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成书于1世纪左右,是中国古代东方数学的代表作,历来被视为 算经之首 。它确立了中国古典数学的基本框架,规范了中国古典数学的表达方式,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和东方的数学。 《九章算术》是以应用问题解法集成的体例编纂成书的,其基本形式是 问(题目)、答(回答)、术(算法) 全书246问,分属于53种算法。 卷一方田,主要讲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卷二粟米,主要探讨依各种谷物的交换率而相互推求的比例算法。 卷三衰分,即按比例分配。衰分讨论成正比关系的量,而返衰则讨论成反比关系的量。卷四少广,讨论由已知面积反求边长或周长。其中使用了开平方或开立方的算法。 卷五商功,讨论各种柱、锥、台体的求积。核心是四棱锥体积的计算,它奠定了中算家多面体体积理论的基础。 卷六均输,探讨由正、反比关系复合而成的分
《慎子》为先秦典籍中渊源有自、流传有序之书,是研究先秦至汉代的黄老道家思想与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存《慎子》仅有《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对其著者、流传与真伪情况,历来有不同说法。此次注译,作者以其《慎子集校集注》为底本进行注译。其集校集注本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具有极高的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收入 三全 本,在原书基础上进行改造,简化 校 而加强 注 ,增加了对相关名物典故、疑难字词等的注释,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百科全书式的一部兵书。全书共十卷一百篇,内容包罗万象,从心术到谋略,以至治军、选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诗学派创立者韩婴的著作,也是汉代今文学派三家诗硕果仅存的《诗经》学著作。全书一共十卷,三百零八章,从经书、诸子及史书等文献中择取三百多则轶事古语,记录了远起上古,下至西汉初年二百多个历史人物。在记叙之后,常于末尾引用《诗经》的篇章总结和照应前文。《韩诗外传》虽是一部经学著作,与其说《韩诗外传》是采取杂说,推衍《诗经》诗义,不如说是用《诗》,所引《诗经》诗句是对所述古事古语在 经典 中的一个佐证。王世贞评价说 《韩诗外传》杂记夫子之绪言与诸春秋战国之说,大抵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 ,是对其所做的允当的评价。
《帝鉴图说》是明代大臣张居正编给小万历皇帝看的一部图画书。书名 帝鉴 ,取自唐太宗 以史为鉴 之意,表明图书的内容主要是用来给帝王作为借鉴的; 图说 则表明本书是有图有解说的。图书内容分为 圣哲芳规 和 狂愚覆辙 两大部分, 圣哲芳规 是历代皇帝的好故事,让小皇帝奉为楷模,共九九八十一个,因为 九 为阳为善; 狂愚覆辙 是历代皇帝的坏故事,让小皇帝引以为戒,共六六三十六个,因为 六 为阴为恶。每个部分末尾都有一段述语,总结大意。 全书一共一百一十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段原文,配有一幅表现故事内容的插图,然后辅以故事的白话解说,偶尔也有关于人物和事件的评论。故事涉及古代五十四位皇帝,其中好故事多的是唐太宗,一共有十三个好故事,其次为汉文帝、宋仁宗,各七个好故事;坏故事多的,秦始皇、汉成帝、宋徽宗并
《历代名画记》全书十卷:前三卷共十五篇,具有总论性质,主要内容为画学和画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理论、名作、技法、装裱、画具和鉴赏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后七卷所占篇幅较大,按时代顺序列画家小传。纵观全书,《历代名画记》几乎涵盖了古代绘画艺术在当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叙源流、论技法、谈师承关系的渊源、书画收藏装裱的知识、记录各地寺观壁画、著录历代的珍图秘画等等,还有采用夹叙夹议的评论方式介绍各时期画家的经历、风格及其作品,既有引用前人评论,又融合个人独到的见解,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更加丰富、立体的艺术发展图景。 唐代书画家兼鉴赏家张彦远所著得《历代名画记》,是一部比较完备研究画史的论著,具有贯通古今的绘画通史性质,同时也阐发作者的观点和褒贬意见,具有史学家客观公正的学术意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主要的治家、治学、育儿、孝道等方面的生动反映。此次新版收录文章如下:其一,曾国藩写给其祖父母、父母、叔婶的全部家书,计76封,体现了曾国藩的孝道思想;其二,教育子女修身、学习、处世等方面的书信,即 家训 ,计188封。曾国藩所写家书有1500余封,百余万字,我们从中精选了264封。本书是曾国藩所写家书中的精华。
龙榆生先生一生研制词学,与唐圭璋、夏承焘二先生相比,其在词的声律之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唐宋词格律》详细讲解了唐宋词中较为常见的百余个词牌,说明词牌之来历及所属宫调,指出其适宜表达的情感类型,详析其定格、变格之平仄声律。对各个词牌之定格、变革,均列举传世名作,以便使人获得感性认知。所以,此书即为唐宋词格律之书,也可作为唐宋词选本来使用。此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广受到词学研究者和填词爱好者的欢迎。
该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中古史研究之力作。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此次以乾隆本与过去从未刊刻过的原始抄本为底本,由吴应寿教授校点。
《寒柳堂集》收录陈寅恪先生的《论〈再生缘〉》《韦庄秦妇吟校笺》《狐臭与胡臭》《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等十余篇非常重要的论文,并且附有《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增补)》等。
《啸亭杂录、续录》,清昭梿撰,冬青校点。《啸亭杂录》十卷、《续录》五卷,此书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清朝前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典章制度等,内容丰富、记事一般比较谨严,行文流畅,表达清晰简练,在众多笔记中属佼佼者。魏源的《圣武记》、李桓的《国朝耆献类征》和《清史稿》等书都从《啸亭杂录》中选用了大量材料。现代研究清史的学者,也将此书列为bi读之历史文献。此书对清初至嘉庆大的战争和重要政治事件人物皆有记述,尤其是乾隆朝,更为详细具体。可补《清史列传》与《清史稿》之不足。此书有结一庐朱氏藏本、光绪初年九思堂刻本、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等,此次标点以进步书局石印本为底本,校以其余诸本而成。
本书为国学经典译注丛书之一种,将《周易》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见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译注本。
《静坐要诀》与《摄生三要》是明代传奇学者袁了凡的两部养生学专著。前者讲述静坐的方法,后者总结了聚精、养气、存神的要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诊疗法-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先生对二书作了导读与整理,且根据自身的静坐经验,撰写了 静坐入门 置于书前。附录袁了凡论静坐书信与《六妙法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节选),使本书更加完备。 我社在2013年出版过《袁了凡静坐要诀》,2018年出版了该书的增订本,此次是在增订本的基础上又作了增补。
晚清民国词学一代宗师朱祖谋编选的《宋词三百 首》,是一部既体现其词学倾向又在词学普及方面产 生重大影响的宋词选本,与《唐诗三百首》合为双璧 。书以浑成为入选标准,选录两宋近九十家词人三百 馀首佳作,乃词学入门之书。
该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原乃为初治中古政治史者,读资治通鉴之参考书。分上中下三编,从统治阶级之氏族、政治党派之分野、外族盛衰三方面论述唐代政治史,是后人治中古史之作。
《考工记》是我国*部手工艺技术汇编,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的*重要的文献。今本为《周礼》的一部分,称《周礼 冬官考工记》。《考工记》作为经书的一部分,长期受人青睐,名家注释,庠序弦诵,流传至今。《考工记》开篇叙述 百工之事 的由来和特点,再分述当时官营手工业和家庭小手工业的主要工种,凡三十工。涉及古代制车系统,铜器铸造系统,弓矢兵器、制革护甲系统,礼乐饮射系统,建筑水利系统,制陶系统等。此译注本,详加注释和白话翻译,是《考工记》普及阅读的上佳之选。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方面,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基本的思想,这个体系的核心是 仁 ,实施 仁 的手段和途径是 礼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译文及读解心得,并辅以精美插图,使全书更具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