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本书包括沈燮元、刘晓东、赵生群、漆永祥四位先生的访谈,从求学经历、学术师承、学术研究心得、未来研究方向、学界交往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四位学者的读书治学、为人为文、教育理念、学界交往等,是很好有价值的口述资料。
林少华主编的《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后世周文王等演绎修改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
刘基著吕立、杨俊才、吴军兰注译的《郁离子(典藏版)(精)/国学经典》是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本书分为总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其他晶体性关节病三部分。其中痛风是中心内容,详细介绍了痛风病的历史、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综合治疗等。本书适于风湿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内科医师阅读。
中华经典随身诵读本包括《论语》《孟子》《》《中庸》《颜氏家训》《老子》《庄子》《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众多中华传统名篇。本丛书由学者陈明主编,并请中青年学者校勘注释。《幼学琼林》是我国古代蒙学中影响较大的幼学读本。是一部介绍中国文化常识的百科常识书籍,全书以是骈体文写成,以对偶句子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将《增广贤文》与之合为一书,组成了一部老幼皆宜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格言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王国维著,周锡山评校的《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文学美学方面的著作汇编,收录了《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等著作在内的论文、序跋、杂著、专著、诗词等20余万字,另有周锡山专业的注释和评校数万字,有助于读者 好地理解王国维的思想。
《诗品》,专论五言诗,在中国文学批评目前占有重要地位。锺嵘选择古今著名诗人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加以简短评论,从中体现其诗歌审美标准和美学思想。此次整理,将古直的《锺记室诗品笺》和许文雨《锺嵘诗品讲疏》合为一册。古直《钟记室诗品笺》以“隅楼丛书”本(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1928年刊行)为底本,许文雨《诗品讲疏》以《文论讲疏》本(正中书局,1937年出版)为底本。另附《南史·锺嵘传》和许文雨《评古直〈锺记室诗品笺〉》、齐《书评——诗品释》等相关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晏子春秋》主要纪录春秋时代齐相晏婴的言行事迹。本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所收十卷本为底本,校以元刻本、毕沅刻《经训堂丛书》本、浙江书局刻《二十二子》本。遇有脱衍讹误,文不成义处,则酌情采择异文加以校补。
本书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精美插图示意,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当时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诠释圣贤的思想和言论。对于文章中难于理解的部分,更做详细图解,让人一目了然。图文配合,意境悠远,与经典古籍相得益彰,为读者的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使阅读变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本书主要介绍了古代干支、生肖习俗,以二十四节气为经,以每一节气的风俗变迁为维,介绍了传统中国的各种习俗,如今不断消亡的习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被销蚀的苦难历程。
本书用通俗易读的文字,分专题介绍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包括伦常、政治、人生、日常生活以及哲学、宗教等方面。避免很细很深的论述,强调阅读趣味,结合历史典故、历史故事等,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便于接受。
本文靠前章简要介绍服饰、仪容等基本礼仪规范。第二章介绍个人人生涉及的礼仪。第三章介绍婚丧、嫁娶等社会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专门叙述节令文化。第五章依次介绍传统五礼。
......
孔子著的《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它以孝为中心,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 ,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本书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 《孝经(典藏版)》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的流行版本。