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东晋葛洪所撰《神仙传》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经典《抱朴子 内篇》的案例辅教之作,以具体人物事迹阐释他的 神仙实有 仙学可致 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想象丰富,记叙生动,体现了魏晋时期的神仙观念及魏晋文士风气。其中不少人物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一些成语和文化典故,如 沧海桑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杏林 橘井 等,大众耳熟能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次整理以收录神仙数目较多且文字内容较为丰富的广汉魏丛书本系统的《道藏精华本》为底本,并附录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的《太阴女》《太阳女》《乐子长》3篇,共计97篇、101位神仙的故事,是目前较为完整的一个整理本。
《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融合了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多学派的观点,并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构成了荀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荀子》一书就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本书以清人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重新进行校点、注释和翻译。选文除《大略》及 荀卿及弟子所引记传杂事 五篇之外,包括其他所有的篇目,有部分为节选。本书编纂体例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编者在参考前贤古本的基础上,略有校改,加以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力求做一个详细、通俗的文本。
《孟子》现存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共14卷,计261章,约35000多字。本书编纂体例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部分概括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及中心思想。注释部分针对生僻字词、多音多义字注音,对人名、地名、典故、官职、制度等进行解释,简明精准。译文部分力求平实晓畅,通俗易懂。本版《孟子》不仅可为一般读者提供学习、阅读上的便利,亦可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一些思索和参考,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