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编》是一部具有国学史价值的儒家理学著作。它在明清学林中颇有影响,以至于书成即得以刊印,刊后“人无不乐传之”,连连续补,累累增订,被收入《四库全书》,广为流传。由乌志鸿编注的《关学编》选取了该版本的《关学编》部分,未包括其所附的《关学续编》,另附增了黄宗羲《明儒学案》中有关冯从吾五种著作的摘抄部分,且予以注释,以彰宣少墟之学。《关学编注释》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楚辞》是我国诗歌的起源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首屈一指的经典著作,是任何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都不能不读的作品。两千年来,关于《楚辞》的注释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但对当代人来说,一则难以将数以百计的注本一一读来,二则古人以文言所作注解,往往也已须"再注释"了。《楚辞今注》以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为底本重新作注,既取旧说之长,又采新说之精,颇能反映目前学术界楚辞研究的水平。其特点在于注释简明扼要,疏解融会贯通,符合当代读者阅读、研究的需要。
本书以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为底本,将原书前四卷中史料内容较强、缺乏散文美感的文章精简压缩,成为两卷;自第五卷后保留。入选之文多短小精彩,均是便于记诵的传世佳作。本书打破了以往此类书籍的常规模式,在原文上通篇标注拼音,省却了读者困难字、生僻字不识而需查阅工具书的麻烦,使阅读畅行无阻。配以通俗流畅的全本译文,文义贯通,适于学习、理解古代很好散文。对文言文的学习特别有帮助,少儿国学入门推荐读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