词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词学从产生到确立有一演变的过程。《词学季刊》恰处于这演变过程中的临界点。在《词学季刊》之前的三十年是现代词学的萌生期和形成期,《词学季刊》则是现代词学成熟的标志。《词
本书对清词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了考察,内容包括政治词、咏物词、艳词、妇女词、选本及清词流派等,力图使所论述的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便从不同角度,认证清词前代之处,探索清词发展的本质精神,说明清词中兴的意义,从而对清词得出较为明晰的认识。与此相应,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选择了“中观”,即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将问题提到的高度,力求进行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就写作意图来说,希望避免过于空泛和过于琐屑两种倾向,以使本书的论述能够既踏实,又有的理论性。另外,始终坚持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探讨文学现象,同时将创作和理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创作影响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创作,二者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过程的揭示,找出文学史发展的自身逻辑,这也是本书所特别追求的一个方面。
《人间词话注释(精)》是 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 有影响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