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诗经》是我国很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 笙诗 。《诗经》开始只称为《诗》或 诗三百 ,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 风 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很古的皇室文集,也是我国很早的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
本书为《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中的一套,其他还有:《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宋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近现代诗词鉴赏辞典》、《古诗鉴赏辞典》。 一、本书共收入全唐包括五代各个时期、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二百三十四位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的诗作一千三百三十四首。其中包括了现小学、中学和非文学专业大学的语文课本以及*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唐诗篇目;千百年来流传的唐诗名篇或有名句的诗篇;唐代各个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代表诗篇等。每篇诗歌后面附一篇短小的赏析文章,即为一个辞条。 二、本书正文部分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收入五、七言绝句六百十八首,中编收入五、七言律诗四百二十八首,下编收入古风、排律、杂言、歌行二百八十八首。各编中作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这本书选读古代文论,首先要突破语言的阻碍,古代文论篇章大多以文言写成,而“五四”以来废文言而用白话,使得读书人连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读懂古代文论篇章,语言转换成为首要任务。别以为文言容易,甚至连专家也会出错呢!
陈才智编著的《韩偓诗全集》校勘即以康熙扬州诗局刻本《全唐诗·韩偓集》为底本。参考《全唐诗稿本·韩僵集》,王全(王仲闻、傅璇琮)校点本《全唐诗》,陈尚君等辑校《全唐诗补编》,程光金、彭崇伟注释《增订注释全唐诗·韩偓集》。
《诗品》是我国文学史上 部专门论诗的理论著作,号称“百代诗话之祖”,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的特色,受到同时代以及后世文人的赞赏与肯定,对我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千多年来,关于《诗品》的研究络绎不 。时至当今,曹旭教授的《诗品集注》被公认为是 的《诗品》通行本之一。曹旭教授致力于中国诗学领域数十年,对《诗品》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以现存 早的《诗品》版本——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为底本,在正文下分校异、集注、参考三部分,综合各家版本进行校勘,广搜群籍,为疑难字句作注释,并列出其他相关材料,以便读者理解。可以说,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在学理性之余兼顾人性化阅读。书末并附有综合索引,无论是人名,还是相关术语,都可以
张养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其出处大节、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所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张养浩在诗文创作方面的成就也是比较高的。他少年时即有能诗之名,在他青年时代任掾吏期间,得以有机会向姚燧求教。姚燧是元代前期文坛的领袖人物,其散文创作师法韩愈,上追秦汉,以奇崛古奥来矫正宋末平直萎弱的文风。 张养浩的散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与姚燧一样,擅长撰写碑志,这类文章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传记、序、记之类作品,文学性极强。 张养浩传世的著作版本众多。这次点校,以元刻本《张文忠公文集》为底本,以文渊合四库全书本《归田类稿》(简称“四库本”),周永年、毛堃校刻《归田类稿》(简称“毛刻本”)为校本。其中《三事忠告》据四部丛刊所收钱谦益藏本及四库本校勘。
《唐诗鼓吹》是一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唐诗选本。说它特色鲜明,是因为它只选唐人七律,且以中晚唐作品为主;说它影响较大,是它自问世之后,出现了不少注释本、解评本,如元代郝天挺《注唐诗鼓吹》,明代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清代钱朝鼒、王俊臣、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钱谦益、何义门《唐诗鼓吹评注》,朱三锡《东岩草堂评定唐诗鼓吹》,以及民国时期吴汝纶《评点唐诗鼓吹》等,可谓世代绵联不绝。而且,这种按诗体选编诗歌的做法,对后世影响亦大,元代方回选编《瀛奎律髓》,所选者均为唐宋五律、七律,而清代金圣叹选编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书七言律》,从选诗体式到作者取舍、选篇轻重以及选篇总数,无不显示出参从《唐诗鼓吹》的痕迹。
私家秘藏中国古典孤本小说收录明清两代“世情奇书”三十部,部部皆为千金难求的绝世稀品。在我国,古代统治者历来奉行文化专制主义,因在这些“世情奇书”中多有对风花雪月的入骨描写,故多被统治者认为“难入大雅”而冠以“诲淫诲盗”的罪名一律封杀焚毁。偶有胆识者挟书犯禁,使“人间奇书”隐于私家秘箧,饱经沧桑,幸存下来的俱已成凤毛麟角,硕果仅存之绝世孤本,因世人难得一见,故充满神奇、神秘的色彩。《私家秘藏》中国古典孤本小说的结集出版,使得古典孤本小说发出的声音,一直响彻至今且将余音不断,令今人神往、神游与今人神交、神合。
元稹生前即对自己诗文做过整理,终形成《元氏长庆集》一百卷。此本至北宋失傅,宣和间,建安刘麟父子钞録散佚,得六十卷刊世之一,是为存世元集诸本之祖。刘本原貌今亦不得复睹,原于刘本的两种宋刻本亦成残帙:浙刻本《元氏长庆集》存八卷;蜀刻本《新刊元微之文集》存二十四卷。 本书録元稹诗歌五百七十题,将祖诗拆零计,共有八百首。其主要部分钞自《元氏长庆集》,以杨一为据;其馀分别钞自马一外集之补遗、卞孝萱《元稹年谱》之辑佚、《元稹集》外集之续补、陈尚君《全唐诗外编》,之续补。《元氏长庆集》向无注本,本书之作,自具开拓义意。但元才子下笔并不吝惜才情,特别是集中之排笔巨篇以及与白居易争胜之作,引经据典,逞异夸能,真难对付,笔者浅学,能三易寒暑注出元稹文集,得外界襄助者多矣。诗注重丰引行征典实,
《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能为读者提供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裁常识的捷径,让读者在短时间内鸟瞰我国诗词千古绝唱,可谓事半功倍。可供古典文学爱好者、文艺工作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大中小学生及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广大读者使用。并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值得终生典藏。中国诗词的题材极为广泛,包含政治讽喻、历史写真、田园风光、旅游山水、边塞风情、闺阁怨情、社会矛盾、缠绵恋情、愤懑抒怀以及历代的繁荣与衰落、太平盛世与黑暗统治、贪官污吏的腐败与芸芸众生的疾苦等等,应有尽有。《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收录全,流传广,是中国五千年来数十万首诗词曲中之精品。 这一套八部十六册的诗词鉴赏辞书系列,收入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朝历代有代表性的诗词名家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脍炙人口
。。。
本书选编唐宋八大家散文616篇,韩愈96篇,柳宗元112篇,欧阳修92篇,苏洵43篇,曾巩43篇,王安石70篇,苏轼120篇,苏辙40篇。每篇散文之后配级鉴赏文章一篇。本书作家按出生年之先后编排。每位作家都配有简介生平文章,重点说明该作家的散文创作成就和特点。然后编录该作家的作品及其鉴赏文字本书选文标准兼顾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选其可资借鉴、欣赏的篇目,思想内容陈腐者固所不取,文学性(情感、形象、意境、气韵等)和可读性较差的,也不收录。本书涉及的历史纪年,一般写明朝代、帝王名称、年号、给人以传统的历史印象,同时注明公元纪年,使人了解所发生的事件在整个历史时序中所占的位置。书后附录八大家散文全目,一般都以文体分类编排,以便检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文是中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让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开启传统文化智慧的一把钥匙。经过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披沙炼金,一篇篇优美的古文脱颖而出,宛如一颗颗圆润的明珠,熠熠生辉,动人心魂。到了清朝初年,终于有人将这些明珠串联起来,供人们集中鉴赏,这便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康熙年间,由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古文选本,辑自东周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按时代和作家编排,共分为12卷。这些作品大多数是古代散文的名家所做,其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题材广泛,诸如书、论、碑、记、序、表、传、赞、赋、檄、诏、疏等各种体裁皆备,风格不同且各具特色。它们不仅反映了我国散文的悠久历史和面貌的多彩,而且这些作品也都是作者呕
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贺诗最早的注本为南宋吴正子的笺注本。以后,不同的注本相继问世,相比较而言,以清人王琦注本较为完备。王琦视野开阔,其《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俭、姚文燮、钱饮光、吴炎牧等诸家的评注。王琦本优选的优点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