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初朱祖谋选编的一部宋词选集。朱祖谋字孝臧,号彊村老人、上彊村民。他本人是位很有名气的词人,与况周颐、王鹏运、郑文焯合称为“清末四大家”。朱氏毕生以词学研究为己任,所辑《彊村丛书》饮誉海内,是唐圭璋《全宋词》、《全金元词》面世前规模优选的词集汇编。这本《宋词三百首》,是在他反复研究宋词后,为有志词学的青年人编成的一本启蒙读物。同《唐诗三百首》一样,此书一出,即为文学爱好者所重。为了使读者更迅速便捷地欣赏这些优美的作品,我们的整理,是将全部二百八十多首词一一作了注解、翻译和导读解析。注解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文字则力求贴近原作想要表达的感情或意图,又在一定程度上稍作灵活的处理,而不是“一对一”的刻板对译。限于篇幅,解析部分也尽量简明,点出作品主要意旨,偶尔引用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文学家。其词风格妍婉,语近情遥,能曲折尽人意,有“婉约之宗”之称;其诗则跌岩昭彰,气格不凡。李清照把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融入创作之中,无论是咏叹日常生活的欢乐感伤,还是抒发动乱时期的家国之慨,都涌动着一腔真情,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书系“国学典藏”丛书之一种,备搜李清照诗词作品、《词论》及古人的精彩评论,辅以简明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李清照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本来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又是文学艺术里永恒的主题,这是人所共识,用不着多说的。但是爱情之于每一个人,却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种种不一。性德的爱情生活和他的爱情词又当如何呢?黄天骥先生在《纳兰性德和他的词》里用“玫瑰色和灰色”加以形容和概括。不错,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以及他的爱情词篇正是如此,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乐,悲凄伤感,幽怨苦多。
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难脱“花间”之风。国亡被俘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其后期词作的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以后苏、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并成为词目前承前启后的大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李煜词集(附:李璟词集 冯延巳词集)》备搜李煜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书后另附有南唐另外两位词人李璟和冯延巳的词集。
在唐宋词目前,辛弃疾历来以豪放著称。而“豪放”既体现为由题材、意境、情感等结合所呈现的创作风格,又体现为一种放笔快意、摆脱束缚的创作个性。 辛弃疾在词体写作上如此全方位、大尺度的出位与突破,无怪乎时人评曰:“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徐鱿《词苑丛谈》引)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为通行既久、已成习套的词体开出新境,使词的创作摆脱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带来了宋词繁荣发达、多姿多态的昌盛局面。
词,作为中国古代常用文体它与诗体一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值得珍爱的宝贵遗产。 但由于词与音乐有关,人们对于词的特殊的复杂的声韵格律,总不像诗那样易学好懂,因而产生一点隔膜,对于词的学习与欣赏发生某种障碍。为了拆除隔膜,搬开障碍,我们特编撰这本关于词的规范读本。所谓“规范读本”就是在众说纷纭之中,我们采用早有定评的说法,从而引导读者把握的基本的常识、基本的格律,理解词的发生发展历程。 在这本书中,除了比较详尽地叙述词的源流、特点和规律,更多地着重叙述词是怎样伴随着社会变革,经历了词的自身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流程;词人的自身命运与社会命运又实行怎样的历史融合。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所构成一幅绚丽多姿人文精神与人格形象的历史画卷中,去品味人生
本书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文学遗产璀璨宏富,佳作琳琅满目。唐诗、宋词毫无疑问是中国古韵文中耀眼的瑰宝,引起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浓厚兴趣。有鉴于此,本书即以宋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宋词有关的本事、逸闻及学术问题。 此书在重点关注宋代词人词作的同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探讨宋词中颇为重要的风格流派及其相关的词学理论问题,当然也注意到研读宋词所必须浏览和精读的有关书目。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希望达到的目标,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词书总集、合集与别集,以及词学理论方面的一些著作,分清主次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但愿此书能为读者诸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迪,是作者之莫大荣幸。
宋词初继承晚唐五代绮靡婉约的文风,在男女的离愁别绪间倘恍徘徊。初期的词人如晏殊、欧阳修等,还是沿着南唐词人的道路发展,创新意识不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题材得到扩大、内容得到充实、词牌得到丰富,宋词从此才显示出自己的风格,从晚唐五代艳情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光彩。到苏轼更引吭高歌、壮思飞逸、激昂慷慨,在婉约之外另树豪放一帜,增添了宋词的魅力,使宋词的风格更加丰满。
自1987年以来,作者曾为几届研究生讲授诗词格律,教学效果很好,凡认真学习的学生是可以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的。作者深知学习诗词格律的难点所在,将要领概括为: 一 辨识字声平仄和区分韵部必须以《广韵》音系的《礼部韵律》(平水韵)为准。 二 学习诗词格律先从五言律诗入手。 三 五言律诗的关键是辨别仄起和平起两式。 关于以上三点,作者以较科学的方法总结了经验,使它们浅易简明,只要做完规定的练习题既可掌握。凡是治学,入门难,而途径与方法至关重要。作者讲诗词格律,旨在引导入门即止,若要深研诗词创作艺术,则非此教程的任务了。
精美印刷,收藏经典,增有精美书签,双色图文,并附详细译文、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精选中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百部,内容涵盖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和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奉献给读者。本套丛书采用图文双色的形式推出,人们在欣赏,赏读文字的同时,又能看到著名的山水画,所选图画皆出自《芥子园画谱》、《一品堂画谱》、《三希堂画宝》等画集。观赏玩味之时赏心悦目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为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特推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丛书。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精选我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多种,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出版。 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又兼及历史上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著名选本。考虑到普及的需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