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末,北大中文系决定把中国文学史课程中讲析作品的部分划出来,另辟《历代诗歌选》和《历代散文选》两门新课,最初由作者承乏,分别讲授。到1961年,中国人民电台辟了“阅读和欣赏”的新节目,也是由作者唱的开锣戏。从那时起,作者开始写一些赏析古典诗词的文章。近十年来,赏析作品之风大盛,不专门刊物,还出版了不少鉴赏古今名作的书籍。作者经常应邀这些方面的文字,现在就谈一点切身体会。 作者无论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通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 把上述四点认真做到,并且以揆清度理的原则去衡量,至少自己感到这样理解是通情达理、合理入理的,那么所讲析的思想内容和所欣赏的的艺术手法才可能有说服力
本书是作者谈《诗经》时写下的杂感性文字。他从个人的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和文学的观点出发,对《诗经》各篇加以引申发挥,所以叫做“广传”。本书以全陵刻本为底本,参照周调阳依嘉恺抄本所作的校勘记加以勘正校注和补阙。
本书是作者谈《诗经》时写下的杂感性文字。他从个人的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和文学的观点出发,对《诗经》各篇加以引申发挥,所以叫做“广传”。本书以全陵刻本为底本,参照周调阳依嘉恺抄本所作的校勘记加以勘正校注和补阙。
精美印刷,收藏经典,有精美书签,双色图文,并附详细译文、赏析。 《新世纪万有文库》丛书,精选中国历代经史子集名著百部,内容涵盖古代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历史巨著和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选本,以古籍名著今译的形式奉献给读者。本套丛书采用图文双色的形式推出,人们在欣赏,赏读文字的同时,又能看到的山水画,所选图画皆出自《芥子园画谱》、《一品堂画谱》、《三希堂画宝》等画集。观赏玩味之时赏心悦目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昭明文选译注》是我国部《文选》今注今译本,其难度之大,在古文今注今译中不多见。《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选录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体诗、文、辞赋等38类,共700余篇。选录的作品,已经注意到了文学作品与一般学术著作的区别,所以不选六经、诸子中的文章。这部诗文集大体上包括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初叶的重要文学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轮廓,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昭明文选》历来受到封建时代文人学者的重视,甚至被当作科举者的书,有“《文选》烂,秀才半”的俗谚,在封建社会起到了文学教科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